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齊柏林 飄蕩的雲或飛翔的鳥

齊柏林 飄蕩的雲或飛翔的鳥

齊柏林(1964-2017),台灣台北人,紀錄片導演,作品《看見台灣》曾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這個拍下這一切的、以飛為名也飛了大半生的人,想必也已化身為飄蕩的雲或者飛翔的鳥,繼續帶著愛,凝望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6月10日上午,台灣導演齊柏林在花蓮為《看見台灣2》勘景時,所乘直升機失事,他與助理陳冠齊、駕駛員張志光一同遇難。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一如魏德聖感慨:「人生啊……我還不相信這是真的。」

此前兩日,齊柏林剛剛召開發布會介紹了這部新紀錄片,要「探索台灣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臉書賬號「齊柏林的飛閱台灣」主頁上,最新一條狀態是6月11日其公司阿布電影的聲明:「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及給予深切的關懷與慰問」;下有超過六百條悼念留言,不少網友表示,「為齊柏林團隊哀悼。」

往前三個月,「齊柏林的飛閱台灣」發布的都是導演拍片的足跡——宜蘭、太平山、翡翠水庫、北勢溪。幾乎整個台灣都在悼念他。吳念真曾擔任《看見台灣》的旁白,齊柏林去世當天,他在高雄演出舞台劇。謝幕時他說:「我有個朋友今天因為墜機死了,他是大家都認識的導演齊柏林,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所有台灣人看見台灣,而且是從天上看見台灣,現在他真的在天上看見台灣了。」紀錄片里玉山高歌的原聲童聲合唱團6月10日正好在台南演出,臨時把曲目換成齊柏林最愛的《乘著氣球上天空》,校長馬彼得指揮時忍不住落淚。

瘋狂因子

一戰期間,德國出動了一種叫「齊柏林飛艇」的飛行器,用于軍事轟炸和氣候偵測。1964年,齊柏林出生,他來自中國河南的父親從不知道這樣的飛行器,卻巧合地想到了這個名字。此後大半生,齊柏林都在飛。

他在《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中寫到,他自小迷戀各種會飛的事物,童年最喜歡的卡通是《科學小飛俠》,青春期最大嗜好是養鳥,最高紀錄是在家中頂樓養了一百多隻各種品種的鳥。「每個人的血液之中,都隱然藏著神秘的瘋狂因子,有人瘋狂於購物,有人瘋狂於賺錢,我則是瘋狂于飛行。」

學生時代的齊柏林愛舉著相機四處跑。他大學攻讀工業管理專業,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婚紗攝影助理,幹了不到一個月,嫌太無聊決定辭職。後來,他接拍各種房地產項目,有了航拍經驗。日夜顛倒的作息和不穩定的薪水讓父母擔心,他又去考了公務員,到「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做採購。

《看見台灣》

拍攝《看見台灣》前,齊柏林做了二十多年的航拍攝影師,大多自費,趁工作空當完成。領導很通融,他常常上午臨時請假到外地航拍,下午再趕回台北上班。即便已在攝影圈享有盛名,但普通人對齊柏林仍很陌生。

齊柏林恐高,海盜船、雲霄飛車都不敢嘗試,只有飛行讓他大膽:飛機上的門通常不關,他會要求飛行員將直升機水平傾斜45度左右,自己將身體探出整個艙門,用一條安全帶綁住防止掉下去。早期經驗不足,曾有一次,直到下飛機,齊柏林才發現安全帶沒扣上,心驚。

他在工作室牆上掛了一幅直升機的照片,給直升機取名「寶貝」。他最喜歡拍山,這帶給他恐懼感。有一次拍完玉山主峰,直升機突然遇到了強氣流,幾乎以垂直的角度向上飛行。齊柏林大腦空白,尖叫大喊。「每遇到一次這種生死交關的事件,我都會告訴自己:別拍了,不要再冒生命危險做這種沒有任何報償的事了!可是,一覺醒來、或過一陣子之後,看到天氣好、能見度又高的日子,我又忍不住想要飛了。血液里那個瘋狂的因子再度被喚起。好像不惜一切生死危險的代價,就只是為了看到一張好照片的那片刻幾秒。」

他這麼描述公務員的安穩日子:「超市買得到任何你想吃的農產品,天氣熱就開冷氣,假日就到大安森林公園和花市逛逛,接觸一下所謂的『大自然』。」47歲那年,齊柏林選擇離職,放棄400萬台幣的退休金。他等不及了。看到NHK和BBC的航拍影片,他深感震撼,同時也擔心3年後創作能力和體能的退化。另一個考量是,50歲了,還有沒有轉去拍動態影像的勇氣?

起到臨門一腳作用的是莫拉克颱風。直升機許可飛行的第一天,他租機進入災區,嚇了一跳。以前拍攝的土石流崩塌規模不過是這次風災目擊規模的「一丁點而已」。 從小,他覺得「政府所有的工程,一定都是對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見到台灣環境劇變後,他立志拍攝一部記錄全台灣的航拍影片,觀察和警戒環境災難,就是《看見台灣》。

「愛到命都可以不要」

齊柏林曾在TED×Taipei做過一個十多分鐘的演講,主題是「面對環境的真相」,直言高山農業、水產養殖這樣的逆行產業道路讓他「心如刀割」,呼籲觀眾「珍愛台灣」。後來在採訪中,他說,「看到了環境破壞,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並不自覺。」

相較而言,《看見台灣》是更柔性的訴求。全片皆為航拍,觀者卻能感覺到導演貼得很低的溫柔。雲霧繚繞的中央山脈,層林盡染;海水如鏡,漁船滿載而歸,羊群撒歡,天鵝展翅,吳念真的旁白輕輕道來:「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那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

而後鼓點一砸,畫面急轉直下,山河變色,暴雨淹沒農田,山林開墾過度,河流淤塞,海岸侵蝕。被大雨沖刷的漂流木,毫無聲息地堆積在岸邊,一如浩劫過後無人收拾的屍體……

影片拿了當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也引發島內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齊柏林注意到,民眾開始關心環境變化,比如會舉報家門口的河水變色。當局成立土地保育項目小組,挑出片中16項污染或破壞環境個案,加強改善或處罰。齊柏林去看病,醫生護士對他說:「你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看見台灣》沒有腳本,拍攝期間直升機飛行400小時,積累素材300小時。據報道,租機1小時要15萬新台幣,特殊鏡頭高達3000萬,9000萬的總耗資令其成為台灣歷史上最貴的紀錄片。

「台灣的首富、二富、三富……排下去,所有公司我都打電話去了。」拉贊助時,某知名富商回應他:抱歉,一天會有兩三百人和我們要錢。還有企業質疑,商業模式和觀眾在哪裡?「我能怎麼說?觀眾在哪,我怎麼知道?觀眾在家裡呀!」他找到侯孝賢。看過6分鐘的初剪片後,侯孝賢說:「我的名字,隨便給你用!」

拍片時,李屏賓、戴立忍、虞戡平都來義務幫忙。經費不夠,找配樂人選的過程一直不順。某天凌晨12點,林懷民突然打電話給齊柏林:「你應該去找何國傑!」這位給《賽德克·巴萊》配樂的大師看過影片後深受感動,答應寫曲。他們請吳念真做旁白,製片人問:要錢嗎?吳念真說:我的價碼通常要麼就是很貴,要麼就是免費。

片子拍完,陳文茜和齊柏林一度吵架,她不解,走商業路線可能會虧慘。好在結局喜人。陳文茜稱齊柏林為「空中環保夢想者」,「今天熟悉空中危險的他,為何墜機?他是否明知危險,卻仍只為了想辦法拍攝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台灣』?」

幾乎每個學校都購買了《看見台灣》。工作室更免費將影片贊助給偏遠的原住民學校。「看過《看見台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去做傷害環境的事情。」

他把殘破的山川放到大銀幕上,展現了台灣的滿目瘡痍。馬英九評價,齊柏林就像一隻啄木鳥,把害蟲找出來,「付出他的生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錦繡河山受到如此的破壞。」

而《看見台灣》的最後,配樂重新變得柔美,鏡頭轉向了人:馬拉松跑者,海灘上的新人,堅持有機耕作的返鄉年輕人;還有登上玉山的原住民小孩,拍手歌在山風中飄蕩。他們是齊柏林眼裡的希望。

這個拍下這一切的、以飛為名也飛了大半生的人,想必也已化身為飄蕩的雲或者飛翔的鳥,繼續帶著愛,凝望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文/張宇欣(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人物周刊 的精彩文章:

老陝張嘉譯 封面人物
大理圍城 新刊

TAG:南方人物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飛翔的羅賓俠
《紅豬》飛翔的紅豬與宮崎駿的浪漫
絕世唐門:霍雨浩的危機 虎蠍斗羅張鵬的截殺 飛翔女武神爆發
羅志淵:靈魂的飛翔
霍金:飛翔的靈魂
穎火蟲趙麗穎:一路芬芳為夢飛翔,一簾煙雨的幽香
風光攝影,海鷗飛翔
潘鴻海油畫:她們身體里飛翔的蝴蝶
為天空添加一絲玫瑰色的飛鳥,玫瑰琵鷺的優雅飛翔!
飛翔與夢想的回歸之旅:魁北克觀雪雁
范瑋琪黑人與賈靜雯夫婦帶娃出遊,咘咘波妞可愛,飛飛翔翔玩瘋了
飛翔的兩抹紅
勇敢的海燕高傲飛翔
在博物館中飛翔的「鳥」
一片飛翔的葉子
聖安東尼奧的河水逆流而上,潘帕斯雄鷹還在飛翔!
蜜蜂引領著夏天的花朵飛翔
迎著陽光振翅飛翔
西部內陸海之歌:飛翔在驚濤駭浪之上的羽翼
松鼠塔塔飛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