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大約在去年年末,有些傳聞說蘋果將取消12.9英寸的iPad Pro。但在今年的WWDC大會上,不但12.9繼續更新了,蘋果還推出了10.5英寸屏幕新品,取代9.7英寸版;同時通過iOS 11系統給它們動了次大手術,從「pad」這個坑裡跳了出來,變成「筆記本電腦」。

聯想到春季發布的低價iPad,在平板大市場冷卻的情況下,蘋果逆流把2017變成了iPad的「大年」。

在經過幾天試用之後,新浪數碼為你奉上這篇10.5英寸iPad Pro新品評測。

a 為什麼10.5?

摸到10.5英寸iPad Pro真機,你才會明白為什麼蘋果官網沒有「iPad Air」這個系列了,因為後者已經被新品超越不算「Air「了。在這點上,平板產品線要比MacBook實誠。

先從參數說起,10.5寸新iPad Pro的三圍是250.6x174.1x6.1毫米,重469 克 ,而9.7寸是三圍240×169.5×6.1毫米,重437克。

10.5比9.7長了一指寬了5毫米,換來的是20%的屏幕面積。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跟去年的9.7對比「長了一指,寬了一個韭菜葉」

國內廠商經常將此類提升宣傳為:「屏佔比」。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這次10.5寸新iPad Pro的包裝盒印刷也刻意突出了「屏佔比」

蘋果的設計師們進一步挖掘了iPad機身內部的容納能力,10.5比9.7長了10毫米,寬了5毫米,重了28克(WiFi版)。但算屏幕面積的話大了20%;如果你對數字不敏感的話,這張圖可以直觀表現出差距。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對比去年的9.7英寸iPad Pro 現在的10.5邊框變窄不少

在10.5寸新iPad Pro面前,Air系列營造多年的窄邊形象蕩然無存。去年還造型最美的9.7寸iPad Pro,跟10.5放一起有種短粗的感覺。

通過春季發布會+WWDC這兩次手術,iPad正式分成了三條線:

主打便攜的iPad mini系列,雖然它有被iPhone 7 Plus取代的危險,但為了選擇多樣化,蘋果仍舊保留著這個小尺寸平板產線;

iPad系列,蘋果用了iPhone SE的戰略,它其實就是3年前的iPad Air一代升級了部分硬體繼續賣,2688元的價格是給用戶的最廉價選擇;

iPad Pro系列,這是蘋果最想表達的產品,從產品角度考慮,它是蘋果積累多年的平板硬體技術合集。性能,設計,功能都是最強的;生產力工具方面的功能扭轉,是蘋果在平板電腦大市場境不好的情況下,對自己重要產品線的拯救。

為了讓這種區分更明顯,蘋果不惜砍掉了僅存在一年的9.7英寸iPad Pro系列,從此「Pro」的名字只能用在大尺寸平板上。

b 為什麼120Hz

幾乎每年iPad更新時候,都會用一個技術更新點來證明「這是目前為止最好一塊iPad屏幕「,比如new iPad的Retina解析度,比如iPad Air 2的大尺寸全貼合屏幕等。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這款屏幕的像素密度仍是264,但色彩,抗反射率,刷新率都提升了

今年iPad新品,關於屏幕的關鍵詞是「120Hz可變刷新率」。

在CRT顯像管時代,刷新率對顯示器意義非凡,那時候的CS玩家都知道,顯示器刷新率調節到60Hz或更低的話,屏幕畫面會出現明顯的閃爍現象,但調到85Hz或更高,畫面的閃爍現象消失。因此,許多刷新率能夠達到120Hz甚至144Hz的CRT顯示器是CS愛好者的首選。

進入液晶時代,低刷新率下屏幕閃爍現象並不如CRT明顯,除非你是遊戲玩家,否則60Hz足矣,所以你看日常辦公電腦或筆記本,基本都是60Hz到頭了。現在高刷新率顯示器往往被冠以「電競裝備」的名頭。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很多入門級顯示器最高只到60GHz

但iPad Pro一個平板,為什麼要上120Hz?

主要為動態情景準備,首先是為了配合iOS 11支持HDR視頻,或者讓那些動態畫面更完美。這點用手指快速翻划動網頁就能直觀感受到,10.5寸新iPad Pro要靈敏得多,另外運行大型的3D遊戲,也會感受到畫面更流暢。

第二個作用跟那支筆有關,這次Apple Pencil本身沒更新,但它跟新iPad Pro搭配,也可以說「更新了」。120Hz的屏幕刷新率帶著Apple Pencil的延遲縮短到了20毫秒,寫或畫的體驗更流暢。這就是蘋果所說的生產力工具體現。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快速滑動頁能感受到刷新率的提升

與120Hz一同來到10.5寸新iPad Pro上的還有20%的亮度提升,低反光率,及ProMotion動態控制技術。

ProMotion是捆住120Hz這隻野獸的繩子,它可以讓iPad Prop屏幕刷新率從24HZ-120Hz自動調整;其實這才是蘋果的在屏幕技術上的底氣:120Hz並不稀奇,很多遊戲電腦都有,但對平板這種靠小電池供電的設備來說,如果一直120Hz很快會把電力耗光,所以一個」自動變速箱「成了必須。(手動切換刷新率? nono,那太不蘋果了)。

這塊屏幕的另一些技術則是之前的積累,比如iPhone 7上出現的P3廣色域 ,或是9.7英寸iPad Pro上用過的True Tone顯示輔助技術,屏幕邊緣的感應器收集環境光線,調節屏幕的色溫。這樣無論是在檯燈下閱讀電子書還是在日光下畫素描,都能讓眼睛更舒適。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另一些提升 在遊戲時候也能感受到

c 不服跑個分

蘋果自家A系列晶元一直犀利,在10.5寸新iPad Pro身上,最新的A10X Fusion晶元登場,與之搭配的是4GB RAM。(BTW:蘋果從不宣傳自己設備RAM數據,有一年發布會後我們問庫克新設備RAM多大,他說這不是電腦,沒回答…)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蘋果的A10X Fusion晶元

先看跑分, GeekBench單核得分3700以上,多核得分9100。(註:此跑分是在iOS 11第一個開發者版下而得,其他系統可能會有不同)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寸新iPad Pro跑分結果

在此前,跑分最好的是iPhone 7系列,它的A10 Fusion單核/多核得分是3300/5400,12.9寸iPad Pro配的是A9X晶元,單核/多核得分是3000及4900上下。

從分數看A10X Fusion的單核提升不算太多,但多核成績從5000多分直接到了9000以上就非常明顯了。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寸新iPad Pro跟前幾代產品單核跑分對比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寸新iPad Pro跟前幾代多核跑分對比

今年的GeekBench多了圖形顯示測試。我們也跑了一下,結果就可以用驚人來形容了,10.5寸新iPad Pro的圖形得分3萬上,把去年的12.9寸iPad Pro直接翻了一倍。(老設備紛紛捂臉。jpg)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寸新iPad Pro的圖形跑分成績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A10X圖形分比上代A9X翻了一番

回來說說跑分這麼高了,有啥用。

首先是AR。

在今年的WWDC體驗區,iPad Pro展示幾乎都是圍繞AR展開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為每個走到這裡的媒體人講一遍ARkit,然後用手裡的12.9或10.5寸新iPad Pro交給你,自己用那個Demo應用試一下,蘋果的AR開發套件能做到什麼。(當時的具體情況看這裡)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ARkit體驗

在這個展示桌上,AR似乎從沒這麼隨意,屏幕一划動就能把蠟燭,咖啡杯,檯燈等虛擬設備放到眼前的桌子上,並且移動它們,光影會隨之變化,繪圖沒有一點延遲。

新iPad Pro是這一切背後的硬體基礎,正是有跑分如此之高設備,才能營造如此簡單的結果。——這是典型的蘋果式演示,他們讓你看到了一種新技術在實用場景中的最佳狀態,而不是拿出一個很酷的半成品幫參觀者跑個分、或一堆只有幾個人能看明白的代碼。

而對非開發者來說,A10X Fusion的意義則在於iOS 11。

d 幫iPad Pro轉型的系統

蘋果在春季用iOS 10.3治好了一些iPhone的自動關機問題,今年則用iOS 11強行給iPad 調轉了方向。

對iPad的來說,這是iOS有史以來的最大改變。(以下用到的iOS 11系統是開發者版本beta1,今年秋季才會正式上線。)

蘋果第一次給iPad放上了跟Mac一樣的Dock欄,這最多能放13個常用App,以及右側顯示3個最近打開過的App。從實用角度來說,10.5放6-8個比較合適,多了太亂。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底部Dock不僅僅是形態變化 更重要的功能大改

Dock欄上的App直接點開,這個交互邏輯跟之前一樣,不一樣的是,在已經打開一個App的情況下,從這直接拖動App到屏幕右側,可以實現之前分屏多任務的結果。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新的分屏多任務互動

雖然分屏多任務依舊是兩個App一屏,但它跟觸控屏幕的結合有了互動能力。比如我在左側,能直接把瀏覽器里的URL拖進右邊的郵件里。

這才是蘋果想要的觸控電腦,它的交互是自然形態下的。既然是觸屏,就不應該再用之前「複製鏈接」通過鍵盤「粘貼到另一邊」的非觸控邏輯,而是直接拖拽即可。

針對這種邏輯,iOS 11的多任務界面也進行了改進。雙擊home鍵或者上滑屏幕都可以調出它,多任務跟控制中心結合在了一起。並且每個多任務窗口都會保持分屏狀態,也就是說,你再次點開的時候,那倆App還是在一起的狀態。這是基於硬體保證才能實現的,也是蘋果提升處理器性能的原因之一。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多任務切換方式和形態更像macOS

為了讓pad變成電腦,蘋果打破了iOS系統沒有文件管理器這個規則,讓「File」出現在系統里。這個文件管理器既是本地文件管理,又接管了iCloud Drive,能管理遠端文檔,同時,它還能接入Dropbox等第三方雲端存儲App,我相信很快百度雲盤之類的本地產品也會接入。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新加入的文件App是醬紫的

但File與蘋果自己電腦系統Finder又有所不同,它仍舊遵循iOS系統的沙盒機制,也就是說一般用戶(在不越獄等正常實用情景下)是看不到App底層文件的,也不大可能刪掉一個系統文件之類的造成系統崩潰之類的。蘋果為了給iPad生產力做了一點改變,但也只給了文件管理器部分許可權,就像當年的輸入法開放那樣:開發者要用用到存儲API才能讓自己的App實用File。

所以目前,談Fiile能做成什麼樣還有點早。

e 幫iPad變電腦的配件們

iOS 11還有一些特性,是圍繞新的硬體+配件展開的,這裡我們用兩個App來說明。

以備忘錄(note)這個最熟悉的自帶App為例,在硬體+軟體雙重更新後,它基本成了簡化版的Word,甚至更強:

鎖屏狀態下,用Apple Pencil點下屏幕,直接備忘錄,繼續上次寫一半的文檔;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鎖屏時候用Apple Pencil一點 快速打開文檔

備忘錄圖文混編能力更強,字間能插圖,手寫繪圖了;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文字、速繪、圖片混拍,還多了文檔掃描等功能

端著iPad直接用鏡頭拍紙質文件,掃描成電子文檔(note搶了OCR軟體的生意);支持中英文手寫查詢,其實也是OCR轉化;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文稿掃描

這些是word上最常用那70%的功能,也就是說,現在的「備忘錄」已經名不副實,它基本上變成了簡化版office套件,其中很多甚至是目前MacBook都辦不到的,比如掃描文檔。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備忘錄+鍵盤 能做很多事了

另外一些特性,是第三方App幫蘋果完成的,Affinity Photo是其中典型。

它是一家英國公司開發給專業用戶的修圖軟體,很多按鍵布局像是PhotoShop,但所有交互的都是從觸控角度出發的。

這樣的「類PS」軟體在iOS平台並不稀奇,手指點屏幕的方式也早就有。不同的是,它跟Apple Pencil搭配產生了更多化學效應。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觸屏版PS」可以這樣操作

以往這類軟體的問題是拿著玩還行,沒法專業化。比如摳圖,在電腦上滑鼠能實現的非常精準,但換了iPad觸屏,手指沒戲。這情況給Apple Pencil留下了存在價值,用筆尖點屏幕摳圖,遠比手指精準。並且Affinity Photo會對相關操作進行觸屏優化,比如摳人的時候,頭髮不用一根一根來,用筆畫出範圍,它能自己實現摳頭髮。

f 最後 我們說說拍照吧

從去年的iPad Pro開始,蘋果終於把iPad的鏡頭提升到了跟iPhone接近的水準,到了這代,則又提升了一步,10.5寸新iPad Pro的鏡頭賬面數字已經跟iPhone 7一致。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看硬體參數 新iPad Pro已經跟iPhone 7一樣了

甚至,連同一環境下拍出來的圖都難分彼此了。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兩款設備拍圖對比 正常光線下難分彼此

新鏡頭給拍照畫質和文件掃描等操作都帶來了便利,即便像我一樣覺得iPad太大幾乎不用它拍照的人,也能在文件掃描的時候找到它的價值。

唯一需要吐槽的,也幾乎是是新iPad Pro身上的唯一設計瑕疵,便是鏡頭凸起問題,而且因為鏡頭模組的提升,凸起更明顯了…… 強迫症患者們不得不給它買個後殼保護。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鏡頭凸起也跟iPhone 7保持了一致

g 續航 以及其他小細節

有些零碎細節,或跟之前相比變化沒那麼大的點,在這裡補充一下:

1)10.5英寸是30.4瓦時電池,續航仍是10小時左右(連接WiFi不間斷播放視頻亮度50%),iPad續航倒幾乎從沒讓人失望過;

2)標配仍是蘋果祖傳12W充電頭。發布會上提到,可以單買USB-C轉Lightning線實現快充,只是蘋果仍沒把快充當標配;

3)10.5寸新iPad Pro的SmartKeyboard是全尺寸的,比9.7寸那個略大;同時它保持了之前鍵盤的所有優點和缺點,比如反應靈敏零延時,還有角度不可調沒背光;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的鍵盤比9.7大一點 剛好夠到「全尺寸鍵盤」標準

4)揚聲器還是上下各倆共四個,遠好於iPhone,但音質跟之前iPad Pro一致,;

5)新一代iPad Pro最大容量512GB;剩下則是64GB和256GB。我自己建議買256GB,64GB當閱讀器有富裕,當專業工具地方太擠;

6) 這次12.9英寸版iPad Pro沒在會上刻意宣傳,它的處理器鏡頭等硬體也全面升級了。跟10.5相比沒有窄邊框,體積跟上代一樣。至於買大還是買小,看你對便攜需求有多高;

總結:

新iPad Pro硬體更新誠意足夠,尤其A10 Fusion晶元部分,又一次證明了能打敗iPad的只有蘋果自己。而在平板陣營蟬聯冠軍多年後,它躋身到了筆記本陣營,向更多挑戰進發。

此時,阻攔的它的,仍是那個問題:iPad Pro究竟能不能取代電腦?

10.5英寸新iPad Pro新品評測

10.5英寸新iPad Pro

抱歉,這是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答案。所以對多數用戶來說,這道題的要先設定好自己的使用情景再回答。有人必須要帶著配置逆天的外星人才能完成自己的日常所需,有人帶個大屏手機發發郵件處理幾行簡單文檔,也叫「生產工具」。

就現在我們手中這台機器來說,它能做的是寫稿,處理文檔,拍(跟iPhone 7一個水準的)照片;還比筆記本多了一支筆,開會速記,直播發布會效率高於「手機+電腦」的組合。對我自己來說,如果哪天Chrome移動版有了新浪發布助手,確實可以出差不帶電腦了。

另一個容易被忽律的點是,iPad Pro的生產力屬性是在不斷變化的,去年我們只看到了Apple Pencil和鍵盤,今年則有了更多蘋果自己和第三方軟體圍繞它們做的優化。

對蘋果來說,iPad Pro能不能成早就不是硬體問題了,如何在扭轉屬性後建好那個既是iOS又跟以往iOS不一樣的生態,才是關鍵問題。時代已經給了它更多新任務,現在的iPad Pro,已經跟它之前作床頭讀物存在那七年幾乎沒了關係。(文/郭曉光 圖/王迪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吃驚!微軟的Xbox One X不支持虛擬現實技術
究竟要不要升級iOS11?先對比iOS10再做決定!
榮耀9正式發布:2299元起 最美麒麟960手機
三星大幅削減Galaxy C9 Pro在印度的定價 售價約合3368元
榮耀系再添新成員 榮耀9將全面支持Huawei Pay

TAG:TechWeb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Apple MacBook Pro 15英寸(2018)評測
ThinkPad X1 Carbon 2018評測:穩中有進
TheVerge 評測:iPad 2018
2018款9.7寸iPad 評測:買 Apple Pencil送iPad 的優惠開始了!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評測報告
超越極致 聯想ThinkPad X1 Carbon 2018評測
Intel Core I9-9960X 評測
LAOWA 老蛙105mm F2.0 Smooth Trans Focus評測
智能新生活 Brother PT-P710BT標籤機評測
裝備Quadro P3200顯卡的ThinkPad P52筆記本評測
三星Gear IconX 2018評測:AirPods最強敵
12英寸內無敵手 ThinkPad X280 評測
聽出你的個性 Beats Solo3 Wireless 2019新年特別版評測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評測
iOS11.3Beta3怎麼樣?iOS11.3Beta3使用評測
非公版首測 iGame RTX2060 Ultra OC評測
聯想Thinkpad X1 Carbon、T480、T480s筆記本電腦對比評測
Dustin 適馬 14-24mm F2.8 ART 評測
12nm新工藝!AMD Radeon RX 590首發評測:能效比提升10%
MacBook Air 2018 上手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