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造車最終將由資本話事

互聯網造車最終將由資本話事

國內的互聯網造車運動紅紅火火,這與國內的創業氛圍異常活躍有很大的關係,大量的風投資本紛紛入局,不過這可能最終導致互聯網造車變成由資本決定而不是創始人所希望看到的結局。

當前樂視汽車所引發的資金問題,讓人們關注到了造車面臨的難度非常人所能理解,也說明了這一行業的投資非一般企業所能承擔,目前幾個宣布要自行設立製造廠的互聯網汽車企業都宣布了百億投資計劃,這巨量的資金恐怕並非創始人自己所能承擔得起的。

由於需要巨量的資金以及面臨的風險,擁有超過200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最終選擇放棄自主造車,而專註於它所擅長的軟體,全力投入研發自主駕駛技術。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谷歌也採取了類似的動作,專註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在全球來看,真正通過自主造車發展起來的只有特斯拉,2016年其汽車銷量也不過是7.6萬輛,它當前的最大目標是希望實現盈利,以保持良性持續發展,而它造出第一款車是在2008年,至今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由此可見互聯網造車要實現盈利是多麼的艱難。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從目前的幾個互聯網造車企業的情況來看,它們大多通過引入國內外的資本,然而至今這些採取自行設立製造廠的企業尚未推出一款汽車正式上市銷售,以特斯拉的發展情況來看真正要見到盈利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兩廂對比,可見與傳統汽車合作或許是互聯網汽車的最好做法,可以迅速贏得市場先機。當這些採取自行造車的互聯網汽車企業正式推出它們的汽車後,阿里已通過與傳統互聯網汽車企業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導致它們在市場競爭中失去機會。

另一方面,傳統汽車企業也在加快它們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等軟體研發進度,寶馬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自動泊車搭配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最新的雲端互聯技術都不遜色於特斯拉,這有可能讓互聯網汽車企業的優勢化為虛有。汽車一款擁有數萬個部件的產品,互聯網汽車企業要熟悉這數量眾多的硬體並將它們整合面臨許多的難題,傳統汽車企業熟悉汽車硬體這是互聯網汽車企業所難以相比的優勢。

對於資本來說,它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資金打水漂,而且希望更快見到盈利的機會,當發現互聯網汽車企業已難以在市場中找到發展機會的時候往往會迫使它們合并。這可以從這幾年國內的共享汽車之間的競爭看到,短短3年時間,當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選擇將它們合并形成如今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

所以互聯網汽車企業造車也將走上這樣的一條道路,不管如今各方資本是多麼熱情的支持它們,但是當看到大勢已定的情況下資本會選擇最符合它們利益的道路,而不是創始人當初希望看到的結果。不過考慮到造車所需要的巨額資金,互聯網企業又不得不藉助資本的力量,所以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這是一場資本的大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支付新規也難助蘋果ApplePay在中國發展
台積電7nm工藝奪得高通訂單存有較大疑問
在英國面臨「禁售」的華為或與「專利流氓」妥協
P10的最好繼任者,榮耀9輾壓OPPO的R11

TAG:柏銘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們錯了,華為造車不是互聯網造車!
互聯網造車,斗的是資金還是實力?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阿里終入局,互聯網造車背後隱藏大收益
應對新造車衝擊,日本傳統車廠抱團組成自動駕駛聯盟
不造車的華為如何落地車聯網技術?
G7不造車,通過「物聯網+AI」讓資產管理更智能
蔚來威馬上半年交白卷,互聯網造車挑戰傳統車企或成空話
傳統車企注資造車新勢力
互聯網造車有戲!沒戲?
車和家創始人李想:互聯網思維不適於造車 SEV項目下馬不算失敗
樂視「生態神話」破滅,互聯網造車擠泡沫的開始?
PSA聯手華為打造車聯網 合作成果首秀歐洲
創造與魔法造車需要什麼材料 創造與魔法造車材料大全
AR技術+置信度演算法 專利和證據顯示蘋果造車夢想還在繼續前行
華為誓言不造車,牽手寧德時代幫助車企造好車
正面PK互聯網造車 東風風神亮劍智能汽車
阿里絕不造車背後的野心:中國汽車互聯網迭代大潮將至
「造車魔咒」又來——董明珠造車攤上事
互聯網車企的核心仍是造車,蔚來可能劃錯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