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年「民告官」案件增幅超10% 最高法首發典型案例

去年「民告官」案件增幅超10% 最高法首發典型案例

新京報訊 昨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二審和再審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其中最高法行政審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是2015年的3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最高法表示,「民告官」立案難的問題已得到明顯緩解。

最高法行政審判庭主要負責最高法審理的第一、二審行政案件等,其中對於最高法一審的行政案件,是在全國範圍內重大、複雜的案件。此外,還審判不服下級法院生效裁判的行政審判監督案件等。

數據顯示,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不含舊存),是2015年的三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審結各類案件2469件,結案率達83.13%,人均結案達126.72件,創造了自1988年行政審判庭成立以來的最高歷史紀錄。

為何最高法行政庭新收案件數量驟增?最高法行政庭副庭長王振宇解釋說,這是受到行政訴訟法修改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雙重影響。

新行政訴訟法實施前,行政訴訟「立案難」是群眾對法院工作意見最大的問題之一。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從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的規定,「民告官」案件受案範圍擴大,同時要求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法院立案,法院實行登記立案,群眾在行政審判領域的訴訟權利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立案難」的問題已得到明顯緩解。

此外,最高法還發布了10個行政審判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全部選自2016年度最高法辦理的行政案件,涉及行政管理的多個方面,這種做法尚屬首次。

王振宇表示,最高法首次發布本院典型行政案例,有助於在行政審判、行政執法乃至社會公眾行為規範方面發揮更好的示範引導作用。

延展

打擊「濫用訴權」將出台司法政策

「作為方便訴訟的副產品,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等濫用訴權的現象也應運而生,並在局部快速增長。其危害在於,司法資源被白白消耗,影響司法救濟和服務的正常開展,使法院為群眾合法權益提供保障的能力被削弱」,王振宇說,最高法正就此進行調研,並儘快出台司法政策。

打擊「濫用訴權」,是否又回到實質審查的老路?

王振宇稱,提出規範訴訟權,目的在於鞏固立案登記制和修法成果,「惡意訴訟、無理纏訴本身就不存在值得保護的訴權,容忍這些現象存在,不僅案件本身沒有司法救濟價值,且不利於其他人的訴權保護。」

記者注意到,昨日公布的10起案件中,就有1起直接被最高法裁定予以駁回。

案情顯示,楊吉全不服青島市南區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決定,向市南區司法局提出異議,被告知上述決定內容適當。楊吉全不服,連續向青島市司法局、青島市政府、山東省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被告知所提申請超過期限不符合條件,山東省政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楊吉全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不予受理決定,判令省政府賠償損失。濟南市中院一審駁回其訴訟請求,山東省高院二審判決維持原判。楊吉全向最高法申請再審,最高法裁定予以駁回。

最高法認為,楊吉全在提起行政訴訟前,針對同一事由連續申請三級行政複議,一再違反一級行政複議制度。對於明顯違背行政複議制度、具有任性恣意色彩的反覆申請,即使行政複議機關予以拒絕,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法院也可以不予立案,或在立案後裁定駁回起訴。

數說

行政機關敗訴率增至14.62%

2016年全國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二審和再審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新收加舊存案件共計386886件。

全國法院共審結各類行政案件327429件,同比上升20%;結案率為84.63%,同比上升0.67%。

從案件類型分布看,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佔比較高。僅勞動和社會保障、徵收、房屋登記、土地、林業、治安、戶籍管理等領域涉民生的行政案件就超過10萬件。

從裁判結果來看,全國各級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25020件,其中行政機關敗訴的案件共計32895件,敗訴率為14.62%,同比上升0.8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新聞 的精彩文章:

去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319餘億 收益率較低為1.73%
科學家:死亡並不恐怖 比大多數人想的「快樂一些」
京霸鐵路連接雄安新區 京津冀軌交將「一卡通」
民工昆明工地被砸癱瘓 討醫藥費被要求去深圳應訴
香港《大公報》舉辦創刊115周年慶典 梁振英出席

TAG:網易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怎能把國家告上法庭?「民告官」在爭議中起步 折射40年立法變遷
「民告官」理應在法庭上見到官員
「民告官」法律援助利於官民「平等對話」
大宋「民告官」
法制日報:政府援助民告官體現法治思維
清朝民告官,為何要先打百姓20大板?
「民告官」由政府「買單」!江蘇這項規定開創全國先河
「民告官」告錯對象白忙活 聽聽法官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