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除了畫大餅,E3還有什麼魔力讓玩家死心塌地?

除了畫大餅,E3還有什麼魔力讓玩家死心塌地?

畫大餅挖深坑,這是每年E3的主題。然而即便這樣,卻依然抵擋不住玩家一浪高過一浪的熱情。五湖四海的同好者共聚一堂,為著同一件事歡呼雀躍,沒有比這更美好的事兒了。

GIF/1.1M

夏至在6月,蟬鳴撩撥裙裾,西瓜配上涼麵,嗡嗡的空調聲白天讓人犯困,晚上又讓人睡不著;高考瞬間開始、瞬間結束,某奸商又盤算著如何賺應屆考生玩家的錢哩;歐冠和NBA總決賽落幕,該封神的封神,該交出權杖的交出權杖,反正球球狗們又過了一年;電影也多了,趕在7月國產片保護月之前,和諧版也罷,能看一部是一部。

而E3,是這個6月的最後一塊拼圖,玩家們要在3天時間裡對著現代媒體的魔法鏡看到遊戲廠商精心編輯的火爆預告片。現場童叟無欺的實機演示,各派掌門人一片大好的業績讚歌必須是E3這個舞台才能亮相的無雙驚喜。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這些豐富的素材中各取所需,在最短時間裡加工成餡餅和彈藥,前者用來投食叫做「期待」的饕餮野獸,為今後一年或者N年的精神生活續命;後者裝填進彈倉,對著其他做同樣事情的玩家展開瘋狂掃射,彈幕密密麻麻,壓根就還玩不到的遊戲和別人家的股票總是讓我們特別興奮。

圍觀也能爽到,大概這就是E3的魅力吧。

GIF/1.3M

五湖四海的玩家共聚一堂,這感覺好極了

Show must go on——

為什麼要辦E3?

前幾年「遊戲主機藥丸論」最危言聳聽的時候,曾經拿E3做靶子認為這樣鋪張浪費的大型展會除了增加遊戲廠商的待報銷發票,起不到多大的實際作用,而且E3的核心內容都可以通過其他更加省錢,效果也不錯的方式來實現。在財務劃的等號兩端,新作宣傳影像可以直接官網投放,只要是勁爆大作轉發量肯定不是問題;大佬們對「老子家的主機/用戶人數/機能潛力/軟體陣容天下第一」的窮逼逼玩家一般不太關心,說不說,在哪裡說都區別不大;實機演示和試玩最好是在線上第一時間開放給所有玩家而不是「展會特供」。大概是覺得這樣踩還不過癮,唱衰者還指出其他行業的類似展會,比如專業領域的技術展有明確的商業洽談目的會促成資本與技術的聯姻,而E3純粹就是秀肌肉,對行業內外部的資源流動起不到太大作用;作秀程度不遜於E3的電影展則是因為影視圈本身曝光度的需要和藝術交流,人們願意看女明星像沒穿衣服一樣的走紅毯,並不意味也願意看一幫穿T恤的宅男拿著手柄在舞台上演示已經測試了無數次的遊戲關卡。而且影展上的核心內容是參展影片的放映,你見過哪屆E3在現場賣自家剛剛宣傳過的遊戲嗎?所以E3大概是一個看似啥都有但實際上又啥都沒有的展會,尤其近年來畫餅成風,PS4又比較強勢(PSV隻字不提,今年估計小V依然透明),進一步弱化了對抗和懸念,影響到了E3的宣傳效果。

前有莎木有後死亡擱淺,說白了每年的E3就是畫餅大會

但是E3本身的豪華程度恰恰就是遊戲產業生生不息的鼓風機,玩家們不是希望有這樣一個展會來證明「我們的事業欣欣向榮」,而是必須有這樣一個大規模,且能讓那幾天的洛城服務業漲價的大型展會來完成一年一度的儀式。這就好比信仰與教堂的關係,遊戲行業也需要一個特定的場地集中所有的信徒,用最大分貝傳播彌賽亞。

讓遊戲變成信仰,也是E3的傳播手段之一

所以我們看到廠商們在E3展上非但沒有節省經費,反而繼續加大投入,展前發布會上「群眾演員」們的聲勢一年大過一年,尤其今年更是有種憋著大招就等E3放的故意蓄力。不同於之前「索尼過年」和畫餅充饑的存在與虛無,今年需要明確一切沒有明確事項的天蠍座,和「人家不是有意飢餓營銷只是真的不夠賣啦」的NS會拿出足夠分量的實際內容證明這個業界依然三足鼎立。大膽預測一下,微軟發布會上最高潮的歡呼聲會是天蠍座價格公布的那一刻,「親愛的玩家們,我們這台怪獸主機的價格不是599刀,也不是499刀,而是XXX刀,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然後台下高呼「OLE!」於是沒什麼遊戲這事兒就又一次糊弄過去了;而任天堂毫無疑問會拿出至少兩款未公開的NS主機3A大作來讓目前的良好勢頭延續下去,整個WiiU時代任天堂忍氣吞聲,如今是時候翻出些壓箱底的東西吹一波了;最後則是「贏家」索尼餅業了,原有《FF7RE》、《莎木》、《王國之心3》(不是獨佔卻喜歡在索尼的展台刷存在感)的基礎上,陸續又添加了《最後倖存者2》、《死亡擱淺》這樣的新餅,另外展前索尼還特意提到了會有勢頭回歸的日系大作遊戲發布,除了宮崎英高新作已經情報偷跑以外,CAPCOM之前挖下「你最希望復活名作」的坑看來是要在這屆E3填上第一鏟土了。

GIF/1.2M

把老子拉起來!我還能再戰三百回合!

Show must go on,既然群眾有期待,那麼展會就肯定會繼續辦下去,理性的經濟賬誰都會算,。但廠商開展會不是為了從裡面直接掙錢,而是證明自己的買賣好到足以支付起這樣的一屆屆展會,主機藥丸?下輩子吧,親。

許願池與購物清單——

為什麼要看E3?

大概沒有比E3這種形式更能滿足玩家們的好奇心和扎堆兒看熱鬧的心理了,歷史上每一組E3的經典定格都同時包括勝利者的掌聲和失落者的不甘,例如2008年X360激情擴張的時候,一次假到不能再假的「拍肩」影響到了之後幾年主機大戰的走勢。僚機奮進,城主自然更不會怠慢,通年展會上《戰爭機器2》和《神鬼寓言2》兩款遊戲也大放異彩,反觀PS3卻只有《抵抗2》和《殺戮地帶2》兩款如今已經不被提及的系列倉促應戰,類似這種面對面的對抗特別能吸引玩家的關注。不僅遊戲本身,知名遊戲製作人在E3也能享受到搖滾巨星的待遇,去年E3索尼展台小島秀夫闊別多日重新回到最高舞台的王者歸來讓玩家感到揚眉吐氣,索尼的知遇之恩對比出KONAMI的失道寡助,同樣的場面如果放在小型發布會或者網路官宣,顯然都無法達到E3live版的震撼效果。隆重盛大的舞台賦予了台上的主人公一種「職人歌劇」的色彩,彷彿他們在台上的一舉一動都必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觀眾不知不覺被打動,便有了見證歷史的參與感。這種事情見過一次就會上癮,觀看由此成為一種習慣。

GIF/195K

KONAMI?我才不稀罕!

回到地面,E3也是玩家們重要的購物清單和許願池。每年E3之前,我們都會期待著在展會上看到自己心儀的遊戲公布續作或者更新開發進度,「給個盼頭兒」也成為各個系列死忠玩家E3期間最挂念的事情。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莎木》和《最終幻想7RE》經歷一次性公布爆炸後就沒有了實質內容,看得見摸不著始終是E3撩撥玩家的重要手段。儘管如此,也依然不能阻擋玩家展開想像,E3像一個夢劇場,因為不確定性,才使得一切皆有可能。

GIF/559K

有了餅,玩家也就有了期盼

相比許願池,列出購物清單則是玩家觀看展會之後第一時間做出行動的部分,舉辦E3的6月是遊戲發售的淡季,所以也是玩家們一年之中「有錢沒地方花」的時候,這個時候玩家更加渴望依靠展會上公布的一手信息明確自己下半年可以買到哪些遊戲,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種草」,尤其對於性情衝動的玩家來說,展會上某遊戲一次精彩的亮相有就有可能直接促成預購,說到底E3就是大手筆的廣告,展會上的一切最終都是以玩家掏錢購買作為目標,所以邊看E3邊做好自己接下來一年遊戲方面的預算,也是玩家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不往購物車加幾個遊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看過E3

逗你玩兒——

播片兒和吹牛逼哪個操作起來更騷?

E3不同於一般遊戲發布會的重要一點就在於集中展示,當這麼多遊戲聚在一起時,觀眾心裡會下意識比較短時間裡接收到的複雜信息,這就讓播片兒和吹牛逼成為了E3上的核心環節。除了內容要過硬以外,播出順序(哪個暖場,哪個壓軸,到幾段視頻之後CEO上台宣布主機降價)和舞台效果也頗為講究,比如去年索尼全程交響樂團現場伴奏雖然對於我們的耳朵沒有特別直接的震撼,但光是看到一群穿正裝的音樂家在播放遊戲的大屏幕下認真演出就已經足夠有逼格了。根據遊戲的主題,廠商有時也會邀請到其他行業的名人來到現場,比如《搖滾樂隊》當年就請來了早已「激罕」同台的披頭士成員,2K也找來過科比·布萊恩特盡地主和代言人之誼宣傳《NBA2K》。

GIF/1.2M

前有科比,今有沙克,不知道家在洛城的鯊魚會不會到E3現場耍寶。

從傳播效果來看,濃縮精華的宣傳片無疑是E3展的主力輸出,從《戰地4》到《全境封鎖》,震撼人心甚至領先一個時代的宣傳片都在展會上深深打動過玩家,然後在展會餘溫猶存的時候迅速傳播,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從當年PS2上那段PS3末期級別的宣傳片開始,廠商們就總是忍不住領先時代半步,這讓預告片單獨拿出來都堪稱手藝人的教科書:一般都是黑屏中浮現一個logo,台下先歡呼加BUFF,然後主要人物入鏡,伴隨全景展開的遊戲實機畫面,接著就輪到gamepaly的部分出場了,必須開頂配特效,全程支持萬花筒血輪眼和「數毛兒」;等到進行一半左右放出遊戲系統上的關鍵點演示,新的玩法也會在這個時候作出明確交代;然後又是一段緊張激烈的gameplay剪輯,快結束的時候再放出一個一閃而過的信息,有時候是系列作的某人氣角色回歸(最好是反派),有時候則是一句話,最後打出發售日,預定接受中的字樣,在又一波掌聲中開燈。以前這一手玩得最溜的就是小島老師,預告片都能自帶劇情解析並預設下陷阱。到現在幾屆E3因為玩家們越來越客觀了,8路泰坦容易被秋後算賬,廠商們就改為預告片和現場實機演示結合的方式,用一段電影過場無縫接入到遊戲環境,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戰神》新作依然會是這樣的操作。

GIF/549K

去年的《最後生還者2》,讓不少現場觀眾激動地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播片兒之外,廠商們近年來又修鍊出了吹牛逼的功力。如果說以前還是照著宣傳影像吹,那現在就完全是在照著空氣吹了,別說餅了,就連畫餅的紙和筆都沒有準備好。但就算如此依然硬仗著E3上的節日氣氛擦碰出了「敢買敢出」的情懷花火,衝動永遠是魔鬼。

繼續等待《銀河戰士》新作

強勢圍觀——

我們的E3

當年紙媒時代玩家對於E3的了解僅限於幾張展會圖片,展會上的猛料也和「新聞」混在一起。2000年開始變得越來越鋪張的E3限於客觀因素無法把會場的喧囂帶給我們,反而隔壁的TGS更加被認為是業界的風向標。我們和E3之間的距離,隨著國內遊戲媒體和個人社交賬戶的日益發達而不斷拉近,國內玩家如今已經具備了「假裝在現場」的參與程度,也就形成了「強勢圍觀」的狀態。眼前的電腦屏幕中與美國前方同步的新聞、圖片、直播日益豐富,圍觀人數和觀看質量水漲船高(我大愛玩必然會在E3期間開設專區,到時候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討論),跨過客觀門檻之後,我們就此建立起E3的社會主義觀察哨,這個展會也變得像NBA季後賽或者歐冠聯賽淘汰賽那樣,讓我們的眼界和品味對接世界最高水品。

GIF/445K

近兩屆E3最流行的預測是「PSV死了嗎?」

廠商們集中而全面的賣力宣傳也使得E3非常適合展開評論,而且這裡基本沒有橫亘代溝的懷舊板塊,都是最新最勁爆的未來時態,無形之中消弭了新老玩家之間的隔閡,方便大家各抒己見。標榜理性中立客觀的公司股價和民意調查在這個時候不再適用(更何況這兩個東西近年來坑了不少商人和政客),第一時間面對短短几分鐘、最多十來分鐘的遊戲演示,每個發言者都勢必拿出一分鐘擺出摩西的架勢預言一把。

本屆E3處於半新老交替的微妙狀態,之前幾屆大都是看看遊戲就好了,但是這次對於玩家則要帶著下一台主機買哪個的問題。PS4PRO?索尼正在試圖讓消費者明白這台主機帶給遊戲的升級體驗,加快供貨搶佔市場,盡量遠離任天堂可能帶來的威脅;天蠍座?微軟不是試圖,而是必須拿出足夠證據證明天蠍座就是牛逼,這樣起碼能讓部分有了PS4又想升級PS4PRO的玩家陷入真正的猶豫中;還是NS?無論你前面選了哪個,都不會妨礙你再買一台NS,任天堂需要做的就是通過E3的輻射作用把這個進程加速,儘快達到千萬裝機量,為聖誕節做好充分準備。

不差錢的話,咱還是都買了吧

結語:E3帶來的圍觀快感有時甚至不亞於遊戲大作發售,因為展前發布會準備了各種實質和忽悠的猛料讓玩家在幾十分鐘的時間裡保持亢奮,被舞台上混合產品發布、業績表彰、大佬作秀和意外驚喜的輪番演出所吸引。好消息是關於今年E3的一切,已經近在眼前;至於壞消息,不存在的。

GIF/426K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網易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滾開吧網路蟑螂!從XBOXONE貼吧門說起
日本玩家最愛的文字冒險遊戲是?
高考從未改變什麼,遊戲卻讓我走上了寫作之路

TAG:愛玩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茶,有什麼魔力?
茶,到底有什麼魔力?
讓人不忍心下嘴的幾何蛋糕,究竟有什麼魔力?
白茶,到底有什麼魔力?
這3款白菜價玩具竟然有這麼大的魔力?不知道的寶媽虧大了!
神秘的敗家石,看看就好,千萬不要去拍照,這塊石頭有什麼魔力呢
這個網紅你家也有!到底有著怎麼的魔力讓人愛到不行?
一個大雪天都無法阻擋我去的地方,到底有什麼魔力?
這些動漫到底有什麼魔力?大叔大嬸看了都按捺不住了如此激動!
太極,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那麼多人迷戀
讓你愛上運動的鞋子,到底有什麼神奇魔力?
推廣|| 這個包有什麼魔力,大家寧願撞包也要買它?
為何有人盤起頭髮那麼有氣質?因為盤發真的有意想不到的魔力啊!
跑步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上它?
小伙放的魚籠有魔力!不僅抓許多螃蟹,還抓到了一條大紅斑!
星巴克有一種讓你沉浸其中的魔力,你感受到了嗎?
讓人愛不釋手的榻榻米,究竟有什麼魔力?
盒子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貓欲罷不能?
才華橫溢的朴樹,歌曲很有魔力,為什麼這麼窮?
白茶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