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這首《沁園春·恨》,心中得有多大的恨才寫得出
鄭板橋是清朝康雍乾時期的著名文人、畫家,以嫉惡如仇、嬉笑怒罵聞名於世,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他的一生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43歲中進士前,潦倒落魄,識盡人間冷暖;第二個階段是43歲到60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第三個階段是60歲辭官後,以賣畫為生,醉心書畫。
他因為民請命得罪上司,憤而辭職,對黑暗現實體會頗深,始終保持赤子之心和文人本色。鄭板橋對社會的不滿主要是兩方面,一時乾隆朝的政治腐化,二是士人階層的品行墮落。
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而這首詞堪稱他的癲狂宣言:
《沁園春·恨》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
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鉗恨口,不許長嘆一兩聲?顛狂甚,取烏絲百幅,細寫凄清。
這是一首叛逆之詞,首三句接連否定文人的雅趣,狂態盡顯。接著砍掉桃樹、煮熟鸚鵡、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一腔怨火噴薄而出。
上片的結尾運用了一個典故,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中有一個落魄書生滎陽鄭生遭人陷害,靠幫人唱喪歌糊口,鄭板橋在此處引用,意思是說賣藝求生是我們老鄭家的光榮傳統。
下半片依然是自嘲加狂放,生就貧賤骨相,習慣落魄打扮,年年破巷,夜夜孤燈,既然老天如此嫌棄我,難道還「不許長嘆一兩聲?」不平而鳴,且讓我再畫幾幅,一解心中悶氣。
仔細品味這首詞,不難看出鄭板橋的個性,雖一介寒士,但高傲如故,在這一點上,他和明朝的唐伯虎有相似之處,狂放不羈,笑傲王侯,是這天地間「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


※誰說古代女子都矜持保守?這位唐朝妹子的大膽舉動讓人臉紅
※他是李牧之孫,曾教韓信智取燕國,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好可愛的項羽,一次就給我們貢獻了兩個成語,沿用至今
※讀古詩學典故,看看古代女人是怎麼思念丈夫的
※當靖康之變時,誰還記得章惇曾說過「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TAG:沉香藝文志 |
※畫得最好的竹子都在這裡,別只知道鄭板橋!
※《甄嬛傳》中傻傻的慎郡王,想不到卻是歷史中鄭板橋的忘年交,清朝的大才子
※鄭板橋一首寫雪的古詩有點像打油詩,但其中凄冷的境界卻很是精彩
※人人都說鄭板橋的竹子畫得好,到底好在哪裡?
※鄭板橋的竹子為什麼畫得好?原來有這個秘密!
※鄭板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鄭板橋給富翁寫了首祝壽詩,開頭連用三奈何,最後的反轉太經典
※胸無成竹,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居然這麼可愛
※鄭板橋寫對聯諷刺貪心老闆,看客都說,這對聯的字寫的太好了
※鄭板橋寫的這塊碑,比春風十里如何
※鄭板橋寫的這塊碑,比春風十里如何?
※大才子鄭板橋居然上了大當!原因居然只是有一個特殊的嗜好
※一首《山中雪後》,看鄭板橋的清高堅韌和潔身自好
※鄭板橋的竹子,董壽平的竹子,高克恭的竹子,你更喜歡哪一個?
※為什麼人人都說鄭板橋的竹子畫得好?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的來歷
※鄭板橋的竹子畫那麼好,是用了這些方法!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鄭板橋,靠賣畫為生,竟然能娶到這麼多妻子?
※鄭板橋的小楷,竟然這麼瀟洒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進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