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五大計劃,每一個都影響千年
1,分封天下
周武王姬發推翻商朝之後,並不是僅僅為後世《封神演義》提供了原始素材,他還完善了中國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計劃:分封制。這個計劃之前就有了,在周朝時做到了盡善盡美。這種制度,決定了國與家的存在關係,在此期間確立了中國思想的基礎,至今還存在著。
同時,分封制也讓姬姓,成為萬姓之祖。《百家姓》中有504姓,其中82%的姓氏是由姬姓演變而成的。
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儒家道家等流派的發展,和分封制、禮樂制都有很大的關係。
2,秦皇統一
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築長城、創立三公九卿制等等,這些舉措每一樣都影響深遠。但要說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當屬郡縣制。這不是千年計劃,而是五千年計劃啊!從這一刻開始,無論中原發生什麼樣的變故,統一總是大趨勢。
3,開科取士
以前,普通人想做官的話,靠的是推薦制度。由地方官考察和發現人才,推薦給中央。這種制度是在加深階級矛盾,讓窮苦之人永遠沒有出頭之日。而隋朝的科舉制無疑是改變了這一現象。
普通的寒門學子,也可以通過考試來達到做官的目的,從此打破了世家豪門對官職的壟斷,給社會和朝堂帶來的新鮮血液的活力。如果說科舉制從隋朝開始一直沿用到清朝,約有1300多年吧,其實今天的考公務員,也是科舉制的一種演變吧。
4,河通南北
這件事還發生在隋朝,叫大運河。皇帝楊廣為了自己遊玩的需求和對高句麗的戰爭需求,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也直接加速了隋朝的滅亡。但大運河對中國的影響,益處也是十分巨大的。它把中國全境的物資聯通了起來,這是前所未有的。
到了清朝,幾乎天下一半的財賦,都要通過大運河來運輸,如果沒有大運河,那中國北方的重要性將直線下降,北京也不可能成為中國近五百年的中心。
皮日休的詩,對大運河的描述很確切,「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如果楊廣開運河不是為了自己享樂,那他開大運河這份功績是少不了的。
5,北京,北京
燕王朱棣奪了侄子的帝位,當了明成祖。他當皇帝後做的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就是遷都北京。當時他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防備北方少數民族,但這一舉措卻重新激活了北方經濟。因為經歷過元末農民起義的戰亂,北方人口銳減,百業凋零,河南河北甚至出現百里無人煙的慘境。
遷都北京後,天津、保定這些城市才慢慢的發展起來了。今天距離朱棣遷都已經過了700年,北京繁榮那就不必多說了,相信再繁榮千年也沒問題。


※真實與謊言:明代最倒霉的背黑鍋皇帝
※中國史上5座「性」都,性文化鼎盛繁榮
※唐朝版的達康書記,如果他進電視劇卻活不過兩集
TAG:聽風歷史 |
※煙台黨史上的今天:「兩地一市」制訂第一個五年計劃
※日本的二戰最終計劃:天皇一家攜三件國寶,躲在這個超級大地洞里
※在二戰史上,讓人聞之色變的三個計劃,最後一個直接影響中國國運
※中國失去的第一大湖,我國計劃投650億,當地抗議將成中國一個省
※中國再次震撼世界,僅用四十分之一數量,實現美國萬顆衛星的計劃
※中國再次震撼世界,僅用四十分之一數量,實現美國萬顆衛星的計劃!
※千年前,日本人實施一個神秘的計劃,千年後,日本人長高了幾厘米
※美國丟出一塊大肥肉,等著日本上鉤,計劃打造下一個「印度」!
※日本二戰時得罪一個世界強國,強國想了一個計劃,足以讓日本消失
※未來三年,中國電子計劃投資百億干件大事
※史上中國失去的第一大湖,如今我國計劃投650億,卻遭當地人抗議
※一年前的計劃 一年後完成
※日本的十二年計劃居然提前5年完成,中國成最大助力者!
※詹姆斯最後一個「五年計劃」
※中國「計劃單列市」里2個沒有擠入「新一線」的城市,一個在東北,一個在東南
※一百年前的「中國夢」:孫中山二十萬里鐵路計劃
※法國一計劃遭美國阻撓後,這次為報一箭之仇,搶了美國數十億大單
※阿里雲宣布同貴州的下一個五年計劃
※新年,計劃一個完美的旅行
※史上最貴的換皇帝計劃:每個中國人「攤派」一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