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再糾結於改變自我,是30歲前最該學的事!

不再糾結於改變自我,是30歲前最該學的事!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不應該糾結於如何改變自我,而應該學著與自己性格軟肋和平相處。

文/阿秀 編輯/西西

01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的性格缺陷作鬥爭!」

我的發展心理學老師第一節課就說了這句讓我記憶猶新的話。

據了解:

87%的人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外向;

89%的人希望自己會更加招人喜歡;

97%的人希望自己更加認真盡責。

對我來說,如何讓自己變的更加外向,幾乎成了一個邁不過去的坎。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參加過一個航空業的商務聚會,波音、空客、霍尼韋爾、GE這些世界級大公司的老總都在現場。

這些商業巨子、社交達人們打扮得衣冠楚楚,在觥籌交錯里運籌帷幄,在談笑風生中「指點江山」。

內向的我特別不適應,看著這些商業大拿們你來我往,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一邊,「祈禱著」不要有人注意我。

但怕什麼來什麼,我在角落,手裡端著起泡酒,嘴裡塞著小點心時,霍尼韋爾大中華區的一位外籍高管走過來跟我寒暄。

本來就挺緊張,一手拿酒,一手拿餐的我,更手忙腳亂了,尷尬地回了一句 「你好」之後,就不知道再說什麼了。

後來的對話基本上就是他問一句,我「嗯嗯啊啊」地答一句,周圍幾個本來想聽聽我有何高見的高管們都露出悻悻的神色,幾分鐘後禮貌的道別、離去。

這件事刺激了我。

回來之後我開始發瘋似地看了一大堆關於如何改變性格,如何學會說話的書,甚至有作者知道我的情況後,專門送給我諸如《好好說話》之類的書,讓我學習。

可是最終的結果大家也猜得到,我既沒有變得更加外向,也沒學會如何在公開場合侃侃而談。

不過好在我學會了不再糾結於如何改變自我,而是學著與自己的性格軟肋和平相處。

02

性格是根本改變不了的

一位以前在鳳凰網歷史頻道當記者的朋友,本身就性格內向,大學又是歷史專業,常年與紙堆打交道,非常不善言辭。

可是做記者這個行當,與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個記者的基本工作。

於是我這個朋友立志改變自己,他發瘋似得地讀了很多諸如《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卡耐基的《溝通的藝術》等書籍,想要把自己變成一個social型男。

過了兩年,他在自己的領域開始小有成就,他覺得這是自己在社交技能方面的進步所致。

他總結的與人交往之道非常簡單,他的社交圈也非常廣泛,從三歲小孩到耄耋老人都在他的社交圈裡。

被許多社科院學部委員這種level的大牛歷史學家奉為座上賓、引為忘年至交諸如此類,更被他當成他成功社交的佐證。

他洋洋自得,認為自己真的改變了性格,成了一位外向型人才。但一位專研民國史的教授,一句話打破了他精心維繫的外衣:我覺得你有點像蔣介石,內向且不善言辭。

那一刻,那個「外向的自我」形象轟然崩塌,他猛地發現,原來那個內向的自己一直沒有離他而去,只是被他視而不見而已。

好多讀者常常也會問我一樣的問題:我如何改變自己的性格?

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有非常嚴重的性格缺陷:比如挨罵會生氣、失戀會傷心、上台演講會緊張,遇到工作會拖延……

而這些問題,是他們事業的局限,是他們「更上一層樓」的障礙。

作為一個常寫「個人成長」類文章的作者,這樣的問題曾讓我幾近絕望。

因為我知道如果告訴他們,別費勁了,你根本沒有辦法改變性格!你需要改變的並不是性格!只是認知或者工作方法!他們可能會覺得我是在敷衍他們,甚至還會覺得我是一個騙子。

但是出於經驗和良心我還是要說:性格是根本改變不了的。

你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性格,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內向;有的人滔滔不絕,有的人訥訥不善言……

你強行掙扎著,想要改變自己的天性,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想像中的「完人」,這根本不現實。

心理學大師榮格就曾說,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性格,如果非要找到這麼一個人,那應該去精神病院。

03

改變天性不如順應天性

當年大禹治水就總結出一個道理:堵不如疏。

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樣,與其讓性格為你的事業讓路,不如順應性格優勢去發展合適的事業。

比如小時候的葛優在現在看來,性格應該是有缺陷的。

他那個時候膽小、內向、又不愛說話,常被人欺負,怎麼看都不像是個能當演員的料。

甚至有一次他又被人欺負了,好不容易反擊了一次,用書包把壞孩子們打得落花流水,還無意中打傷了兩個小孩。

受傷孩子的家長找上門來,膽小的葛優甚至連辯解都不敢,就這樣被媽媽訓斥了一頓。

內心世界極為敏感的葛優為此忿忿不平:明明是他們老欺負我,我怎麼就不能還手了?

葛優表達憤怒的方式也很特別,他把桌子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了地上,擺得整整齊齊,跟原樣一模一樣。後來的一代影帝內心竟然克制自卑如斯!

葛優的父親葛存壯老爺子覺得兒子是在太「面」,不是塊當演員的料。加上當時演員地位低下,就索性送葛優去昌平農村養豬,好歹學個謀生的手藝。

可是一直夢想從藝的葛優偏偏就不服輸,他也不認為「面」是個缺陷,後來甚至還把自己「面」當優勢,在《頑主》、《甲方乙方》、《卡拉是條狗》等電影里演了一系列性格懦弱但是外冷內熱的小人物。

他主演的《卡拉是條狗》在柏林電影節上演後,甚至有德國觀眾問工作人員:主演是不是業餘演員,怎麼好像本色出演。這無異於對一個演員最大的褒獎。

所以在一開始就不要穿不合腳的鞋,與其通過慢慢適應、用血肉使它變舒服。不如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腳的尺寸,選一雙合適的鞋。

同理,與其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不如客觀理性地評價自己的性格,然後找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戀人。

一開始就錯,再想改就難了。

04

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

最近一個編輯跟談了九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拉著我到她辦公室附近一個燒烤攤上擼串喝酒,講講心事。

剛畢業的他們遇上了現實的震蕩,在北京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經濟壓力,原本在學校十分優秀的兩個人被生活壓得喘不上氣來。

原本非常美滿的一段愛情,因為現實的坎坷,加上兩個人還不會處理瑣碎生活帶來的矛盾,最終只好像許多情侶一樣,把問題歸結為「性格不合」而分手。

我身邊這樣的案例太多了,甚至也包括我自己。

25歲之前還在學校的我們,認為自己早晚會站在人類社會(至少也是同行業者)的巔峰,特別推崇莎士比亞那句「哪怕身處果殼之中,也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

但事實,就像我的發展心理學老師當年說的那樣,一個人哪怕到去世之前,內心世界都有機會成長,只是需要一個成長的契機。

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就是你成長的契機所在。碰到挫折,然後勇敢的放棄舊的、錯的認知、習慣,才能度過危機,走入新的心理階段,獲得成長。

05

對於25歲~30歲之間的你,剛走上社會,發現不僅這個社會在和你唱著反調;甚至連自己的性格缺陷,你都掌控不了。

你就會知道,真正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是「勝天半子」,而是「與狼共舞」。

逐漸學會與自己現有的一切和平相處,努力的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各種手段彌補自己的「缺陷」,或者乾脆換一個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糾結於如何改變性格,「換一個自我」。

如果你已經發現了這個秘密,恭喜你,你在成長了。

- THE END -

-作者簡介-

-主播簡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忠誠度已死,敬業度當立!
是否願意共享信息透露了一個人的格局
好公司的標準:高層決定該不該、中層確定好不好、員工負責干不幹
曾國藩:成功者的四大貴相!你是哪一種?

TAG:MBA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30歲男人的糾結:追求她7年,如今她離婚,我卻不想要她了
學了育兒後,我不僅憋出內傷,還越來越糾結,怎麼破?!
我都40歲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一遍,餘生不想再糾結感情的事了!
40歲以後,糾結過去引發「中年危機」!忘掉五件事,活得更幸福!
我都40歲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一遍,餘生不想再糾結感情的事了
一個38歲女人的感情糾結:我的婚姻,離痛苦,不離,更痛苦
老前輩為你算的,1961年牛之人的後20年,可能這就是命!別糾結!
8月,雖是錯過,卻也遺憾不舍,徹底釋懷,不再糾結的星座
結婚的女人都要看,對婚後生活不再糾結,不再抱怨,我看了3遍!
一個45歲未婚女人說:別糾結要不要早點結婚,你應該先做好自己
懷孕3個月後,得知老公出軌了,糾結該不該離婚?
買奶時最糾結的5個問題,從此再也不用糾結了
女人到了中年後,不用糾結於婚姻,擁有這三樣就夠了!
2018年你還在思考,要不要剪短髮嗎?不要糾結了,都很時尚
「我糾結了半年,終於把前任刪除了,我不想再愛了,想放手了!」
大學住宿舍,讓學生們糾結的不是幾人間,而是有沒有這3個配置!
不要糾結要不要二胎了,等到24年後,你會慶幸自己的決定
曾國藩:成大事者不糾結,做到這16個字,前途不可限量!
過40歲的女人,餘生不要糾結真愛,做好3件「分內事」就能幸福
女到中年,不必糾結這3件事,做到的女人,都過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