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黑稿和反黑稿,一場沒有盡頭的戰鬥

黑稿和反黑稿,一場沒有盡頭的戰鬥

1

《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用硃砂在一塊白綢子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塞進別人用網捕來的魚肚子里。戍卒買魚回來煮著吃,發現了魚肚中的帛書,自然覺得蹊蹺。陳勝乘勝追擊,又暗中派人在夜裡點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叫喊道:「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在深更半夜聽到這種鳴叫聲,都驚恐起來。次日早晨,戍卒中到處議論紛紛,都對著陳勝指指點點——「快看,那就是要稱王的男人」。

陳勝的這種技巧,用現代公關理論來看,即是輿論造勢。如果秦二世可以在輿論場上反擊的話,想必聲明也是罵咧陳勝用歪斜之術,詆毀大秦建設,美化自己。

5月以來,時下火熱的共享單車領域,接連上演暗戰。OFO和摩拜相繼被曝涉嫌貪腐;摩拜起訴第三方數據機構比達諮詢「發黑稿」:永安行甚至發表聲明,稱其在上市過程中屢遭斷章取義、不負責任的報道……刀光劍影間,似乎誰都沒能全身而退。

前兩天,美團、京東、新浪、搜狐、快手、360等6家互聯網公司聯合發布《反商業詆毀自律公約》(下簡稱《公約》),聲稱要打擊商業詆毀,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參與企業同時將嚴格自律:不捏造涉及他人的虛假信息,不傳播涉及他人的具有虛假、片面、明顯惡意、無權威信息源、無法確認等性質的信息等。首都互聯網協會法律專業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打擊黑稿、打擊商業詆毀是全行業的責任——無論是江湖還是廟堂,都深信黑稿對行業的荼毒至深。

這6家公司先立下這個「行業清流」的Flag,大概有因可循——

2012年,傳聞稱京東壓榨供貨商,劉強東表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是把黑公關做得淋漓盡致,都想辦法去攻擊別人;

美團點評的微信小號」MD反黑組」,其簡介就是「因為有許多看不見的黑手,才有了我們堅定的反黑組」;

2014年,奇虎360被質疑「傳播病毒」,周鴻禕在微博上疾呼:有競爭對手在背後破贊水,捅刀子,找代理人發黑稿,詆毀360的商譽……

然而微妙的是,《公約》6公司彼此業務上鮮有交集,基本沒有正面戰場的交鋒(新浪微博和快手有一定的競爭關係)。基於此,這份公約的效用,已經打了個大折扣——如果《公約》名單中同時出現競爭對手,恐怕相關方絕不止簽字表個態,至少要對彼此的輿論攻守態勢有一次重新的估量吧。

對於相當一部分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來說,黑公關是一種近乎約定俗成的商業打法,只是相較於其他更隱秘的商業叢林生存法則,公關攪動的輿論戰往往更為顯見(黑公關套路有太多,本文主要討論黑稿)。就連上述6家公司在一些分野中的競品,也曾深受黑稿的騷擾——

2014年,餓了么被傳資金鏈斷裂,其公關總監撰文,直指消息背後有推手,「令人悲哀的公關手法」;

今日頭條公關負責人也曾在朋友圈表示:「友商約的黑稿,果然如期、保質、保量發出來了」;

百度公關甚至曾發表「感謝信」:為何被黑的總是我……

當同行業的公司都說自己遭黑,究竟誰才是黑手?

2

撇開《公約》肅清行業黑稿的信號意義,單從技術層面來說,查實黑稿,即已面臨著行為和動機認定上的雙重困難。

以黑稿為代表的黑公關,在法律層面一般被稱為「商業詆毀」,即:一方為了戰勝競爭對手,以捏造、散步虛偽事實為手段,貶低、詆毀對方,從而提升自己在競爭中的位勢。

民事層面,和商業詆毀行為相關性最大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根據該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對於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後果的,還將入刑。但構成商業詆毀的兩大核心要件——行為的客觀表現和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性——在司法實踐中均存有較大的認定困難。

評判一篇文章是否為黑稿的首要依據是,素材是否屬實。但在很多情境下,單看文章的事實依據只是最粗淺的認知流程。在帶有行業嘲諷意味的《如何優雅得體地寫出一篇蘋果的負面稿?》一文中,廣告人小馬宋成功演示了:如何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完成一篇黑稿。對於黑稿的路徑迭代,小馬宋的概括可以說是相當貼切了——產品有問題,就直接黑產品;產品沒問題,就寫商業模式;上述兩者都沒問題,就扒老闆舊賬;實在沒什麼可寫的,就扣帽子,把世界觀、價值觀寫進去。

上述論證的過程中,前三種是以事實為據,最後一條是擺觀點,都是「行為主觀表現」層面的問題。在引述案例均真實、觀點擁有充分論據和理論支撐的情況下,文章的成立性似是必然。唯一的崩壞僅在於寫作者的「別有居心」,因為這份居心,原本的信息被重新羅列後,加上作者謀劃已久的觀點,成為一篇徹底的負面稿。

所以說,希冀通過捏造、扭曲的事實來堆砌一篇黑稿,在技術和戰術層面都是最低級、拙劣的一種,稍有品味的甲方,也斷不會豢養這樣的低階打手。如此前被萬達、阿里等公司起訴的造謠自媒體,很大程度是被抓住了「硬傷」。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完全基於事實,運用過人的信息支配和邏輯推演能力,最終黑人於無形的文字。所以,探討黑稿的重點並不是事實層面,而是在於寫作者的動機——所謂商業詆毀行為中的「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性」。

「動機」顯然是更難追究和界定的。更大的尷尬在於,即便出現一篇所謂「動機不純」的文章,只要保證有限的知情人守口如瓶,恐怕連法官也很難判定這是一篇主觀上的黑稿。你可以認為這是邏輯詭辯的勝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何嘗又不是思考問題的一種新視角呢?更何況,即便實現了包括動機在內的所有環節的程序正義,也並不意味著信息真實完全等同於客觀真實。

3

即便跳脫出法律上的界定難題,想杜絕黑稿,在理論上也不太可能。

面對黑稿泛濫,評論人曹林曾撰文指出:一個行業退化和墮落有很多標誌,比如創新乏力、泡沫叢生、裝逼流行、撕逼成風,最明顯的標誌,是從黑稿泛濫開始的,「看起來風光的互聯網行業,就充斥著這種黑稿,輿論生態很惡劣」。

關於遏制黑稿的呼聲,多年來始終層出不窮,還有專家呼籲加大法律層面的懲戒力度,但就像《陳涉世家》中的案例一樣,這套古已有之的技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上演。黑稿難止的根源,並不止是公關的姿態問題,而在於商戰的殘酷本質。

商業對戰的打法有千萬種,比如戰略層面的、運營層面的、人事層面的,而以公關為代表的輿論戰,只是其中一項。即便沒有黑稿,拔高公司數據,虛報融資數額也早已是行業通病。這些陳年頑疾,都指向同樣的、似乎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點:誰不造假,誰就吃虧。

常見的業界生態是:面對黑稿這一隱秘卻泛濫的行業潛流,那些沒有採取得當的防黑術、或在公關暗戰中呈弱勢的公司,就成了某一起事件中的「受害者」。但很有可能,一轉身,「受害者」又變成了「下黑手」的一方。

這似乎是一份「囚徒困境」的現實樣本:由於無法信任對方,彼此更傾向於互相揭黑。所以說,只要商業競爭還存在,黑稿在理論上就難以杜絕——這場纏鬥已久的戰役,誰先放下輿論武器,赤膊上陣,就意味著主動減弱自身的戰鬥力。這從來都不是商業叢林所信奉的法則。

這也正是《公約》在現實中難以真正兌現的癥結所在——猜疑鏈永遠都在,「黑暗森林法則」在互聯網生態圈中尤其適用。所以,只要商業競爭存在,輿論羅生門就不會止步。

趁熱的案例是,6.18大促將近,剛剛簽完《公約》的京東就迅速進入戰鬥:有消息稱其脅迫商家在天貓上調價格,且自行下調價格讓品牌承擔。緊接著,京東實名舉報友商「違背新聞事實、惡意詆毀京東」,「希望友商回歸到公開、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當中」。

隨著傳播載體的嬗變,信息傳播的多元化,黑稿的寄生土壤也變得更加複雜。尤其是面對海量自媒體的不斷生長,原本相對可控的傳播秩序從「大動脈式」變成「細枝末節」,這對黑稿的受害方(企業)、平台治理者以及政府監管部門,都提出了更深遠的要求。

當然,對於企業管理者,尤其是公關部門來說,也要提防將一切負面輿論歸結為黑稿的思維趨向。「黑稿」不應成為企業在面對合理輿論質疑時的萬用擋箭牌,若如此,那就是迴避業務短板的誅心之論。所以,還是回歸商業競爭的核心,一家公司即便通過次把次的」黑公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如果沒有持續加強的業務作支撐,終究無法接受時間的檢視。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中虛構了一個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42。當這個暗藏在宇宙盡頭的答案揭曉時,一切啼笑皆非又令人恍然大悟。

消滅黑稿的盡頭和答案在哪裡,互聯網漫遊者們還在努力尋找中。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號:淺野道長(mediastory)

題圖來自:WikiM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武漢特大詐騙案抓獲808人,互聯網金融亟需監管?
失去了獨家版權,流媒體音樂平台之戰該怎麼打?
留給 ACE 的時間不多了
4.2分的《李雷和韓梅梅》被豆瓣黑水軍黑了?不知道,但我懷疑你從大地院線「偷」了票房
北京首列磁懸浮實測,預計10公里長設8站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貓咪和狗狗搶窩,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他做出了史上最逗逼的動圖,沒有之一
沒有項鏈,也可以有一場真正的「極光之戀」!
沒有了頭腦中的故事,傷痛在哪裡
號稱「坦克開罐器」,讓德國嘗盡了苦頭,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
淝水之戰大喊一聲秦軍敗了,士兵潰散,這麼靈的戰術,為什麼之後沒有人再用這種戰術?
一無所有的空間,亦即沒有場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沒有竇唯的黑豹還是黑豹嗎?
看一場不痛不癢的電影,談一場沒有目的的愛情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
沒有硝煙的戰場無處不在,日本電子戰機首飛帶來新的挑戰
為什麼有的皇帝頭上戴的有珠簾,有的卻沒有呢?
一段好的感情裡面,沒有控制與被控制,有的只是彼此的依戀與疼愛
吃雞最需要彈夾的3把槍,沒有了彈夾,這槍變得和燒火棍一樣
主人說中飯吃大白饅頭沒有肉肉,瞧金毛那一臉愁的表情,笑噴!
沒有眼淚只有血的歷史戰役,卻又奇蹟出現
越戰中,美國聲稱沒有輸掉任何一場戰役,為什麼最後卻以失敗收場?
流言——我的戀愛,沒有輝煌的一筆,卻有著真實的痕迹
路遇一隻跟黑貓示愛的白狐,你們的愛是沒有結果的,不要錯下去了
未來戰場可實現沒有士兵?中國給出了答案,實現全球第一個無人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