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作者:沈不言(娛有理主筆)


1996年,


香港屌絲青年黎小軍和李翹在一夜歡愉後,

騎著自行車出現在街頭,


他們前途未卜,生活困苦,情感糾纏,


似兩隻裝在玻璃瓶里的蒼蠅,


在掙扎著脫困時,


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他們用自己安慰對方,


用那首《甜蜜蜜》來安慰自己……


那時,鄧麗君剛剛去世一年。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導演陳可辛說,


他並不是鄧麗君的歌迷,

但是他知道,唯有鄧麗君的歌聲,


才能讓兩岸三地的所有中國人都產生共情。


唯有鄧麗君有這樣的魅力,


而且這個魅力經久不衰。


《甜蜜蜜》的最後,


黎小軍和李翹在多年後重逢,


鄧麗君的歌聲再度響起,


一時間百感交集。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有人說,


鄧麗君為什麼會成為一整個時代的點綴?


是因為她的歌聲能撫慰心靈。


老實說,


年輕時我並不能感受到這種撫慰,


我只覺得聽鄧麗君,


如沐春風,心曠神怡。


但此時再聽鄧麗君,


我覺得,任何中年人,


都需要鄧麗君,

不管你的人生是一杯烈酒、一杯苦茶,


還是一杯白開水,


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歌聲,


讓我們感受一下「甜」。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鄧麗君一生唱過1400多首歌,


並不是每一首歌都是「甜」的。


她偶爾也憂傷,


譬如電影《甜蜜蜜》里也出現的《再見,我的愛人》,

譬如曾被視為「毒草」的《何日君再來》。


但正如作家韓松落說的那樣:


鄧麗君的歌里不帶「怨氣」。


即便是唱著「證明你一切都是在騙我」。


她不給聽歌人的情緒染色,


不讓憂鬱的更憂鬱,


絕望的更絕望。


給別人的情緒染色,


是贏得喜愛的快捷方式,


在情緒的深淵邊推人一把,

準保讓人一輩子記得你。


但她下不了手。


到了一定年紀,終於覺得,


這是一種道德。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鄧麗君所有的歌聲,


都是為了給聽者帶來溫暖,


用一種溫和的、婉約的、潤物細無聲的方式。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


能成為一代歌姬的,


都帶著一種sharp的力量。


譬如麥當娜、譬如松田聖子,


譬如王菲。


她們從歌聲到人生,


都給人衝擊。


但唯有鄧麗君,


她的歌、她的人,


都不帶有攻擊性。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據說,


一個人音樂的表達,


和她個人的經歷、修養、素養、稟賦是一致的。


鄧麗君的歌,


代表了她的人生態度。


這個相貌柔美、嗓音甜美的歌手,


人生並不甜蜜。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1953年出生在台灣一個眷村家庭,


她出生前,家中已有3個哥哥,


因為貧窮,因為不會說當地人的客家話,


童年時期,


小鄧麗君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陪著媽媽聽收音機。


媽媽喜歡聽黃梅調,


鄧麗君跟著學會了。


她很喜歡唱歌,


父親就把她送到一個老鄉辦的軍樂團,


一開始是學習,漸漸變成了賣唱。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的歌唱才華是天生的,


因為沒有人教她,


全是她自己跟著收音機學的,


她進了軍樂團之後的唱歌老師,


不過是個拉二胡的琴師。


10歲的時候,


她在台灣一個電台舉辦的黃梅調歌唱比賽中,


得了冠軍。


小有名氣的鄧麗君,


開始頻繁地去電台和各大歌廳唱歌。


14歲時,


她就讀的金陵中學找到她,


讓她在學業和唱歌之間做個選擇,


因為這個教會學校不允許自己的學生在外面進行這種公開表演。


據鄧麗君的家人後來說,


生性倔強的鄧麗君選擇了退學。


鄧麗君後來接受採訪也說,


是她自願選擇了退學,


因為讀書什麼時候都可以讀,


但她那時候更想給貧窮的家裡減輕點家庭負擔。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但據鄧麗君當時的老師回憶說,


鄧麗君離開學校時是非常沮喪的:


對於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來說,


她肯定希望跟大部分同齡人一樣讀書。


據《一代歌后鄧麗君》書中透露,


是鄧麗君的父親要求她退學的。


退學後鄧麗君到處唱歌,


每個月收入有6000元,


而當時她的家庭收入才2000元。


鄧麗君後來雖然也有機會學習進修,


但她自己都說,


自己一生最大的遺憾之一,


就是學歷太低了。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而父親對她的控制還沒有結束,


1973年,


20歲的鄧麗君打算去日本開拓市場時,


父親再次試圖阻止。


因為當時的鄧麗君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區已經如雷貫耳,


而她去日本,


只能作為一個新人重新出發,


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到處登台賺錢了。


但這次,


鄧麗君態度很堅決,


毅然奔赴日本。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鄧麗君的性格,


其實是儒家最推崇的外圓內方。


和她接觸過的歌迷、合作者、朋友都說,


她是一個再親切不過的人。


即使她後來成了巨星,


她對排名、排場這些東西,


都不在乎。


但對於她在乎的音樂事業,


她一直都很堅持、很努力。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十幾歲時去香港演出,


一個月就學會了粵語,


而且就敢在演出時用粵語和觀眾交流;


她去日本時,


因為不受重視,


常常要坐十幾個小時的冷板凳,


才能輪到幾十秒的鏡頭,


她每次想放棄時,


一想到自己的宏願,


一想到自己不能丟中國人的臉,


就能堅持下去。


她去日本的第三年,


就舉行了個人演唱會。


即使到現在,


鄧麗君在日本歌壇的地位也依然是殿堂級的歌手。


而且,她在日本歌壇學習的那幾年,


為她後來奠定歌壇巨星的地位,


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整個80年代,


在華語歌壇,


沒有人能超越鄧麗君的地位。


即使在內地,


鄧式情歌也在民間風靡了大街小巷。


我們現在所懷念的鄧麗君的那些經典,


基本都出於那個時期,


譬如《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但願人長久》等。


然而,因為鄧麗君身上的「政治陰影」,


在她有生之年,


她都沒能來到內地開過演唱會,


她說,這是她人生的第二個遺憾。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即使到現在,


依然有人說她是jian諜,


因為她曾多次出現在台灣jun方勞軍,


在那個時期,


台灣很多藝人都不得不參加這種活動,


但鄧麗君因為為名聲所累,


更容易被當權者利用,


一舉一動也皆被放大。


有人說,


她之所以後半身一直遠離台灣,


就是想逃離這種控制。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的一生都在逃離某種控制,


先是父親的控制,


後來是政治的控制,


再後來,是名聲的控制。


她去了日本,去了美國,去了香港,去了法國,


最後,去了泰國。


她大部分戀愛,


都不是在台灣。


她的初戀男友,


據說是一個新加坡世家子弟,


當時她才20不到,


剛剛兩情相悅時,


就因為要去日本發展而兩地分居,


等她再聽說他時,


是對方因為心臟病逝世的消息。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的第二個男友,


是她的朋友,也是新加坡人。


對方因為要見她,


飛機失事去世了,


她把自己關在酒店房間,


消失了一個禮拜。


她最著名的男友,


是在美國認識的成龍。


成龍後來說,


誰娶了鄧麗君,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這種話由他說出來格外諷刺。


因為也是他自己說的,


是他在鄧麗君和林鳳嬌之間選擇了林鳳嬌。


而放棄鄧麗君的原因,


是因為弟兄們不喜歡她,


是因為鄧麗君太高貴太乾淨,


自己配不上她。


——因為你太好,所以離開你。


說這種話的男的,


在情感處理上,基本都是渣男。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這段往事發生在成龍還沒大紅大紫前,


本來並未得到當事人證實。


結果幾年之後,


鄧麗君在香港出席某頒獎典禮時,


成龍突然作為頒獎人出現,


據說鄧麗君當時就呆了,


臉色慘白,連連後退。


只能說,主辦方和成龍在這件事上,


都是失德的。


而且,當時陪伴鄧麗君出席的,


還有她當時的男友郭孔丞,香格里拉飯店少東家。


兩人曾在1981年舉辦過訂婚發表會。


據說,那是鄧麗君一生最甜蜜的時光。


她每次遇見好友,


都會伸出左手,


展示無名指上戴著的戒指,


開心地告訴對方:「我訂婚了。」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婚禮原定在訂婚第二年,


鄧麗君連婚紗也預備好了。


結婚之前,


郭孔丞帶鄧麗君回家中見長輩。


郭孔丞的母親提了3點要求:


一是要鄧麗君提出詳細的身家資料;


二是停止所有歌唱演藝事業,專心當妻子;


三是和演藝界斷絕來往,


和所有男性友人劃清界線。


鄧麗君在幾天後,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退婚。


其實當時鄧麗君已經打算退出歌壇,


安心做一個家庭主婦了。


但是她沒有辦法接受對方提出這麼侮辱人的條件。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那是她一生最接近婚姻的時刻,


十年以後,


她說:


很遺憾這輩子還沒穿過婚紗走進婚姻的殿堂。


但即使她知道最終的結果,


性格倔強的她,


也不會委曲求全那樣的婚姻和家庭。


又或者,


上帝給了她那麼大的才華,


就剝奪了她那麼多的幸福。


她到後來,


也發現找一個合適的結婚伴侶是多麼難。


她想要對方完全不受她的名氣所累,


想要對方忍受她的脾氣。


到最後,


她只能找到一個戀愛伴侶。


1990年,


鄧麗君在法國認識了年紀小她15歲的攝影師男友保羅。


據說她從不向朋友介紹他,


記者向她提問:「他是誰?」


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一般朋友。」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1994年,


林青霞結婚的那天,


她說她當時多希望能把花球拋給鄧麗君,


可是她不知道鄧麗君在哪裡。


後來,林青霞接到鄧麗君的電話,


「你在哪兒啊?我想把花球拋給你的……」


林青霞一連串說了一大堆,


她只在電話那頭輕輕地笑,


「我在清邁,我有一套紅寶石的首飾送給你。」


那是林青霞和鄧麗君最後的對話。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鄧麗君死的時候,


在清邁,


在她身邊的,


只有一個「一般朋友」保羅。


她去世時,只有42歲。


她的葬禮極盡哀榮,


出席的人士來頭很大。


然而,對她來說,


已無意義。


她待世界如此溫柔,


世界待她如此冰冷,


連死亡方式,


都那麼殘酷。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開眼界 的精彩文章:

看望長輩,帶這幅作品一定別有意義
梁實秋:驀然一驚,已到中年
90年前的語文書竟然這麼美!

TAG:讀史開眼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世界吻我以痛,我將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香
世間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心語」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蔡文姬: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回報世界以歌
生命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宮崎駿: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夏目漱石: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馬天宇: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動物世界》: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生活以痛吻我 我仍報之以歌
《夏目友人帳》: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生活以痛吻你,如何報之以歌?
命運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致5月:世界以痛吻我,我便報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