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曠野嗎哪:青年耶穌

曠野嗎哪:青年耶穌

青年耶穌

點擊下列播放按鈕直接收聽

(可以按收聽需要,左右拉動綠色的進度條調節進度。重按一次播放按鈕,即可暫停。)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2-25節

4:12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

4:13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裡。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

4:14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

4:15說: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4:16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

4: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4:18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

4: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4:20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

4:21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

4:22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

4:23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里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4:24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

4:25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著他。

金句

約翰福音10章7、9節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

2017年6月11日靈修短文

摘自考門夫人《黑門山路》

拿撒勒的青年

拿撒勒的青年真俊逸,氣質清新如朝露一般,像微風甦醒橄欖樹。他的恩言流露著青春的氣息,深入我心。他那勇敢、熱切的言語吸引我跟隨他。我納悶為什麼,直到迷濛的山巔,映出盈盈閃爍的星光。人們傳說著奇妙的見聞,他走向一個生來瞎眼的乞丐,我不知道,有人說他們仍然認為他是王,即使他被人釘十字架殺了。

沒有任何事情曾經讓我躺在床上如此安靜地想過,他曾說:凡自己謙卑像個小孩子,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他笑的時候,眼睛仍然帶著獅子般的威嚴。他勇敢年輕的心,像悲歌一樣的破碎。如果歲月能倒流,他仍像當時,我還是會再次跟隨他。

年輕的基督,我們敬拜你。

我們靠自己無法應付我們的需求,

我們盼望能立足在你這磐石上。

海浪衝擊過的岩石長滿了青苔,

我們的腳無法站立其上。

我們需要萬古的磐石。

你是真神,你忍受一切痛苦,

為要親近我們,使我們重新得力。

英勇的基督,

當戰爭和苦難如澎湃的浪濤洶湧時,

請把我們的生命安放在你強健的手中,

也求你把我們塑造成為聖潔完美的器皿,

使你的形象彰顯在我們身上,

阿門。

今天我們思想《青年耶穌》這個題目。

當主耶穌在加利利的各會堂傳道,祂的教訓帶著權柄,讓人震憾。祂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祂的名聲很快的就傳遍了周圍地方。

有一天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祂,要聽神的道。革尼撒勒湖,就是「加利利海」,長十三英哩,寬九英哩。「革尼撒勒」是它的古名,因為在加利利省的境內,所以也叫「加利利海」。在岸邊上因為有一座新建的城,是以當時的羅馬皇帝提比留的名字命名為提比哩亞城,所以又叫「提比哩亞海」。

耶穌站在湖邊,眾人擁擠著祂,要聽神的道。馬可福音3章9節記載:「祂因為人多,就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著,免得眾人擁擠祂。」

根據路加福音5章2-3節路加的記載:「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

路加福音5章4節,經文記載:「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耶穌吩咐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然後下網打魚。彼得說什麼呢?路加福音5章5節記載:「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彼得告訴耶穌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換句話說,當時的加利利漁夫是在夜間打魚,而且可能是在比較淺的水域下網。耶穌的要求,顯然違背當時打魚的人的習慣,彼得一定心想:「哪有人在大白天把船開到水深處下網的呢?」何況當時的船沒有別的動力,只能靠划槳,很辛苦。要把船開到「水深之處」,要劃好遠、好久。

馬可福音6章46節的經文裡面曾經提到:「因風不順,搖櫓甚苦」。馬可福音是由彼得口述,馬可筆錄。當時「搖櫓」的是誰呢?一定就是彼得,因為那是彼得的船。耶穌要彼得「把船開到水深處下網」,彼得才把網洗好,現在又要下網,萬一像昨晚一樣,沒打著什麼,豈不白忙一場!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彼得對耶穌說:「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怎麼知道彼得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呢?因為當耶穌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的時候,那個「網」的原文是多數的。而彼得說:「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的這個「網」卻是單數的。路加福音5章6節提到:「他們下了網。」這個「網」也是單數的。換句話說,彼得和安得烈只下了一個網。

結果「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英文聖經這麼繙譯:「他們的網開始裂開了。」想不到,那一網圈住的魚多到一個地步,快把網給撐破了!彼得一看到這個情形,趕緊招呼另外一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往下沉了。

彼得看見這種情形,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

為什麼彼得講這話呢?因為之前主耶穌呼召過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他們曾經跟隨過耶穌。甚至安得烈和約翰,還曾經和耶穌同住過。以後,安得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就領他哥哥去見耶穌。接下來,我們都很熟悉了,耶穌看著西門,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幾法。」「幾法」是亞蘭語,繙成希臘文就是彼得。耶穌第一次遇見西門,就給他改了名字,叫「彼得」。

但是他們沒有信心跟隨到底,跟了一會兒就跑回去「重操舊業」去了。而現在眼看這一網打上來滿滿兩船的魚。彼得和跟他在一起的人,包括安得烈、雅各和約翰,看見一這網所打的魚,都十分吃驚。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情形,明顯這是一個神跡。

當下彼得說:「主啊!離開我。」好像當年雅各在曠野夢見天梯,醒來的時候,他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然不知道!」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可以參看創世記28章16-17節。

彼得不是說:「主啊,真好,你就留在我船上吧,既然你這麼靈驗,我就天天靠你發財了。」不是的!彼得「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彼得發現眼前這位夫子不是別人,乃是神的兒子。彼得想到的是,祂是主,祂萬事都能做,而我卻不信,跟隨祂跟到一半又遲疑了。糟了,現在祂必定想起我的罪來,這該怎麼才好呢?彼得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耶穌所行的神跡震懾了彼得的心,彼得剛才的自負和輕慢瞬間消失。他所見的遠超過他過去的經驗,他親眼見證耶穌講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

路加福音5章10節,經文記載:「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這是一個「在職的呼召」,不但是給彼得,也是給安得烈,還有他們的夥伴雅各和約翰。雖然他們都是漁夫,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主驗中了他們,對他們另有安排,另有帶領。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耶穌要他們放下打魚的事業,來參與為祂得人的事業。從過去的「個別交通」,到現在的「一起同工」。從做自己的事,到參與做創造天地的神要他們做的事。這是主耶穌給他們的機會,也是給他們的應許,青年耶穌呼召青年。

之前他們作耶穌的門徒,觀察耶穌,看耶穌所做的,但是並沒有離開自己的工作。而現在呢?路加福音5章11節,路加說:「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按照馬太和馬可的記載,彼得和安得烈聽見耶穌的呼召,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祂。」而雅各和約翰「就把父親西庇太,和僱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

這四個熱血青年,作了最明智的決定,一起跟從了主。他們放下了對自己人生的規劃,選擇進入神為他們設計的人生藍圖。

1850年,美國加州掀起了一陣淘金熱(Gold Rush),一位二十歲的德國裔猶太移民李維?史特勞斯(Levi Straus)也跟著人潮從紐約到加州去碰運氣。

1853年,他到了舊金山。他原先的構想是把制帳棚的帆布從東部運到西部,賣給那些淘金的工人,趁機賺點錢。哪裡知道,乏人問津,沒有人要買。李維成天對著這些賣不出去的帆布發愁。後來,他就把這些賣不出去的帆布,隨便裁成幾條長褲。他想,美國西部這些牛仔正需要耐磨的布料,這些帆布不是正好派上用場嗎?結果,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些用耐磨的帆布做的褲子,賣得特別好。穿的人管這種長褲就叫Levi。

後來李維在加州開了公司,一位很能幹的裁縫師父,叫雅各?戴維斯加入了他的工作行列,專門生產牛仔褲。經過研究改良,使得牛仔褲禁久耐磨、不縮不變,很快就打響了名號。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越爛、越破的牛仔褲越有人要。年輕人尤其愛穿。

據說,現在每年至少在世界一百六十個國家,兩億以上的成衣褲是Levis的。誰會想到,這麼大的企業和市場,是當年一位走投無路的年輕小夥子,「變通」出來的呢?如果當年這位年輕小夥子李維,缺少這樣的眼光,看不出新的用途,仍然執意要賣他帆布,恐怕他一生就是窮困潦倒。

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跨出了信心的一步,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依從耶穌的吩咐下網打魚,一網打上兩船魚的神跡,魚裝在兩隻船上滿到不能再滿。他們當時都很年輕,只是很普通的人,不過是官府眼中「沒有學問的小民」。他們各有各的性格,主說:「來跟從我!我要使用你們來得人。」當我們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的時候,我們整個人生就開始有了改變。我仍是我,但我已非我。

「基督徒」就是基督的「門徒」。「門徒」就意味著「可以被塑造」。我們不是只是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還要接受祂我生命中的主權,祂不但是我的救主,祂也是我生命的主,我一生要順服祂、要跟隨祂、要效法祂。「門徒」又好比「門生」,跟著自己的夫子,立志要像他。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的道」,祂生命的核心就是永遠純凈的道。

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史賓塞,有一次說:「這世界唯一的絕對,就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很多人一廂情願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不可以,因為人是神按著自己的形像造的,神的道德本性,就是人的倫理基礎。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典範,就是人應當效法的榜樣和向著直奔的標竿。耶穌基督做我們的救主。以賽亞書28章16節,神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主已經勝了世界,祂呼召我們來跟隨祂。祂不但救了我們,還要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訓練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屬世的私慾,在今世過著自律、公義、敬虔的生活。

主耶穌要我們做的,都是祂親自示範過的。約翰福音14章12節,祂說:「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

馬太福音28章20節,主又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今天很多世俗的工作,我們不做,也有很多人搶著去做。唐崇榮牧師有一次在他的講道里說:「彼得在天上回頭看見,加利利海還有許多漁夫,跟過去他在打魚的時候一樣。他的漁船早就不在了,但是他再往周圍一頭一看,在天上有千千萬萬因為他順服主的呼召,傳福音得救的人,他們永永遠遠與神同在在天上。」

孫大中想像這些人上前謝謝彼得,說:「彼得,謝謝你,沒有戀棧你的魚網、魚船,沒有捨不得你那幾條魚。沒有跑到他施去躲避呼召,你至終跟從主了,作了得人漁夫,我們因為聽到你傳的福音得救了。」

青年人,你有理想,很好,比沒有理想的青年更好。但你要知道神所為你所定的,遠遠超過你自己的理想。當你順服神的呼召,完成祂所交付給你的使命,你這一生才沒有虛度。願主賜我們屬天的智慧,使我們懂得在暫時中間抓住永恆。

請我們一起禱告:

「主啊,感謝你應許賜下豐盛的生命。你說:信你的人從他的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我為我們中間許多思考自己前途的青年禱告,主啊,透過今天的信息,求你幫助他們明白,青年的偉大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在你的手中將要變成什麼。主啊,你知道我們的遲疑和小信,當你復活顯現的時候,在加利利海邊,再一次對彼得說,「你跟從我罷!」你知道我們容易看別人,跟人比較,而沒有專心仰望你、專心跟隨你。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叫我們不偏離你,願我們所做的都是在你的旨意中,被你所悅納。賜福這個時代的青年,興起他們成為榮耀你的大軍。我們中間若有軟弱、灰心的肢體,求你用你的道堅固他們,用你的聖手扶持他們。禱告祈求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本集歌曲:

真美好

真美好 真美好

主耶穌 真美好

因他使我生命 成為美好

溫柔地引導我 使我眼能看見

因他是我生命 成為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友知音 的精彩文章:

你天生就有對付慢性病的能力!
曠野嗎哪:最有效的治療
可惜不是你,但相信終會遇見你
歡迎索取最新福音單張「耶穌你是誰」
如何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上)

TAG:良友知音 |

您可能感興趣

曠野嗎哪-神必聽見
《花千骨》的曠野天,竟是《愛情公寓》中的他?網友:怪我眼瞎!
《愛情公寓》里的他,竟是《花千骨》里的曠野天!粉絲:差距太大
任天堂《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原聲帶來了!
新老都有份!中文版《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來了
曠野嗎哪-靈命漸長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兩周年!官方慶賀剪輯欣賞
曠野石緣——尋找來自星星的你
這還不玩爆?《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今早9點更新中文
泰戈爾: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天空
曠野嗎哪-記念主的受苦
《花千骨》的曠野天,竟還演過這部「雷劇」,網友:迷途知返就行
發售一周年,任天堂放出《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賀圖
本周新遊戲:終於等到中文的《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了
國外72歲玩家通關《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E3:《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續篇受《荒野大鏢客2》啟發
17種玩法讓《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再玩100小時!
GBC上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你見過嗎?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文化了 這翻譯少女感十足
十八歲的曠野(現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