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2010年12月,博納影業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時隔數年,博納錯過了國內影市最「野蠻」生長的五年時光。從不滿低估值退市,再到回國後進入了A輪融資為上市鋪路,博納影業一直都在資本之路上加速衝刺。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5月3日晚間,博納影業披露,公司已於近期向新疆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且聲稱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證券的輔導,這意味著公司已進入上市的輔導階段。


但是目前國內影市整體環境並不明朗,從年初開始,影視股的集體下跌和國產電影表現整體不佳並沒有在大方向上徹底扭轉。更多人或許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影市似乎已經進入到了「變革期」,而這個階段隨著博納再次殺回國內的資本市場,或許會掀起民營影市巨頭的新一輪「排位賽」。

業績和口碑成「擔當」,博納回歸A股「信心滿滿」?


博納影業自成立以來,共出品發行了206部電影,累計票房達164.47億元。其中,超過10億票房的影片3部,超過5億票房的影片9部,超過1億票房的影片38部。


作為中國第一家拿到電影發行牌照的民營公司,博納其實一直是民營影視無法忽視的巨頭。而成立至今,博納在製片、發行、放映三個主營板塊上並沒有太過於明顯的短板,因此也是中國民營影視公司中非常「穩健」的代表。


近兩年,博納的電影製作雖然票房收入並非國內民營影市公司的最佳,但是在業績和口碑的平衡上,博納是絕對不容被忽視的重要力量。一直以來,博納的片單都被影迷認為是「良心片單」。2015年,博納推出了《智取威虎山3D》、《一代宗師3》、《烈日灼心》等票房和口碑都表現尚佳的影片。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2016年,國內全年票房雖然再創新高,但是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光線報告期內上映了15部電影,票房共1計64.2億,但是實現收入12.34億元,在電影業務營收上三年內首次下滑;而華誼兄弟根據年報顯示,參投10部影片累積票房僅為31億。雖然博納在國產電影上的總體票房收入不及光線傳媒,但22部片單完成了15部,在片單完成度上已經非常出色。在國產電影方面也推出了成為年度「黑馬」最有利競爭者的《湄公河行動》。


不過今年光線傳媒主控的《大鬧天竺》和《嫌疑人X的獻身》在票房和成績上並沒有達到外界的期待。而從年初至今,博納影業起碼在春節檔和五一檔其參與出品和發行的《乘風破浪》以及《拆彈專家》都取得了相對不錯的票房成績,且在口碑上都表現頗佳。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曾經的影市「龍頭」華誼兄弟,去年片單整體偏少且項目外流嚴重,今年幾大檔期內除了參與度有限的《西遊:伏妖篇》,其大多為中小成本影片,並且在票房成績上也並不突出。華誼兄弟也發布了第一季度業績快報。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為5.44億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凈利潤虧損6841.51萬元,同比下降126.06%。


除此之外,雖然博納在美國上市遭遇了水土不服,但是在美國上市期間還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海外資源。去年上映的15部電影中,8部引進片累計票房超過了20億,且在豆瓣均分上也達到了7.3分,實現了真正的票房口碑雙豐收。在與其他主要民營公司的對比當中,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兩個方面來看,博納在海外資源的對接上都處於領先水平。


於冬此前曾透露,2016年博納影業實現凈利潤4億-5億元,同比增長150%。而業績和製作影片的口碑雙突出,或許才是如今博納影業在影市低谷期自主IPO的重要原因。


提前布局赴疆搭「綠色通道」,此次資本化之路博納如何「逆風飛翔」?


在赴美上市之前,博納影業當時中國最大民營電影公司之一,且在多項數據上遙遙領先。但因為博納影業在美國股市的「水土不服」,長期的估值較低讓博納「忍無可忍」。


據此前媒體報道,雖然博納在美國上市的55個月里,每個季度都在盈利,期間共拍攝電影64部,票房累積130億元,資產規模增長近30倍。共運營39家影業,旗下公司在發行市場的年平均佔有率大概是8%到12%。但是博納影業還是決定於2016年4月8日從美國退市。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而從美國退市歸來,博納影業的估值早已被當時的「同行」甩在身後。此時的博納,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錯過」,錯過了中國影市資本發展最黃金、增長最兇猛的五年,或許是博納頗為遺憾的一件事。


但2016年12月20日,博納影業宣布完成繼私有化之後總規模為2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據於冬自己透露,這次融資金額實際上是超出博納本身預期的,但恰恰也說明了國內資本對於博納影業前景的看好。

此次A輪融資完成後,博納影業的估值達到150億元。相比8個月前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時55.6億人民幣的估值翻了近3倍,但實際上國內影視公司估值紛紛溢價的同時,博納影業150億的估值或許才是其真實實力的體現。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去年的私有化,不僅為博納帶來了更充足的「彈藥」,更深層次的目的也隨著啟程IPO被揭露。天眼查數據顯示,博納影業集團已經於2016年12月13日變更註冊地,由北京遷往新疆烏魯木齊。而博納影業的A輪融資恰好是在12月20日完成,此次博納影業的私有化融資或許更多的是為上市進行的一次「鋪路」。


2017年1月5日,證監會與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進一步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證監會開闢新疆企業首發上市「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的綠色通道,或許是博納影業為了更快實現上市所進行的重要選擇。


雖然私有化融資和選擇在新疆藉助「綠色通道「上市,讓博納影業殺回A股有了更多的底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博納影業的上市之旅就註定一帆風順。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國內影市自去年以來,其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從2015年同比增長近50%到2016年同比增長3.7%,影市整體增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降。隨之而來的則是更多的影片票房不及預期或者直接虧損。而在今年,影視股更是成為了股價下跌的重災區。


春節檔雖然集結了數十家國內一線資本「站隊」,但是與春節檔票房高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股市的「全線飄綠」。上個月,因為影視股的長期下跌,光線傳媒的總裁王長田在微博公開回應:「信則持有,不信就拋棄」。

影市整體低迷,是博納影業無法把控的「風向」,也或許是其上市最大的阻礙。博納影業未來能否依舊在業績上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就成為了博納影業能否儘快上市的X因素。


重迎「巨頭」,國內民營影視巨頭將改變「戰國」格局?


博納赴美上市時,博納的市值和華誼之間最高的時候相差13倍,但在赴美之前,博納和華誼究竟誰是當時的「影市一哥」可能仍有討論的空間。


但是目前影市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其實在民營影視巨頭之間已經出現了較大程度上的業績分化。例如「影視第一股」華誼兄弟去年主控影片的票房收入不及光線傳媒的一半。而華誼兄弟截止4月27日,市值為230億元,與2015年相比,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縮水超過了六成。


但無論是凈利潤和增幅都交出幾乎「完美」答卷的光線,還是「去電影化」戰略實施不佳的華誼兄弟,其2016年在電影業務的營收上都有所下滑。除了公司戰略等自身因素外,似乎也和影市整體環境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樂視影業雖然發行國產影片票房部部過億,但是在《爵跡》、《長城》等焦點項目上表現不佳。而萬達雖然非票房收入進一步增長,但是在其內容製作方面卻存在「天然」的短板。而阿里影業去年的虧損也達到了近10億。


其實目前影市,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誼兄弟、樂視影業以及博納影業是主流的五大民營影視巨頭。雖然發展戰略各有不同,但渴望在全產業鏈均衡發展似乎是各大巨頭一致的目標。


只是各大巨頭雖然在全產業鏈上都沒有太過於明顯的短板,但也沒有一家公司在全產業鏈的布局上都表現出絕對的強勢。



博納正式啟動回歸A股,或將開啟民營影視新「戰國」時代?


如今,博納啟程IPO寄希望進一步在資本之路上「狂歡」,或許衝擊最大的就是這幾大民營影視巨頭。


博納本身在製片、發行板塊上就實力強勁,這兩年也在不斷完善下游終端。此前,博納影業宣布投資50億元用於建設中國博納東方影視城,今年2月,博納影業又與IMAX簽署協議,成為IMAX在國內市場前五大院線合作夥伴之一。


截止到 2017 年 1月,博納旗下正式運營的影院達到41家, 共計銀幕數已經有336張。雖然和萬達院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市場中仍然佔據著一定的份額。


再加上淘票票A輪融資里也有博納影業的身影,所以如果博納在資本化的道路上更加兇猛的發展,那麼影視巨頭或許在動蕩的變革期將有可能會迎來新的「排位」,而差距本身就不大的民營影視巨頭之間或許也就更加依靠在上游內容製作和海外資源對接上的比拼。


在業內人士看來,博納影業回歸A股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而博納的回歸,一定程度上會對光線、華誼等民營影視公司形成較大的衝擊。一方面,國內影市正在面臨進口片與國產片爭奪市場份額的殘酷戰局,國內影視公司不得不面對業績分化的殘酷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博納未來在A股回歸,把控著國內影市絕對話語權的民營影視公司或許也會在市場份額上重新「分配」。


就此,中國內地的影視變革,或許才是真正的開始。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獨角獸 的精彩文章:

《拆彈專家》兩天過億,「起死回生」的小米影業「首秀」合格么?

TAG:娛樂獨角獸 |

您可能感興趣

AMD與Nvidia股價大跌,晶元企業怎麼啦?|半導體行業觀察
Nexperia股權引多家公司競購,誰是最優選擇?
奢侈品市場回暖 Prada股價大漲
在無人駕駛汽車憂慮中,特斯拉和Nvidia股價下跌
未來a股的投資標的之獨角獸
目前a股這麼低迷,為什麼不停止發新股呢?說出來你別不信
傳小米打算收購GoPro運動相機;Columbia收購中國Columbia股權;Walmart接近收購印度Flipkart
AI需求助推Nvidia股價大漲 打破營收預期
巨人網路調整購買Alpha股權預案 交易對價未變仍為305億
Opera股價遭遇破發 上市難解邊緣化之困
外圍大漲一周,a股連跌五天,憑啥我們就是不一樣?
暴跌!暴跌!暴跌!這個a股到底要跌到哪裡
夢若神機:暴漲過後a股怎麼走
華平投資出售軟體提供商Avalara股票,共計470萬股、價值約2.3億美元
輝瑞罕病基因療法有安全疑慮,對手Sarepta股價飆17%
Nvidia股票兩年上漲10倍,AI晶元市場2018年將有「混戰」
Prada股價暴漲後市值逼近1000億
Opera股價大漲近15% 高通暴跌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