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場戰爭打贏了,清廷卻錯失了發展火炮的良機

這場戰爭打贏了,清廷卻錯失了發展火炮的良機

火炮為清軍在明清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清廷定鼎中原後,火炮又在消滅南明政權、平定三藩之亂、噶爾丹叛亂中被充分利用,如平定準噶爾的烏蘭布通之戰中,清軍用火炮轟開準噶爾軍堅固的「駝城」,最終取勝。

但以上都是清初的戰績,到了乾隆中後期,火炮卻失靈了。這在平定大小金川戰役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火炮為何在乾隆盛世失靈?乾隆朝為何沒能藉此契機改良火炮?

這是「彰考局」為你推送的第26篇文章

接下來你將看到

尷尬的火炮

炸裂的火炮

停滯的火炮

撰文張閌(「彰考局」專欄作者)

尷尬的火炮

兩金川土司地域位於川西,跬步皆山,碉樓林立,清軍的絕大多數進攻,都圍繞碉卡展開。

但是,由於攻碉艱苦卓絕,傷亡慘重,攻一碉比克一城還要難,清軍都視攻碉為畏途。為減少傷亡,加快破壞碉卡,必須大力藉助火炮。

早在第一次金川戰爭中(乾隆二十一年),清軍就普遍使用了子母炮、劈山炮等火器。

當時,金川碉樓非常堅固,且多為六角、八角形,非常符合力學原理,不易倒塌。

兩金川番兵又特別善於打防禦戰,他們在碉樓外挖掘壕溝,碉內排扎木植,阻止火炮靠近。

再者,由於火炮擅長自上而下的攻擊,而面對碉卡,火炮是自下而上仰攻,威力大受抑制。

因此火炮的實戰效果相當一般,川陝總督張廣泗曾垂頭喪氣地說:

「營中向有子母、劈山等砲,僅可禦敵,不足攻碉。撫臣紀山制有九節劈山大砲二十餘位,每位重三百餘觔,馬騾不能馱載,雇覓長夫抬運。以之攻碉,若擊中碉牆腰腹,仍屹立不動;惟擊中碉頂,則可去石數塊;或竟有擊穿者,賊雖頗懷震懼,然即甃補如故。」

儘管如此,張廣泗還得依賴火炮。

他一方面遣員赴成都趕製重五百餘觔的大劈山鐵炮20位;一方面查閱檔案,獲知兩廣總督鄂彌達曾令能工巧匠製造九節銅炮,「合之則可堅摧,分之又易抬運用」,申請調運10位。

《光緒會典圖》所載九節十成炮圖(上)、衝天炮圖(下)。

可惜,新火炮未能拯救戰局,主帥張廣泗、訥親等均因「貽誤軍機」而被乾隆帝處死。

第二次金川戰爭中,清軍對火炮的使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用過靖遠炮、劈山炮、九節炮、四將軍炮等多種火器,四川總督阿爾泰還曾鑄過三千斤大銅炮。

這些火炮,晝夜不停地轟擊各碉卡。

然而,金川土司地域地形沒變,碉卡也沒變,第一次戰爭中沒多大作用的火炮,在第二次戰爭中肯定也不可能有太大作為。

如清軍「每攻一碉必須用數百砲,俟將次殘破,然後官兵奮力擁上。」副將軍豐升額在轟擊美美卡碉樓兩晝夜後,僅使碉門殘破,「而碉根甚厚,且系依峰鑄造,未能盡塌。」

直到戰爭後期,清軍火炮的作用方有所提升,因為,清軍開始大量引入衝天炮

衝天炮又名「西瓜炮」,系康熙年間「御制威遠將軍炮」的改裝版,其乃短管炮,用於曲射,通常以45度的射角射出彈丸,射程可達2-3里,適合山地作戰,是仰攻碉樓的利器。乾隆帝派遣精通數學的西洋傳教士蔣友仁、傅作霖奔赴前線,實地勘察測量,提高了衝天炮的打擊精度。

儘管如此,火炮在兩次金川戰爭中的角色很尷尬。

一方面,面對山地地形,火炮威力受到抑制,僅憑它不足以取勝,還需要冷兵器尤其是弓箭的配合;

另一方面,同樣面對山地地形,其他進攻手段不怎麼好使,還真不能少了火炮的牽制力。

於是火炮成了清軍用來牽制與消耗金川番兵的工具,即以火炮攻摧碉樓許久,守碉番兵疲乏,步兵再輪番衝擊,一舉攻碉。

清軍攻碉戰中仍然使用複合弓。

炸裂的火炮

制約火炮發揮作用的,除了地形不利、碉樓堅固等因素,還有落後的火炮製造工藝、火器的混亂管理。

清軍前線,雖然有大量炮匠,但經四川總督文綬清查後發現,「熟諳造法者,僅得四五人。

由於工藝不過關,火炮質量堪憂,炸裂者比比皆是。

將軍溫福在「西路當上緊攻碉時大礮又復炸裂」,副將軍阿桂奏報:「查此次官兵進剿當噶爾拉所鑄大砲,用之一二日即易炸裂。」

副將軍豐升額、參贊大臣舒常奏報:

「臣等鑄成砲位輪流轟擊,各放十餘砲,忽俱炸裂,幸未傷人。但屢鑄屢炸,臣等實深焦急。查看炸裂之處,竟有一半黒似煤渣者,寔因銅質不凈,內多鉛沙,是以不能堅久。」

製造工藝不行,火藥亦時常焚毀,經常丟失,火器管理非常混亂。

乾隆十三年四月,看管碉樓內火藥的兵丁魏良棟、王思賢二人在碉上吸煙,不慎將煙灰倒在火繩上,引爆火藥,碉樓被轟塌,魏良棟等二人也因此殞命。

此事發生後,將領為推卸責任,竟謊報為雷擊事故。

乾隆三十九年六月,木池站存貯火藥的碉房失火,5萬餘斤的火藥又全部焚毀

游擊翁際盛攜帶一位劈山炮,他玩忽職守,不但不親自運送,反而委託守備王世英管理,而王世英也遊手好閒,轉交給把總何經帶兵抬運。何經等因路滑失足,將劈山炮摔落懸崖,再未找到。

乾隆帝震怒之下,將翁際盛、王世英、何經等全部革職,以示懲戒。

停滯的火炮

兩次金川戰爭暴露了火炮製造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缺陷。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些問題,本可以成為清廷重新重視火器的一個良好契機。

但遺憾的是,戰爭結束後,清廷得過且過,既沒有大力培養火炮鑄造人才,也沒有對火炮進行技術革新。乾隆朝號稱「有85種炮,但沒有一種是創新炮種,都是雍正朝以前舊式火炮的羅列」。

這樣的後果是,火炮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愈來愈弱。

平定大小金川之役後,僅過了六年時間,鎮壓甘肅回民起義時,陝甘總督李侍堯曾奏稱:

「去歲逆回滋擾時,省城所存大小砲位施放俱不得力,其提督馬彪從西安帶來子母砲十位亦不堪用,略為施放即俱損裂。又涼州調來大砲四位亦炸壞,兩位均留交皋蘭縣作廢鐵變價。竊思西安帶來砲位原系剿賊之用,自必挑選好者,乃至全行損裂,則其存營之砲,更屬無用可知。」

「施放俱不得力」、「略為施放即俱損裂」、「亦炸壞」「全行損裂」,之所以出現這些觸目驚心的描述,重要原因之一是,清廷為保持八旗本色,強調「國語騎射」,多次要求士兵「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

具體考核措施上,也是向刀、箭等冷兵器傾斜,這就導致對火器重要性的估計不足,當戰爭來臨時,清軍只是把火炮當做臨時抱佛腳的大救星,而缺少制度性的發展計劃。

再者,乾隆中期,清朝已從「盛世」走向衰落,但朝廷還沉浸在「盛世」中不能自拔,客觀上缺乏革新的動力,終於在鴉片戰爭中,曾經在明亡清興中大顯神威的火炮,拉響了亡清的第一聲警報。

R

EFERENCES

注釋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乾隆十二年九月庚子。

《平定金川方略》卷四,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乙亥。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十六,乾隆三十七年正月戊申。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三十八,乾隆三十七年九月壬寅。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一百,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庚申。

文綬《奏覆辦理選備砲匠入伍以資教習事》,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四十一輯,第67頁。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三十七,乾隆三十七年八月庚辰。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五十三,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丙午。

《平定兩金川方略》卷五十七,乾隆三十八年閏三月己卯。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乾隆十三年閏七月丙子。

《金川檔》第三冊,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第2327頁。

《金川檔》第二冊,乾隆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第1219頁。

王兆春《中國火器史》,第267頁。

李侍堯《附奏甘肅鑄造大神砲及劈山砲之折片》,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八日。《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五十一輯,第401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騰飛的家鄉(上)
從高厝圍走出的將領
出污泥而不染吳迪2017年第四十三期 總第四十三期
矽谷愛情故事下 24、供應商困境
毒品能不能戒掉?看吸毒者在成癮的哪個階段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不能錯失這樣的發展機會」
人品多重要?因為貪婪,到手的發展良機就這樣溜走了
一戰和二戰武器裝備怎麼差了那麼多?未來戰爭又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
能影響到某一場戰爭的發展,西方狙擊手的訓練很是有一套
未來戰爭里,曾經是碉堡殺手的無后座力炮還有發展空間嗎?
清朝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吃盡了現代火器的苦頭,立國後為什麼沒有發展火器?
未來大口徑身管火炮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這裡拆了!梁溪發展的車軲轆從沒停止過!
遠程火箭炮能打幾百公里,導彈還有必要發展嗎?
中國真正覺醒是從這場戰爭開始,屠殺式戰爭促進了中國武器的發展
手機發展這麼迅速,拍照能力會取代相機?可能是你想多了吧!
美國的兩棲打擊能力發展到什麼程度了?一直是地表最強
重機槍在設計上還會有大的突破嗎?發展自然是永無止境
卡車炮和自行火炮哪種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兩者又是什麼關係?
雙攝像頭——智能手機發展的必要趨勢?
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這個「教」,最後卻因他的死也沒有了
轟炸機發展遭遇瓶頸?不斷縮小這兩大短板,絕對能解決問題
都是接地氣的歌手,刀郎被打壓,鳳凰傳奇的發展卻是大不同
據說離心壓縮機將來要這樣發展,你怎麼看?
自動手槍的發展歷史,看完後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