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後小伙自稱"發現電荷不存在" 遭打假後論文被撤

90後小伙自稱"發現電荷不存在" 遭打假後論文被撤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5月6號下午開始,一篇文章名為《重磅!中國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的帖文在網上火了起來。文中稱「來自中國雲南大學的一名科學家凡偉發現電荷並不存在,這意味著我國的科學家即將改寫全球的教科書,這是我國科學家的勝利!論文已通過國外專業機構和教授的評審,同時,論文已經預先發表在中科院的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



但事件很快就出現了反轉。雲南大學發出聲明稱「經查證,凡偉不是雲南大學的師生」;網友向凡偉所稱的外國專家求證,證實該論文並未通過評審。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篇廣大網民肉眼都能辨別出來的、民間科學家寫的、未經論證的論文,是如何發布在中科院的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上的呢?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平台?平台上發布論文,需要經過審查嗎?具備學術論文發表的效力嗎?

這名自稱是雲南大學科學家的90後小伙凡偉寫的,題為《論電荷、電流、電場和磁場內在機制》的論文,2016年6月以全英文的形式發佈於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共六頁,作者單位是雲南大學物理學院。同時發布的還有另一篇題為《新的運動力學原理研究:空間結構與重力模型》的論文。記者隨手將論文原文下載,放進翻譯軟體,往往會被翻譯的完全不通順的自然科學學術論文,竟被翻譯成了流暢的中文版本。


時隔近一年後,真正讓凡偉火起來的,是前天(6號)一個名為「青年傳媒」的今日頭條號發布的一篇名為《重磅,中國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的帖文。多種信源顯示,「青年傳媒」的運營者正是凡偉本人。昨天(7號)上午,「青年傳媒」更新了一篇題為《我是凡偉,沒想到一夜成了網紅,改寫全球教科書我志在必得》的帖文,文中寫道,因為在論文上留了QQ郵箱地址,目前其QQ和微信已被「加爆」,全國各地的人都在找他,甚至其手機至今都只能選擇關機。另有媒體報道稱,凡偉曾多次向媒體投稿進行自我炒作;目前,疑似凡偉自己運營的今日頭條號「青年傳媒」也已被關停。


事件似乎已經塵埃落定,這就是一個民間科學家的自我炒作之路。但這麼一篇文章是如何發布在被大眾看來非常權威的「中科院」平台上的呢?這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平台呢?


昨晚,記者親自試驗了中科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的論文發布過程。首先,只需要一個機構後綴的郵箱即可立刻註冊成功,平台並不會核實所提供的單位是否屬實,而在發布過程中,提交論文電子版後,平台就顯示提交成功,正在對論文格式進行審核。而根據平台論文發布流程介紹,在格式審核完成後,即可公開發布在平台上。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去年6月上線,主要為了解決科學家論文被「搶發」的問題,首先在平台上進行發布,即可保護學術成果的「首發權」。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黃向陽向記者解釋了預發布平台中「預」的涵義:「它是國際通行的、學術發表時,為了避免首發權被出版商掌握,學術共同體做預出版的工作,『預』代表還沒正式發表的文章。這是一個開放平台,他只要發,我們認為只要格式合格,就會把它公布在整個學術界,大家可以對它進行同行評議。評議和期刊編輯部的那種是兩個概念,這個就是接受更廣泛的公眾的監督和公眾的評議。


原來「預發布」並不等同於學術期刊「公開發表」的概念,「預發布」某種意義上只相當於給學術期刊送審這一環節,之後接受的是學術界廣泛、公開的評審,被期刊審核通過後,才會公開在期刊上發表。


「絕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發表之前的狀態,他的文章還要經過期刊編輯的編輯,對他的一些觀點等等進行一些審核,同行評議。」黃向陽告訴記者。


那諸如凡偉的這種禁不住學術推敲、甚至被吐槽的論文發布在平台上,出現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釋呢?黃向陽表示,公眾要理解,開放的學術共同體平台,他的理念和學術期刊是不一致的。「一個開放平台的理念,並不是說我有很強大的審核能力,掌握大量信息,知道這個人是哪個大學之類等。預出版平台的申明和規則,學術界是了解的,公眾確實有可能不了解,避免大家的誤會,向公眾傳播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張智雄也表示,平台是本著相信廣大學者會秉承嚴謹治學的態度,同時也提醒發布論文者需要慎重,對論文中所提交發布的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這在平台的聲明當中是有的。


同時,張智雄也表示,對於凡偉的論文,平台將會立刻作出處理。「作者的身份造假不符合要求,我們正在商量怎麼對這個論文進行撤銷、處理。」


可是這次下架,未來如果再次出現連作者單位、基本學術常識都是杜撰的論文,還能向平台上發布嗎?張智雄表示,未來平台要提升審核能力。「國際的通行做法是,看論文作者、單位,論文合不合規,是不是研究型論文,後邊的發布都要作者自己負責。我們會給他發布出去,讓學術界進行爭論到底怎麼樣。」


凡偉聲稱「將會改寫全球教科書,成為中國科學家的勝利」的論文,就這樣要被下架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所有的民間科學家都將被一棍子打死。這起事件更給所有民間科學家甚至身居學術界的學者、科學家一記警鐘:科學需要嚴謹的態度,一個開放的平台,更需要學者的自律。


在記者結束黃向陽主任、張智雄副主任採訪後,僅過去幾個小時,中科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官方網站深夜在首頁發布聲明,稱「鑒於凡偉未保證其論文發布所屬機構名稱的真實性、準確性,平台停止對其預發布論文的服務、撤銷其論文,並將其列入非誠信作者名單。」

同時,聲明再次提醒全國科研人員,在平台上發布的論文將會被科學界最大範圍地開放獲取和閱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將受到更為嚴格的、有形或無形的「同行評議」。在這種「開放」力量下,論文提交者應更加註重發布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更加慎重地向平台提交論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C919機長揭秘首飛:飛行過程中全程背著救生衣
PayPal捲入龐氏騙局 被受害者起訴索賠500萬美元
易到官方客服電話變空號 能否獲得網約車資質存疑
發國際論文花費超7000萬美元 學術基金背後的生意鏈
分析稱蘋果不應收購Netflix:難以帶來切實增長 價格過高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電一切都停頓,監獄停電荷蘭會出現什麼情況?
vivo更勝一籌,電荷泵+120W+雙電芯,小米遭阻擊
《自然》雜誌:暗物質或攜帶微量電荷,從而能不斷冷卻我們的宇宙
是電荷單極被人們誤解了,還是理論上有磁單極的物質存在?
vivo IQOO徹底泄露:6.41寸升降全面屏+44W電荷泵快充
首配驍龍710+電荷泵快充—高性價比新機vivo Z3簡評
電荷到底該如何理解,有誰能告訴我?
雷軍超旗艦,12G+電荷泵+4800萬,比華為手機少2800
電子與電荷的關係,以及電子可以再分嗎?
電子帶負電荷,原子帶正電荷,怎麼電子不會掉入原子核中?
電子為什麼沒有掉入帶正電荷的原子核?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排斥電荷防止庫柏對,在絕緣狀態下「跳島」?
華為新超級快充曝光,支持電荷泵技術,華為P30系列有望首發
月球塵暴中的塵埃帶有電荷,其相互碰撞會讓月球發出奇特的光線?
暗物質新突破!新的數據表明暗物質實際上可能帶有電荷
華為 10V/2A 新快充曝光!支持電荷泵技術,售價或有驚喜
課題組開發一種電荷可調的pH響應型熒光蛋白載體用於功能蛋白運輸及示蹤
排斥電荷防止庫柏對在絕緣狀態下「跳島」?
內在電荷補償機制提升ReS2析氫活性
蜘蛛的感應能力有多強?其或能感知空中的電荷,並從中獲得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