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神的預言:侯君集為什麼要參與太子李承乾的謀反?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計劃泄露。唐太宗將李承乾廢為庶人併流放偏遠地區,參與李承乾謀反計劃的成員除了少數事前便主動自首的人外全部按律處死。而在這些被處死的人中,最令後世惋惜的便是侯君集。
侯君集早年隨李世民征戰四方,貞觀時期更是在軍事、行政等多個領域頗有建樹,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隱退之後,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侯君集將成為李靖的接班人,從而「出將入相」、位極人臣。
既然如此,侯君集為什麼會在前途大好的情況下參加李承乾的謀反計劃,最終落得個悲慘的結局呢?
侯君集
貞觀十四年(640年)的高昌之戰是「軍神」李靖隱退之後,唐太宗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對外用兵。因此誰能成為這場大戰的總指揮,誰就能成為李靖之後的大唐軍方第一代表。而唐太宗最終任命侯君集為高昌之戰的總指揮,可見唐太宗對其的信任和期望。
高昌古城
而侯君集也不孚眾望,取得了高昌之戰的大勝,並實現了唐太宗藉此戰震懾西突厥的戰略目的。因此侯君集覺得自己班師回京之後肯定是風光無限,唐太宗也會對他更加重用。如此一來,侯君集就可以出任宰相,與皇家大姓聯姻,從而走上人生巔峰。
但沒想到的是回京後不久,侯君集在高昌之戰中私自處罰無辜之人、將高昌國庫珍寶據為己有、縱容部下搶掠財物等等劣跡都揭發出來,因此被抓捕入獄。雖然唐太宗看在侯君集立有大功的份上將其無罪釋放並繼續重用,但進一步高升的事算是沒戲了。
侯君集在高昌之戰中的劣跡都是查有實據的,唐太宗的處理已經是相當寬容了。可侯君集卻覺得唐太宗根本就不應該因為這些「小事」處理自己,對唐太宗極為不滿。後來侯君集甚至還半開玩笑地勸凌煙閣功臣張亮謀反,但唐太宗覺得這只是侯君集發幾句牢騷而已,沒有追究。
張亮
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是太子李承乾的親信,當時太子地位已經嚴重動搖的李承乾便通過賀蘭楚石拉侯君集入伙。而侯君集覺得自己在唐太宗時代已經沒什麼發展前途了,也決定押寶在太子李承乾的身上,最終導致他走向了身死族滅的悲慘結局。
有意思的是,「大唐軍神」李靖當年在教侯君集兵法的時候就評價侯君集此人是太不知足,很有可能會謀反……


※怪不得寄希望於女人:獲得世乒賽女團冠軍的國家
※長孫無忌、褚遂良真的是因為「亂倫」才反對武則天做皇后的嗎?
※足球場上的風雲興衰:代表兩個以上國家參加世界盃的球員
※真的是因為愛情嗎:唐高宗為什麼一定要立武則天為皇后?
TAG:鬼說歷史 |
※李承乾為什麼要謀反,要知道,他可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
※作為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已經當上大唐太子,為何還要謀反?
※朱元璋的親侄子血戰洪都的朱文正,為何勾結張士誠謀反
※畢真為什麼要和朱宸濠謀反?
※侯君集與李靖的差距到底在哪?告李靖謀反,反被李世民誅殺
※若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標不死,朱棣還會起兵謀反當皇帝嗎?
※燕王朱棣謀反?自古薄涼帝王家,看看朱允文是怎麼對待自己親叔叔的
※朱元璋的兒子朱棡真的意圖謀反嗎?或許只是朱棣的一家之言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琅琊榜》梁帝是真的相信祈王和赤焰軍謀反嗎?
※話說李承乾明明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大唐太子,為何還要冒險謀反?
※李恪為什麼謀反?
※劉邦:功臣們在議論什麼?張良:商議謀反!
※淮南王劉安,才子王爺的謀反,簡直可以寫就一本精彩小說
※靖康之恥後,宋徽宗的兒子和女婿為謀求富貴,竟誣告老子謀反
※安祿山兵強馬壯,為何甘做奸相李林甫的小弟,在其死後才敢謀反?
※李承乾已經是大唐太子,為何還要冒險謀反?原來都是溺愛惹的禍
※李承乾都當太子了,為什麼還要逼宮謀反?李世民年輕時的秘密被說出
※延禧攻略:皇后和令妃偃旗息鼓十年,卻因袁春望挑唆與和親王謀反
※大唐功臣侯君集,簡直是越讀書越蠢的代表,連謀反都選個笨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