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新成功率僅5%、都在做無用功?兩大衛視研發負責人揭秘原創節目創新機制

創新成功率僅5%、都在做無用功?兩大衛視研發負責人揭秘原創節目創新機制

看電視

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主任羅昕,東方娛樂副總經理、東方衛視研發總監任靜,揭衛視研發機制、國內原創節目現狀及中國節目模式的未來發展走向。

文 | 姜宇佳

隨著國內政策對海外模式引進的收緊及原創節目的蓬勃發展,節目研發作為電視工業中的關鍵環節,愈發得到各大衛視和節目製作公司的重視。

越來越多的衛視,專門針對電視節目模式的開發和創意生產而設置了研發中心,從平台內部和外部力量中吸取優質的創新節目方案,通過層層篩選、加工孵化,使其成為成熟的節目模式,並製作、播出。

衛視研發中心的工作機制究竟是怎樣的?「限模令」後國內原創節目發展狀況如何?在今日的「中國模式日」間隙,「有點兒內容」對話了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主任羅昕,東方娛樂副總經理、東方衛視研發總監任靜,從兩大衛視的原創節目研發現狀,探討原創節目的未來發展走向。

一線衛視加大節目研發力度

研發中心新老結合、從業經歷各異

處於國內綜藝節目生產和播出頭部陣營的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在節目研發上的投入力度都不小。

湖南衛視2006年便成立了創新研發中心,每年在內部舉辦創新招標大會,以往這一中心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激發內部創新,而隨著近兩年來湖南衛視與外部力量合作的開放,研發中心同時接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創意方案的投標,社會化公司的提案也成為創意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心每個月都會受到二三十份外部公司的提案。

去年年底,羅昕從工作了17年《快樂大本營》節目團隊調至創新研發中心,由節目製作人轉型為研發部門主任。她透露,台里看到《快樂大本營》17年來始終作為一個創新小基地、持續對節目內容進行大小創新,因此希望將「大本營」的創新經驗延伸到整個平台,帶動整個平台創新氛圍的提升,讓湖南衛視也作為大的創新試驗田。

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主任 羅昕

和國內大多衛視一樣,湖南衛視的創新研發中心成員也大多來自於電視製作一線,其中有十餘人都是擁有超過十年電視製作經驗的資深導演。此外,中心還加大了納新的力度,時隔多年後進入高校招聘,「我們希望新老結合,研發一方面要有經驗的投入,另一方面也一定要有新鮮的血液,這樣才能產生出更多更好更新的東西。」

東方娛樂/東方衛視節目研發中心目前擁有30多人,其中10餘人專職進行節目研發,還有從事研發、樣片拍攝的導演團隊。研發中心既包括導演出身、靈感豐富、樂於嘗試各式節目創意和方案的人,也有學習節目研發和項目管理出身的,在研發和執行上嚴謹、專業。研發總監任靜形容為,「有兩種世界觀、價值觀完全不同的兩波人在一起工作。」

研發機制和體系逐漸完善

經費不設上限,成功幾率僅5%但「無用功」必須做

作為最早引進國外模式平台之一的東方衛視,在海外模式在國內繁榮發展的幾年裡,成就了多檔爆款節目在中國的落地,也因此,東方衛視被業界視作引進模式最多、最擅長操刀國際化模式中國版的衛視之一。而近兩年,東方衛視快速調整方向,加大了原創節目的研發和創作力度,研發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這一任務。

任靜告訴「有點兒內容」,東方衛視可以說是目前在研發上投入力量和資金最大的一個平台,「李總(東方衛視總監李勇)大概在兩年前就說,研發經費、樣片拍攝經費都沒有上限,你要多少我給你多少,也不考核工作量,哪怕交學費也要讓我們研發。

東方娛樂副總經理、東方衛視研發總監 任靜

她介紹,如今東方衛視節目研發中心已經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備而嚴謹的研發體系,從紙質模式開始,到審核小組的嚴格評判,再到模式的進一步孵化,樣片拍攝直至最終成型。

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同樣設有一套創意提案孵化、實踐的機制,羅昕透露,在收集來自平台內外的提案後,中心會與提案的團隊、國內外專家共同進行模式的推演。而且,湖南衛視深度參與到模式孵化的過程中來,即便是對於社會化公司的提案,也要共同推進研發和製作。

同時,湖南衛視還與海外經驗深厚、競爭力較強的幾家模式公司達成了合作,每個月都會就一些好的創意提案共同進行模式推演。

對於節目研發,東方衛視內部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三人行」的計劃。這一計劃是指無論身處任何崗位,只要三個人或以上組成的團隊提交的創意得到認可後,就可以跳脫出原來的工作,專門從事這一節目模式的研發。從對研發人員的特殊待遇中,便可看出平台對於這一鏈條的重視程度。

通過審核小組的考核進入孵化環節後,研發中心會派出專門的研發經理,輔助這一創意進化為具有完整架構的模式,而後進入樣片流程。無論最終能否上檔播出,都要經歷這樣的樣片實拍程序。

任靜透露,2017年就已有50多個進入孵化狀態,但僅十分之一能夠孵化成功、上檔,其他的都會廢棄,「去年我們做過一個歷史節目,創意非常好,樣片都拍了,就是模式整體架構不夠完善,所以我們後來繼續孵化、不要上檔。」

從結果導向來看,從紙模到孵化、樣片拍攝的這一繁雜過程都成了「無用功」,但在任靜看來,這一過程是十分必要的,「研發一定要做好,雖然只有5%的成功幾率,但你要為這5%付出200%的努力,忍受所有的失敗。國外很多研發人員每天做得無用功,必須要接受這件事,只有5%的可能性真正上檔。」

而經過這一整套流程最終成功上檔的典型案例就是《天籟之戰》。任靜介紹,這檔節目在戛納電視節上已經被三個國家預定,其中越南明確引進,目前已經完成了寶典的製作,未來還要作為飛行製作人為國外的落地進行指導。這是東方衛視第一次製作原創節目寶典,任靜透露,也是全國第一個自己寫成節目寶典的案例。

原創節目雖達不到模式但也小有成績

國內心態仍浮躁,三個月產生爆款模式不太可能

去年,廣電總局「限模令」的發布無疑加快了國內自主原創的步伐,而另一邊,國際市場爆款模式難覓,優質模式幾乎被國內引進一空,能直接引進的海外模式快要絕跡。「大多數模式也還是要改的,不能直接用,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做呢」,任靜直言。

因此,近兩年來原創節目在國內的發展速度飛快,以往高度依賴國際模式的電視人轉而全面發力原創,對此業界出現了不少擔憂和質疑的聲音。昨天的論壇上,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就認為,目前出現的新節目或是模仿國外、與國外模式方合作,或是自主研發但無法稱之為模式,「離真正的模式創新距離還非常遠。」

出任創新研發中心主任半年的羅昕承認,中心收到的很多提案的確不夠完善,大多數尚未達到成為「模式」、可複製銷售的終極目標,中國的原創節目現在離這一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現在有了支持原創生長的土壤。

而且,「原創節目在中國發展得很快,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我們在借鑒別人的基礎上慢慢學會自己創造一些東西,如果能夠有中國的特色,還有代表中國大多數人的文化基礎,這是很好的事情。」

任靜也對國內的原創現狀持積極態度,國內進入全面自主研發期也就是一兩年,但從前的研發「門外漢」如今已經在原創節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跟海外的人平起平坐地討論節目了,他們也都覺得我們做得好棒。從兩年前,我們才開始慢慢摸索研發,路還遠著呢,再有一年左右,我們這套體系和整個流程就會理清楚,初步完成了研發學習的過程。」

東方娛樂副總經理、東方衛視研發總監 任靜(左)

在她看來,每個國家的電視節目研發都有自己的長項,歐美擅長選秀類節目,韓國長於戶外真人秀,而中國其實也有自己的特長,比如文化產品、互聯網化的內容等等,而且,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很強。「不要對自己那麼沒自信」,任靜笑說,她看好明後年都會是原創節目的爆發期,甚至中國電視人或許會生產出新的爆款出來。

通過海外模式的引進,中國電視人用幾年時間掌握了科學的電視工業化製作流程,從小作坊式生產升級到大集團軍作戰,而模式研發的成熟,同樣需要一個過程。

羅昕認為,這一定是個厚積薄發的創造歷程,不能急功近利。「中國市場心態還是比較浮躁的,在海外,一個模式的研發和創造一般以兩年為一個周期,但中國都想在三個月或者半年之內就有一個爆款的模式,這個不太可能。」

而且,爆款是無法預測的,「如果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是爆款,肯定就不是爆款。所有的爆款出現,肯定是意料之外的成功。創新是99%的失敗才會有一次的成功,如果百分之百都成功就根本不叫創新,就是有試錯的過程。」

平台方的研發優勢是更強的試錯能力

湖南衛視或設置試播帶,「新」是最高標準

東方衛視在六大傳統優勢類別里深耕

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這兩家目前在衛視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平台,不約而同地聚焦節目研發,在原創節目上發力。

而與他們共同在綜藝市場展開競爭的還有眾多社會化節目製作公司,在羅昕看來,衛視平台方在研發上的優勢是比製作公司更具備試錯的能力,「因為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時段來進行開拓。我們未來計劃嘗試試播帶,把新的內容放在我們試播帶裡面,讓更多新的好的東西在這個平台上展示。這中間藉助湖南衛視本體的影響力,我相信很多小火苗一樣的好項目,可以助它一臂之力,讓它燃起熊熊大火,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製作公司能夠跟湖南衛視合作的原因。」

羅昕為模式大賽獲獎選手頒獎

任靜認為,較早引進模式、研發原創節目,是東方衛視節目研發上的一大優勢。而且,過年兩年中,東方衛視不斷摸索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發流程,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從紙模到孵化、到樣片、到上檔的完備體系。《天籟之戰》已通過這套體系最終完成了寶典的製作,這讓她對國內原創節目的未來發展更為樂觀。

在原創項目的選擇上,任靜介紹,東方衛視形成了方向、類別、模式、製作幾大選擇標準。

戶外真人秀、喜劇、脫口秀、生活服務類、觀察類、歌舞才藝類是東方衛視六大傳統優勢類別,新的原創節目也會在六大體系里繼續拓展、深耕。今年,《詩書中華》又讓文化類節目加入到這一體系中,成為第七大品類。此外,還要考量廣告客戶的傾向、模式的創新性等因素。她透露,研發中心內部有一套明確的參照體系,對新節目進行考量。

一向在創新性上有較高追求的湖南衛視,在原創節目的評判中也將「新」作為重要因素。「百好不如一新。」羅昕表示,對於湖南衛視而言,「新」是節目研發的最高標準,這種新,包括新的領域、新的題材、新的表現形式等等,「起碼告訴我們設計裡面有新的東西」。

但她強調,強調對過往節目的突破和創新,並非「為了尋求不一樣而不一樣」,所謂「不一樣」,需要是原生態的、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有點兒內容」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有點兒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視 的精彩文章:

100檔網綜中僅2檔能突圍?網綜招商也顯疲態?現象級網綜締造者解讀行業
年中就狂歡!浙江衛視品牌升級,用最嗨盛典燃爆今夏!
音樂召喚師取代傳統評委,李健羅志祥陳粒與快男選手「生死與共」

TAG:看電視 |

您可能感興趣

最新研究成果:揭秘憶阻器內部工作機制!
創造歷史!揭秘《復聯3》中IMAX攝影機開創性的使用
「新大頭」大電影3主創揭秘幕後故事
《揭秘計劃》再獲殊榮 唯晶科技獲選年度最佳創新公司
最新原創主角大揭秘!全能彈藥、高冷靈蝶降臨妖尾世界
賓士首款在線升級人機系統、智能數字大燈亮相CES,研發負責人揭秘創新體系
參仙源:揭秘「人蔘的功效與作用」
屏內才是終途 手機指紋識別技術大揭秘
戰地1啟示錄更新內容,大鎚工作室人事變動,彩六爆發任務編導揭秘
頸紋形成的4大原因大揭秘,對症效果才會好
出道舞台前輩級節目製作核心大揭秘,用養成真人秀的心態和棚內節目談戀愛
整形心理大揭秘,成功變美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揭秘北京8分鐘智能機器人表演技術難點 哪裡製造怎麼完成
手機隱藏功能大揭秘
「解剖圖」展原創科技 卡薩帝空調揭秘行業只能「半仿」內因
揭秘全球新晉藝術項目
揭秘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的三大要素,離不開它們仨!
揭秘MWC上震撼世界的柔性屏:維信諾的創新會驅動行業變革嗎?
10大疑團全揭秘,再看《暴裂無聲》 原創
揭秘大潤發被阿里收購的真正原因!大潤發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大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