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執於得者無所失

不執於得者無所失

佛家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辯證法告訴我們: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得與失是對立統一的,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人生的旅途中,得與失相伴左右,成功與失敗交織在人生的各個階段。

常人患得患失,得也算,失也算,算來算去,最終失算。

宋國有個叫華子的人得了健忘症,剛出門就忘了回家的路。現在記不起從前,以後又記不起現在的事。他在路上指著一處房子問一位婦女:「這是哪裡呀?」那女人說:「這是你的家,你怎麼不記得了。」他又問:「你長得好美,叫什麼名字呀?」那女人聽了生氣地說:「我是你老婆呀,你連我也忘了嗎?」看他這個樣子,他老婆四處許願:有誰能醫好我丈夫的病,我願意將一半的財產分給他。

一天,來了一位高人。他說:「華子的病不是醫術、祈禱、藥物所能治好的,讓我同他單獨同住七天,我試著改變他的思想,一定能完全治好他。」

也不知道這位高人用了什麼方法,七天之後,真把華子的病治好了。這讓華子的妻子、兒子萬分高興。然而,誰知道華子病好了之後,卻變得動不動就愛生氣,把妻子趕出了家門,對兒子任意地打罵,又拿著菜刀,到處地追殺。人們都感到奇怪,於是問他:「你病好之後,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呢?」華子說:「以前我患有健忘症的時候,坦坦蕩蕩,心中連天地的有無都不放在心上,哪來什麼煩心之事呢?可現在恢復了記憶之後,生死得失,喜怒哀樂全都隨之而來,連暫時遺忘的生活都不可復得。天天處於煩惱之中,因此言行變得喜怒無常了。」

華子失去了健康,卻得到了坦蕩;恢復了健康,也多了「煩心之事」。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往往越寶貴。擁有了美女,卻失去了愛情;擁有了金錢,卻失去了健康;擁有了香車,卻失去了腿力;擁有了豪宅,卻失去了陽光;擁有了珍饈,卻失去了胃口;擁有了刺激,卻失去了感覺……

西漢初年,北方匈奴首領冒頓殺父自立,以力自威,這大大地威懾了它的鄰國東胡。為了限制匈奴的發展,東胡國不斷挑釁,企圖找借口滅掉匈奴。

匈奴人以剽悍喜騎著稱。國中有一匹千里馬,毛色油黑髮亮如軟緞,渾身無一根雜毛。它能日行千里,為匈奴國立下過汗馬功勞,被視為國寶。東胡國便派使者向匈奴國索要這匹馬。匈奴群臣都認為東胡太無理取鬧,一致反對。

足智多謀的冒頓一眼看穿了東胡的用意,但並沒有流露出來。他知道,捨不得孩子打不著狼,決定忍痛割愛來滿足東胡的要求。他告訴臣下:「東胡之所以要我們的寶馬,是因為與我們是友好國家,我們哪能因為區區一匹千里馬而傷害與邊鄰的關係呢?這樣太不合算了。」於是就把寶馬拱手送給了東胡。

東胡國王一看,冒頓如此膽小怕事,就更加狂妄。他聽說冒頓妻子很漂亮,就動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說要納冒頓之妻為妃。

冒頓的妻子年輕貌美,端莊賢惠,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聽東胡國王如此羞辱他們尊敬的王后,都氣得摩拳擦掌,欲與東胡決一死戰。冒頓更是氣得鋼牙緊咬:連妻子都保護不了,還算個男人?況且還是個國王!然而他轉念一想,小不忍則亂大謀,社稷畢竟重於一切啊!

於是,他強打笑臉勸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東胡卻只有一個啊!豈能因為區區一個女人傷害與鄰國的友誼?」這樣,他又把愛妻送給了東胡國王。

東胡國王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千里馬與美女,就認為冒頓懼怕他,更加驕淫起來。他整日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國力越來越虛弱不堪。然而他卻毫無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兩國交界的方圓1000里土地。

冒頓召集群臣商議,大臣不明他的態度,都沉默在那裡。有人耐不住這可怕的寂靜,聯想到以往兩次的事,試探地說:「友誼可能重於一切,送給他們好了。」冒頓一聽,怒髮衝冠,拍案而起:「土地乃社稷之根本,豈可讓予他人!東胡國王霸我皇后、索我土地,實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現在天賜良機,我們要滅掉東胡,以雪國恥!」他親自披掛上陣,眾人同仇敵愾,一舉消滅了毫無防備的東胡。

冒頓失去了千里馬和愛妻,卻使得東胡國王變得驕淫與虛弱;東胡國王得到了別人的千里馬和嬌妻,卻失去了社稷。

知曉了得與失的道理,就應該利用它為自己創造價值,創造效益。

人這一生,擁有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行漸遠。包括權力、地位等等。但失去並不意味著失敗,人生總會在得與失中找到平衡。失敗了會得到教訓,經歷了磨難則會收穫人生的閱歷,「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關鍵是我們要有失之坦然的心境,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不那麼「累」。一定程度上講,心態決定人生狀態。

得之淡然。常在耳畔響起的一句話便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一個人的人生追求,是人生進步的動力,是有志者的一種夙願。人固然要有所追求,但這種追求應該建立在看淡得與失的基礎之上。當不上將軍,不意味著人生的失敗;即便是能夠成為「將軍」,在擁有一定的權力、地位後,則更要看淡它,不要總想著個人的榮辱得失,而要多看看自己還能為社會做點什麼。

失之坦然。曾經有人說,上帝是公平的,他為人關上一扇門,必定會為之打開一扇窗。這就像我們得到春天,就會失去冬天;得到了太陽,就會失去月亮。

得失是人生的一種平衡,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喪志,才是人生的真境界。不要總在得與失之間打算盤,處處去算計,這樣只會把自己算得越來越「小」,終日為雞毛蒜皮所羈絆;相反,把個人利益看淡些,把個人得失放下來,「大無大有」,才是人生的真諦。

不執於得者無所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分為三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藉助他人的力量
擊垮人的是小事

TAG:一分為三的人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得失隨緣,不執方能心安
人生「四不」:老死不懼,為善不執,逆境不煩,得失不計!
不執著,就無掛礙,也就不會有雜念
不執,不懼,不計,不躁
不要執著 「不執著」
不執,不懼,不計,不躁。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不執著是否過於消極?
人生「四不」:不執,不懼,不計,不煩
不急,不畏,不求,不執,才能走最遠的路,成最難的事
放下不放棄,認真不執著,隨緣不隨便
佛說:不執,不懼,不計,不煩
不執念 不貪妄 隨緣就好
不執著並不是放棄或冷漠
王陽明:不被外物所累,不牽絆,不執著,就是一場修行
不執著就是什麼都不要了嗎
心要堅持亦不執著
給予,就是不執著
拖欠撫養費拒不執行,受刑拒不執行判決罪
拒不執行高通的下架申請,蘋果還要自己搞晶元了
隨緣不攀緣,進取不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