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末閑談:小確幸,除了小之外還有「確幸」嗎?

周末閑談:小確幸,除了小之外還有「確幸」嗎?

「小確幸」部分地來源於虛擬與虛妄

1、歷史和現實的常識和信息一旦被冷凍、包裝以及精準而嚴厲的切割,人們獲得的知識一般很虛妄。而虛妄的知識被反覆疊加起來,獲得的是一個更大的虛妄。

人們在虛妄里忘情地遊戲、打鬧,以此作為世界的全部而照單接收,並以沉浸在虛妄海洋里為生命的幸福感。

2、現代人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變化:對虛擬的世界有真實感,而對真實的世界反而有很強的虛擬感。(陳默,《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的剖析》,社會科學)

對山中花無感,對手機里的圖片洋洋得意。行路山水間,未必為了融入大自然,倒很像為了掌中手機的屏幕圖片。對於社會問題與此相類。

在真實和虛擬被混淆的思維背景下,便會碎片化地接受結論,冷漠結論背後的來源及其過程。繼而,造成有「論域」而無「論題」,有「論題」而無「問題」,有「問題」而無「問題意識」的連貫性問題。

虛擬與虛妄,為「小確幸」板結為生命格局,從一個側面打下了思維的意識基礎。

圖片系轉用

「小確幸」一旦板結化,便很難裝下大格局的生命

3、在「小確幸」的生命格局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常被很大程度地功利化、工具化,彼此之間的心思和行為會變得越來越「小」。

「小」得只對小恩小惠的獲得給予瞬間的沾沾自喜,好像幸運降臨一般。然而奇怪的是,這種沾沾自喜又會瞬間消失和被忘卻。而對超出「小確幸」範圍之外的領域,很難去記憶、懷念並賦予發自內心的敬重。

因為,「小確幸」一旦板結化為生命的格局,是很難裝下大格局的東西的,也無意給大格局的東西留下位置。

所以,在「小確幸」的世界裡,一個人千萬別用「大胸懷」去尋找成就感,否則,一準是要碰壁的。

非「小確幸」未必非凡,但「小確幸」註定平庸

4、我們太容易製造一些比天還大的概念,然後把一切焦灼的社會問題都歸進去,以此找到對於社會問題的自我開脫、迴避的理由和借口,乃至於讓問題延續下去。比如「社會轉型」,就是很好地充當這個角色的概念之一。

往深里思考一下「社會轉型」,我們從來不問這樣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社會轉型?轉多久才算社會轉型?在這個概念下,哪些問題已經靜態化了而不是可以逆轉的動態化的轉型?哪些問題在轉型中本來是屬於南轅的,卻人為地轉到北轍上去了,然後我們還言之鑿鑿為可以等待的「社會轉型」?等等。

類似的概念,會持續地考驗和錘鍊人們的耐心和意志力,從青絲直到白髮。而「小確幸」基本上是不聞不問這類問題的。

圖片系轉用

5、是非有大小,分別稱為小是小非和大是大非。

「小確幸」一般對於小是小非很在意,這種在意又與無是無非的思維相毗鄰。在小是小非的和無是無非的族群里,要講清楚是與非的道理的話,無異於自己打臉,自撞南牆。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佔比是2.4%。所以,剩下的97.6%註定平庸,也是很難講清楚是與非的。這大概就是人類的客觀結構情況吧,忽略的話,能不撞牆?

而對於剩下的97.6%,只要其能夠自樂其樂,世界就是接近完美的了。

(北京西二旗2017-6-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李拿大頂 的精彩文章:

TAG:老李拿大頂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是我的小確幸!
遇見你,小確幸
小滿:大歡喜,不如小確幸
小時刻,小感悟,小確幸
因為小確喪 所以小確幸
今天的小確幸
小確幸|儘管微小,卻時刻提醒著我們擁有的幸福
一句話的小確幸
你好,色彩!你好,小確幸!
小確幸——幸福在哪裡
廚房裡的「小確幸」,我想說給你聽
分享我們的「小確幸」
得到的,都是我的小確幸
天秤座的小確幸!
小滿|大歡喜,不如小確幸
最近的小確喪和小確幸
「有一種小確幸,叫靠自己。」
那些甜蜜的小確幸,其實一直都在
你能擁有的「小確幸」
近期閨蜜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