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波士頓動力委身軟銀,專家稱跳進了火坑

波士頓動力委身軟銀,專家稱跳進了火坑

導語:但塵埃落定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終結,甚至可能是另一個重複的開始。

本文作者:張馳

雷鋒網消息,昨天軟銀集團從Google母公司Alphabet手中接過了兩家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和Schaft。自此,從去年3月份出現被出售的傳聞,到與豐田傳了近一年的緋聞,波士頓動力這家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公司的去向終於有了著落。

但塵埃落定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終結,也有可能是另一個重複的開始。

Google出售波士頓動力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出於商業化的考慮。彭博社曾報道,拉里·佩奇的一位助手曾在某會議上的發言稱,這種規模的初創企業(指波士頓動力)決不能耗費高於 30% 的資源投入到一件需要10年才能成功的事情上,必須在幾年內就開始取得收入來抵消開支。但波士頓動力對商業價值這件事也並不上心。

甚至傳言,Google希望波士頓動力開發一款簡單的由輪胎或者履帶驅動的家居機器人,但這毫無疑問違背了後者願意,因為他們本就脫胎於MIT的有足機器人研究所MIT Leg Lab,一起想開發最先進的有足機器人。

那麼軟銀就不在乎商業價值嗎?也不見得,波士頓動力或許可以借鑒軟銀收購的另一家機器人公司的經歷。

要說軟銀與機器人相關的業務始於何時,實在是很難說,因為這家軟體分銷起家後轉型做投資控制的公司,旗下公司實在太多了。

2015年6月,阿里巴巴聯合富士康向軟銀集團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SBRH)分別戰略注資約1.3億美元。根據簽署協議,阿里巴巴、富士康將分別持有其20%股份,軟銀則持有SBRH的60%股份。 在機器人業務上,SBRH也像集團公司一樣,以收購控股為多,而其中最知名的應該算是軟銀機器人公司(SoftBank Robotics Corp)。

Aldebaran的三款機器人Nao、Pepper和Romeo

在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雜誌(RBR)今年3月評選出的全球最有影響力機器人公司Top50中,軟銀機器人也名列其中。這家公司主要開發機器人,並提供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機器人產品包括Nao、Pepper和Romeo。其中最為外界知曉的也是2014年推出的Pepper人型機器人。

不過軟銀機器人的前身是被軟銀收購的Aldebaran公司,在2016年5月經改名而來。

Aldebaran此前是一家法國公司,名字的含義是「比宿五」,即金牛座最亮的主星,它開發了知名的機器人Nao,一款自主的可編程人形機器人。2010年的時候,二十台Nao在上海世博會上的群舞讓公司聲名鵲起。這款機器目前也是全球在教學與科研領域裡佔有率最高的機器人。

2012年Aldebaran以1億美元的價格被日本的軟銀電信(SoftBank Mobile,後在2015年改名為軟銀公司)收購,後者以它為基礎成立了SBRH。

有外媒報道稱,正是因為軟銀的收購,才間接促使Google在次年不甘落後地收購了波士頓動力等公司。而如今,這兩家命中注定會在一起的公司也還是修成了正果。

後來名聲大噪的Pepper機器人,其第一款原型也誕生於2012年,也差不多就是收購的時候。後來2014年6月Pepper正式發布,當時站台的除了孫正義,還有富士康的董事長郭台銘。

不過收購後的故事並不是Pepper的順利開發。

當時有偉言稱,自收購後軟銀將軟體開發都移到了自己公司內部,導致Aldebaran軟體部門團隊人員的離職,包括當時的軟體總監Chris Kilner,和軟體工程主管Cedric Gestes。

更有甚者,有員工甚至開始懷疑軟銀想榨乾Aldebaran的資源,以為Pepper服務。富士康為Pepper站台,這讓一部分人感覺到,軟銀將硬體開發的計劃透露給了富士康,而結合到此前軟體開發已經收歸軟銀,彷彿就像在將Aldebaran驅逐出產品開發流程之中。

還有流言傳出,稱軟銀想砍掉Nao,因為在開發Pepper時,它是有存在必要的,但Pepper出來後就可有可無了。

到2014年時,雙方的矛盾達到了頂峰,以至於郵件往來時的語氣也逐漸情緒化。在2014年,Aldebaran經歷了三次CTO輪換,理由可能是對Pepper的開發進程感到不滿。7月時,這家公司還裁掉了近四分之一的員工。

當時母公司軟銀與Aldebaran往往很難達成一致的原因,很可能是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後者的管理團隊失職。軟銀收購後,Aldebaran的人員也進行了快速擴張,短期內就增長到了130人,但管理者無法駕馭這種狀況。另外,當時的CEO及創始人Bruno Maisonnier對人機界面(HCI)很感興趣,而且更注重人與機器人和平共處這樣的課題,而不是人形機器人的實際用途。

直到Pepper發布前,軟銀都認為Aldebaran會成為全球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但自收購的第一天起,它就的研發就一直在燒錢,旗艦產品Nao也基本只在學校和實驗室出現,談不上普及。

上面這些與波士頓動力的狀況都十分相似。

波士頓動力的創始人Marc Raibert對商業化也不以為然,他曾表態說:「我深信,只有我們在波士頓做的事才能帶來終極的產品,我們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天馬行空。」

只是無論歸結為管理失誤、文化差異,還是或收購不當,都是一件容易的事,實際情況卻往往更複雜。一方面是無可匹敵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是無法變現的煩惱,這對任何商業公司來說都是艱難的選擇。

軟銀正在籌集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下一階段的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打造可能變為現實的業務將需要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長期的投資。」

這支基金的目標是承諾資本達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現在已有930億美元。軟銀CEO孫正義說,軟銀將通過該基金在全球範圍內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投資,從而在未來10年成為科技行業的最大投資者。或許正是這種長期投資的打算,讓波士頓動力被他囊中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網站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歡迎熱情討論,轉發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高通驍龍836或下月推出,首發機型令人意外!
一場汽車科技的盛會,所有對未來出行的暢想 | CES Asia 2017回顧
「草原上的巴哈」,你不知道的大學生全地形越野運動!
Google 的 AI 眼科醫生已進軍印度,數億糖尿病患者將因此受益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斯拉自動駕駛為何事故頻發?美專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大跌眼鏡
防守專家也有進攻威脅 戈貝爾扛起爵士大旗
來自運動專家建議:三個動作改善背部健康!
頸動脈中的「炸彈專家」
中國是否真的需要核動力隱身轟炸機?專家一席話令人頓悟
清朝最著名的機械專家,發明2種先進火器,卻被康熙帝流放千里
銀飾發黑是因為銀首飾在幫助自己的身體排毒嗎?專家給出答案
封鎖發動機技術?老專家這次強硬表態:不賣自己造
火箭降服勇士靠五大法寶 最軟內線變藍領鬥士打臉專家
先進裝備層出不窮,軍火巨頭波音、洛馬關係如何?專家說出大實話
反擊貿易戰,俄專家建議對美限售火箭發動機,馬斯克要笑出聲了
運動專家建議用三個動作改善背部健康
為啥俄羅斯動不動就派轟炸機繞日本轉?專家一語道破其中奧秘!
俄專家打臉自家核動力導彈:導航不行飛多遠都沒用
美學者鼓動售台進攻性武器 中國軍事專家:不會改變兩岸實力對比,反而使台灣深陷危機
波士頓的機器狗又更新了,專家甚至擔心它將取代人類
瑞士專家開發新演算法,助力無人機在鬧市飛行
跑渣還是跑神?戶外運動專家毅道體育要為跑者評估戰鬥力
俄羅斯專家牛皮吹破:出售先進武器被中國意外拒絕 場面尷尬
俄羅斯重提核動力巡航導彈,軍事專家表示:就是個會飛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