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楊家將沒那麼傳奇,他的岳父家族才是真正的北宋大腿
在中國民間,楊家將被描述成一個將才輩出的家族,不僅三代皆為忠烈,連女子都能披掛上陣、叱吒疆場。實際上,只有楊業稱得上是真正的名將,他的七個兒子並沒有留下太多戰績,至於佘太君、楊八妹等一乾女將則全是虛構。
楊業的夫人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折氏,因同音在演義小說里變成了佘氏。折氏本出自北魏拓跋氏,從南北朝時起就是黃河上游的世家大族。
唐高祖時,折氏以土宗強族的地位被任命為府谷鎮遏使。從此以後,折氏就世代鎮守府州,是抵禦西北少數民族侵略中原的中堅力量,折家軍的名號存在了500餘年。
折家軍第一個揚名於史冊的是唐末的折宗本,被唐朝皇帝任命為振武軍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歷經五代亂世,始終屹立不倒,被許以兄弟相傳,襲其世次。
宋朝建立後,折宗本之孫折德扆歸順宋太祖,繼續統領府州軍事,折德扆即是楊業的岳父。自此,折家軍就成為北宋西北邊境的大腿,抗衡西夏100多年。
北宋朝,折家軍名將輩出,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折惟昌、折繼閔、折克行、折可適等。由於折家軍的存在,西夏騎兵始終未能進入黃河東岸,保全了中原地區百餘年的安寧。
然而,僅僅依靠折家軍抵抗不了西夏、契丹、大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輪番衝擊,況且北宋對摺家軍的支持和信任也不夠,導致他們始終處於孤軍奮戰的境地。
1139年,被迫降金的折可求被金人毒死,西夏人趁機佔領了府州,折氏長期據守府州的歷史宣告終結。西夏對摺家軍恨之入骨,佔領府州後,把多年的積怨傾瀉於折氏祖墳,戮其屍骨,夷其墳塋。
儘管折家軍的戰績遠遠超過楊家將,但他在中國民間幾乎無人知曉,原因其實很簡單。
折家軍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軍閥性質的存在,唐朝強大時,他歸順於唐朝,五代時更儼然獨立王國,宋朝建立後,他歸順了宋朝。最最關鍵的是,靖康之變後,折家軍又投降了大金。
所以,在儒家佔據主流價值觀的封建王朝,折家軍絕不是一個值得宣揚的對象。反觀楊業,即使被自家人挖坑,依然寧死不降,是絕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值得大書特書。
於是,為了褒獎楊業這個典型,封建文人不惜移花接木、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將楊家將塑造成神一般的存在。


※這首詩歡快得根本不像杜甫,特別是頸聯,彷彿是李白附體
※中國歷史第一貴族,劉邦親賜爵位,民國時廢除,傳承2000多年
※這是一首可以跟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媲美的唐詩
TAG:沉香藝文志 |
※北宋被滅的時候,楊家虎將為什麼沒出現?這才是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將抗遼的故事千古流傳,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
※都知楊家將、岳家軍,這兩個在宋朝根本不起眼,真正厲害的是他們
※這是宋朝歷史中真實的楊家將故事
※楊家將故事真假摻半,佘太君也沒那麼傳奇,為何還能代代流傳
※北宋歷史上楊家將真的存在嗎?其中一個竟然敢要皇帝的老婆!
※這個家族功勞比楊家將還大,差點活捉梁太后,佘老太君是他的後代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的佘太君是怎麼死的?我們都被歷史給騙了,這下真相大白了
※歷史上真正的楊七郎,竟然不是出自「楊家將」
※太后再嫁:還原楊家將中的那個真實蕭太后
※楊家將中的佘老太君真的存在嗎?別再被傳說故事給騙了
※《宋史》關於楊家將的真實記錄,是怎樣的,楊家將究竟有幾代人?
※楊家將後代何在?這五個村子的楊家將後人,有沒有你的家族?
※真實歷史上的楊家將,真的如演義中那麼厲害嗎?
※宋太祖驅趕的飯桶,宋太宗讓他做了宰相,還代楊家將大敗契丹…
※歷史上真實的蕭太后與楊家將
※真實的潘仁美是大宋頂尖名將,為何卻在《楊家將》中成了惡人?
※楊堅的意思就是,到地球爆炸,江山也是他們老楊家的
※正史中的楊家將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