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梅里雪山轉山(上):傳說圍繞神山轉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

梅里雪山轉山(上):傳說圍繞神山轉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

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全景。

撰文、攝影:薛斌

梅里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卡瓦格博峰是最高的一座,寓意「騎著白馬的王子」,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峰,藏民更喜歡直接把這座神山稱作「卡瓦格博」。(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公眾號:NationalGeographicCN)

「轉山」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莊嚴而又神聖的宗教活動,在西藏許多地方都有轉山的習俗。在藏族同胞看來,圍繞神山轉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轉十圈,可以免受輪迴之苦;轉百圈,今生可以成佛。

進入梅里轉山開始第一站永芝村,村口坐滿了一同轉山的藏族同胞。

卡瓦格博是佛教的聖山

卡瓦格博外轉經全程徒步需要11天左右。因為外轉經有部分路段是無人區,我準備好三天的伙食,開啟了獨自轉山朝聖之旅。臨行前朋友給說過,藏族同胞很樂於為轉經人提供幫助,在他們看來有信仰的人都很值得幫助。很快到達轉山第一站永芝村,因為外轉的線路要進藏的,所以在村口有特警要錄入身份證信息。

攜家帶口的本教徒與我擦肩而過。

進入永芝村。轉經線路前四天會一直在原始森林中行走,沿著河一直就走對了,我跟著人群和他們留下的路標一直向前。

一位藏傳佛教出家人帶領信徒一同轉山。

前幾天的轉山路線就是在原始森林裡穿行。

走到轉山第一處的驛站,很多轉山人在這裡吃飯休息。這裡可以喝到免費的酥油茶,還可以購買路上的補給。

休息的時候,大家在這裡交流或成為朋友一同轉山。

笑靨如花的藏族小朋友和家人一同轉山。

轉山的人們背著大包小包,一路上的山路崎嶇不平。

路上遇到的一對母子,他走不動了母親就背著他一起轉山。

在一座橋邊走累的轉山者在這裡取水和洗漱休息。

背著簡易的「裝備」穿行在原始森林裡的藏族同胞。

來自西藏昌都的一家人,今年第一次來轉卡瓦格博,他們充滿了喜悅。

來自青海的同村兩個家庭一同來轉山。

進入山谷一直會伴隨轟鳴的河水,這河水都是從雪山上面融化的雪水,路上但凡遇到的藏族同胞大都會對你報以微笑,並互相問候著「扎西德勒」。一路上看到浩浩蕩蕩的朝聖隊伍,要麼全家一起來,要麼同村結伴的出行。最大的七八十歲,最小的兩三歲的孩子甚至還在襁褓中的嬰兒。

路旁看到一位母親帶著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參加異常艱苦的轉山。

一位轉山少女戴著莊嚴的頭飾來朝禮聖山,路過她的身旁,微笑的給我打招呼。

第一天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景色異常美麗,到處鬱鬱蔥蔥,潺潺流水。迎面或者同行都是面帶微笑充滿善意的藏族同胞。 藏族同胞們的行囊大都很「原始」,他們一隻手裡通常會拿著竹竿,另外一隻拿著佛珠或者轉經輪。背著蛇皮袋或者用藤條製作的背囊,當然也有很多背著旅行包的。穿著簡單的膠鞋或者旅遊鞋,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虔誠的轉山。

一位歲數不大的母親帶著一位剛出生不大三個月的嬰孩不辭辛勞的轉山。

在路上會遇到一些大樹,樹上掛滿了哈達和各式各樣的佛珠和飾品,還有許多錢。得知這是藏族同胞獻給神山的,他們會把珍貴的東西供養給寺院或者神山聖湖。並祈禱這個世界的眾生和自己得到幸福。

在轉山路上,有很多樹旁,轉山的信徒都會放上財物或者隨身法物來供養神山,祈求平安吉祥。

在轉經的路上,海拔從最初1000多米到最高的地段近5000米,一路上會見到各種地貌和各種季節的景色。走到大概六點鐘,計劃到達第一天的營地「永是通」,走著走著在河邊看到了一對的夫婦在河邊紮營,我於是走了過去和他們攀談起來,得知前面幾百米就是永是通了,於是決定一起紮營,大哥大嫂很熱情。晚上吃了他們帶多了的米飯和食物。

在沿途的休息點,來自各地的藏族同胞大家圍坐在一起,喝著酥油茶和青稞酒,聊著轉山路上的故事。

因為營地離轉經路不遠,能聽到連夜趕路的信眾。他們很多都是天不亮就起來趕路。我開始第二天行程,今天要翻越第一個4000米的埡口多克拉卡埡口。

在一處石刻跟前,為一同來朝山的的藏族同胞合影。

連續的爬升,這樣的行走體力接近崩潰。好在都是原始森林,不是很曬。走到半山腰在一處崖壁上有一處藏傳佛教的浮雕。看到很多人在這裡禮拜,於是我也禮佛三拜,稍作休息繼續趕路。

一位孝順的兒子,帶著他年邁的藏族老覺姆母親,步履蹣跚的走在轉山路上。

在路上看到一位藏族大哥攙扶著一位覺姆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走的異常緩慢和艱難。每走幾十米就要坐下來休息。得知這位老覺姆已經七十三歲了。是大哥的母親,今年他們兩人一起來轉山。每天只能走很少的路。但是他們一直堅持著。

路旁堆積如山的服裝是為了給去世的親人穿上。

中午時分到了達康拉咱,往前不遠就要翻越多克拉卡埡口,這座埡口4479米,光禿禿的通往埡口的路上沒有任何可以遮陽的樹木。

前方就是克拉卡埡口,一眼望去令人生畏。

很多藏族同胞在這裡吃午餐,藏胞最愛喝酥油茶的,甚至很多藏胞行李中都帶著鋁壺燒水沖泡酥油茶,主食是糌粑。你只要路過正在吃飯的藏族同胞,淳樸善良的他們都會邀請你去和他們一起吃飯,給你倒上一碗酥油茶,表示敬意。

路上會遇到很多年輕的母親,他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來轉山,希望孩子受到神山的護佑,讓他們能快樂健康成長。

在休息的時候一位大哥和我聊天,得知我是一個人轉經,就給了我一些黑乎乎的食物,由於他普通話不標準,我一直聽不懂,但我想那應該是預防高反的一種食物。

路途上的年邁者

一路上遭遇高海拔的艱難爬升,走走停停。每走幾步都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加之太陽底下的暴晒,每走一步都異常艱苦,藏族同胞們也是走走停停。

浩浩蕩蕩的隊伍在艱難的路上走走停停。

兩位出家人絳紅色的身影穿插在其中。

剩下的路還很長。在旅程之初,雖有疲憊、頭痛等身體的苦楚煩擾我,但心中感到愈發安謐與純粹。沿途風光無比清澈而絢麗,我也跟隨那些純潔美好的靈魂繼續走下去了。

(未完待續)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你的高三有多少難忘的瞬間?
逆戟鯨為何襲擊藍鯨?是想飽餐一頓,還是開個玩笑?
誰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探索納米比亞,尋找地球上最古老沙漠中的奇異生命
放完羊,看星星,被大西北戈壁上的這座龜城感動到了!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傳說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的罪孽,藏傳佛教中的神山之王—岡仁波齊
西遊記中的神山,方寸山上榜,如來佛的靈山第二!
嘉戎情懷:是雪山,似神山
馬來西亞神山戴「白色帽子」,罕見的莢狀雲環繞
川西唯一的一座神山
風景秀麗的比日神山,轉山信徒絡繹不絕
玉龍雪山山體崩塌!莫非今生無緣此山?帶你領略「神山」風采
連雲港灌雲縣大伊山,為何有″淮北第一神山″之稱號?
《山海經》之神山青丘,傳山中住著很多九尾狐,出沒在月圓夜
信仰|岡仁波齊轉山,恰遇神山之犬
牛奶海:神山中的綠寶石,恰如一塊翡翠遺落人間
世界上毛櫸林的唯一一處原始森林——白神山地
水簾洞鐵板橋為何直通龍宮?一件事暴露了神山古洞的前世主人
這是關於天山的熾烈禮讚,一睹神山腳下的曠世之美!
《山海經》記載的五大神山,居住著上古十巫、旱神、秋神和西王母
神山—昆崙山的故事
日本的「神山」:看見會變色的富士山
這座西藏最美的神山,全世界公認的「雪山之神」,至今無人登頂
西藏遊記——神山下的夢
東北第一神山——長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