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舉:正規嚴肅的科舉考試竟然被宋太祖玩壞了

科舉:正規嚴肅的科舉考試竟然被宋太祖玩壞了

  科舉自隋朝出現以來,一直都是古代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只要是治世明君必然對科舉非常的重視。不過,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會有幾個「異類」出來搗亂,宋太祖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宋太祖對於科舉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在宋朝立國之前,五代十國連年戰亂的局面就是因為武夫亂國造成的。所以,在宋太祖奪取天下之後,便採取揚文抑武的方法,恢復隋唐舊制,開科取士,同時提高文官的權利。即使這樣,宋太祖依然在科舉中做了不少奇葩事。

宋太祖宋太祖

  宋太祖通過武力建國,雖然極力想要向文人靠近,不過依然無法擺脫自己的武夫性格。所以,宋太祖在殿試的時候,更加欣賞那種下手快的人,當時他就規定,參加殿試的考生,都要完成三個題目,誰最先交卷即為狀元。這樣的選士方法也是聞所未聞,當時寫字快的人在殿試中會有更大的優勢,至於學識能力,反而變成了次要因素。

  根據答題速度來選拔人才固然荒謬,可是這裡還有一件更加奇葩的事情。開寶八年這一年的科舉殿試中,宋太宗同時遇到了兩個答題都非常快的人,王嗣宗和陳識。更巧合的是,這倆人竟然同時完成,同時交卷。遇到這種情況,宋太祖就犯難了,一樣快到底該選誰呢?總不能倆人都是狀元吧。思前想後,宋太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讓兩個考生在朝堂上打一架,誰贏了誰就是狀元。結果,王嗣宗摔倒了陳識,中了狀元,王嗣宗因而被人戲稱「手搏狀元」。好好的一次科舉考試竟然變成了「摔跤大會」,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過誰讓宋太祖是皇帝呢,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科舉科舉

  到了宋太宗時期,依然遵循太祖舊制,短則一年,長則三年舉行一次考試,依然以出手快為取捨標準。「太宗時試進士,每以先進卷者為第一」。從呂蒙正,到後來的胡旦、蘇易簡、陳堯叟等,個個都是才思敏捷的「快槍手」,題目拿起就能動手,文如泉涌,一揮而就,皆因搶先交捲成了狀元。

  在宋太祖的手中,嚴肅的科舉完全變了樣子,莫名的多了一絲搞笑的氣氛。也許宋太祖的初衷是選拔才思敏捷的人,結果卻完全跑偏了,天下的學子都將精力放在如何更快答題上,對答案是否正確卻不甚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萬曆皇帝:最執著大臣和最懶惰皇帝之間的奇葩「戰爭」
軍閥:《白鹿原》里的劉瞎子和鎮嵩軍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存在?
納粹集中營:別人避之不及他卻自願前往 他被稱為最勇敢的人
國際兒童節:又要過兒童節了 可你知道它的歷史背景嗎?
冷戰:一堵罪惡的柏林牆 生生隔絕了兩個世界!

TAG:互動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最幽默的大才子:科舉考試時,因文章太奇葩被取消資格!
明朝最幽默的大才子:科舉考試時,因文章太奇葩被取消資格
隋朝科舉考試真是你想的那樣嗎?揭開隋文帝創辦科舉隱藏的目的!
古代的科舉考試都考了些啥?
從「考試」到「科舉」,科舉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歷史上最後廢科舉的並不是中國而是越南,科舉考試還需要考數學
詩仙李白為何沒有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
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考試中唐太宗最愛乾的事兒就是巡查考場
古代最嚴肅的科舉考試,有時比演戲還熱鬧!
清代石門縣的科舉考試
清朝對科舉考試作弊處罰有多嚴厲?正一品主考官都斬首示眾!
考試的魅力:為什麼說科舉制直接促進了唐朝的詩歌繁榮?
科舉考試閱卷如何確保公平公正,優秀的考生會被埋沒嗎?
雍正即位後的科舉考試,副主考李紱發現有人作弊,為何去求李衛?
古代科舉考試的奇葩事兒:有不懂裝懂的考官,也有命運悲催的考生
宋朝趣聞:皇子偷偷參加科舉考試竟得了狀元
改變魯迅性格的一場科舉考試
唐代科舉考什麼?考試內容和皇帝的態度對唐詩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難怪古代科舉考試那麼難,看看清朝科舉的五大條件,登天還難
荒唐 當朝宰相致使科舉考試零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