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都很關注的一個問題,父母也是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孩子教育也是要有正確的方法的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裡,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於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發展的過程,發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愛的氛圍。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種什麼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
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TAG:悅兒菇涼 |
※想讓孩子變好?媽媽要注意,這幾種行為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愛撒謊沒你想的可怕,怕的是你的行為不改變!
※孩子這樣的行為一定要趁早制止,要不以後養成就很難改變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問題的根源,家長變孩子變
※父母這3種行為嚴重摧毀孩子自尊心,不想孩子自卑傍身,快改
※是什麼行為鑄就了孩子的悲劇?作為父母的你其實已意識到,卻無法自拔!
※爸媽的這2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比打罵還要嚴重,父母要勇於改正!
※應找什麼樣的人當偶像?——我們的感性和行為,需要一些改革
※想改變自己不如法的行為?要靠這兩點……
※想讓寶寶以後變得聰明,他如果做這些行為爸媽就不要去制止了
※如果不想孩子長大後一事無成,父母要堅決避免這幾種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注意了,再不改孩子就要吃虧了!
※父母生猛喂孩子活蝌蚪,這個行為真的是不要命嗎?
※為什麼會養出自卑心很強的孩子?爸爸媽媽們要注意自己行為
※孩子不良行為的矯正要訣是什麼
※爸爸的這3個行為最容易影響孩子,想要孩子聰明,就不要再忽視了
※如果你的婆婆有這些行為,不適合帶孩子,別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家長的這6種行為,竟會把孩子變笨!再不改孩子就毀了
※父母的行為不檢,很容易影響子女變壞
※父母這三大行為會讓孩子自卑,切記不要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