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我們聊天就用微信,去頭屑用海飛絲,怕上火就喝加多寶?

為什麼我們聊天就用微信,去頭屑用海飛絲,怕上火就喝加多寶?

上一期,書單君和「書米」們分享了《好領導都是壞壞壞壞壞壞壞人》(點擊閱讀)

前些天有一條消息,不知道「書米」們有沒有注意到:

下圖這個露出智者微笑的老頭,就是傑克·特勞特

也許你並不認識他,但你聽說過甚至使用過的諸多著名品牌,其實都曾受益於他所創立的「定位」理論:IBM靠它扭虧為盈,王老吉靠它實現了6年間從1億到120億的銷售奇蹟……

甚至,有人還將「定位」稱為繼泰勒「科學管理」、德魯克「管理學」之後,人類的第三次生產力革命。

而特勞特與合伙人里斯闡釋這一理論的經典著作《定位》,更是被無數營銷人、廣告人奉為「神書」,我曾多次聽做品牌營銷的朋友推薦,「如果只看一本營銷書,首選《定位》」

這書到底「神」在哪?

今天,書單君和大家一起重讀經典,看看「定位」是怎麼一回事,又和我們普通人有著怎樣的關係。

什麼是「定位」?

「書米」們有沒有留意過這樣的生活細節:

當我們想檢索一條消息,就會不假思索地打開百度

吃火鍋的時候,順便會點幾罐加多寶或者王老吉

當你發現最近頭皮屑較多,很有可能想到的是去買一瓶海飛絲

……

搜索引擎還有bing、搜狗等不止一家,休閑飲料還可以選可樂、雪碧、美年達,自稱有去頭屑功能的洗髮水更是不勝枚舉,然而在上述的情境中,為什麼我們下意識想起的不是它們?

如果我們的心裡有很多個格子的話,佔據著「搜索」、「涼茶」、「去頭屑洗髮水」這幾個格子的,分別就是百度、加多寶、海飛絲,每當進入特定的情境,這些品牌就自然而然地冒了出來。

這就是品牌定位的神奇力量。

特勞特認為,一個品牌真正完成註冊應該是在潛在用戶的心智中。或者說,所謂定位,就是如何讓你的品牌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

這裡的關鍵詞是「心智」,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心裡的那些「格子」。

佔據或沒佔據用戶心智(我們心裡的格子),有什麼區別呢?

《定位》里有個很好的例子

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但他為了尋找黃金,對外守口如瓶。

而幾年後,義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也航行到了美洲大陸,但他做了兩件不同的事情:

一是把新世界定位為獨立的大陸,與亞洲完全分開,這在當時引起了地理學革命;

二是大量寫作,著書《海上旅行故事集》,介紹他的發現與理論。他有一封信,甚至在25年的時間裡,被翻譯成40種不同的文字。

在阿美利哥去世之前,西班牙授予他公民稱號,還賜以高官厚祿。結果,歐洲人居然以為是阿美利哥發現了美洲,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新大陸(America)。

而哥倫布,不僅沒能讓自己發現的新大陸打上自己的名字,反而最終是在監獄度過餘生。

結局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正是因為阿美利哥通過他的行動,成功將「阿美利哥=美洲」注入了民眾的心智。

定位,正是爭奪用戶心智的戰爭。

為什麼說是「爭奪」呢?

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過度傳播和產品爆炸的時代:

走進超市,你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到不下10種口香糖,20多種洗髮水;

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光餐飲店鋪就有幾十家;

哪怕是汽車這樣的高價商品,你都可以在福特、本田、豐田、現代、賓士、寶馬等等幾十個品牌幾百種車型里挑選。

這種消費者「選擇困難」的另一面,就是企業的殘酷競爭。

那麼多家公司,那麼多條廣告狂轟亂炸,我們消費者能記住幾個呢?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喬治·米勒認為,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時處理7個以上的單位。所以,固定電話號碼通常只有7位,而白雪公主的故事裡只有7個小矮人。

但特勞特給出了更狠的答案,他稱之為「二元法則」

「在每個品類中,最終只會剩下兩個品牌主導整個品類。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麥當勞和肯德基、上帝和魔鬼。」

其實,隨著競爭的加劇,某些行業甚至會出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殘酷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進入用戶心智,誰就意味著把競爭對手擋在了外邊。

那怎麼才能成功定位,讓品牌佔據用戶心智中的某個位置呢?

如何「定位」?

成為第一,是進入心智的當然捷徑。

我們都知道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叫阿姆斯特朗,那第二位呢?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那世界第二高峰呢?

所以,第一家佔據我們心智的公司很難從記憶中抹掉。比如,照相業的柯達,計算機的IBM,可樂中的可口可樂,等等。

從歷史數據來看,第一名也確實佔據著市場份額的大頭,往往是第二名的2倍,是第三名的4倍,這個比例不會輕易改變。

然而,第一隻有一個,除了行業領導者,其他企業又該如何定位自己?

對於這些處於追隨者地位的企業,定位方法之一,是與行業領導者「掛鉤」。

比如,在定位時代早期,有這麼一個經典案例:

美國的第一大租車公司是「赫茲租車」,「安飛士租車」則排在第二。

在沒擺正自己的位置前,安飛士已經連續賠本13年。直到1962年,他們採用了新的廣告語:

我們是第二,所以我們更努力。

神奇的是,自從承認自己是第二,安飛士就開始盈利了。其中的原因,一是利用了人們同情弱者的心理,二是關聯赫茲公司,所謂「更努力」,消費者自然會想到是與赫茲相比,這就等於是把自己和行業老大綁在了一起,借上了勢。

所以,當不了第一,就要爭當第二。

可如果連第二也爭不上,該怎麼辦?

沒關係,哪怕是第三,只要定位好,也可以有肉吃。

比如七喜汽水

七喜剛上市時,象徵美國熱情的可口可樂和「新一代選擇」的百事可樂幾乎壟斷了整個清涼飲料市場,它們要想博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找出自己與競爭對手的不同,避免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勁敵的直接交鋒。

當時,七喜的總裁偶然注意到一篇報道說,美國人正日益關注攝取過量咖啡因的健康隱患。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中,都含有咖啡因。於是七喜汽水提出了自己的口號——不含咖啡因的非可樂

通過這種「非可樂」定位法,七喜將自己與用戶心智中的「可樂」形成對立聯繫,佔據了「非可樂」飲料這個空位,於是銷量陡增,一躍成為美國第三大飲料品牌。

類似的,在中國品牌中,五穀道場曾憑藉「非油炸」的定位,成為速食麵市場的一匹黑馬;而雲南白藥創可貼,用「有葯好得更快些」的定位,成功與巨頭邦迪區分開來。

所以,定位關鍵還是尋找顧客心智中的空位

要想找到空位,你必須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東走,那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個空位往西走,對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管用的戰略對你同樣也適用。

再舉幾個例子

面對以「豪華」著稱的汽車發明者賓士,寶馬轉而強調「操控」,穩住了陣腳;

在大型車扎堆的美國,甲殼蟲提出「Think small」(往小處想),突出小尺寸,獲得成功;

富士山在世界高峰中排不上名,但以「日本第一高山」廣為人知。

儘管做不了行業第一,但在尺寸、空間、特性等等維度上,企業都有挖掘出在細分領域「成為第一」的機會。某種程度上,公開承認自己是行業第二的安飛士也是第一,挑戰市場領導者的「第一」。

小心品牌延伸陷阱

找到定位後,並非一勞永逸,還需要聚焦經營。因為企業家們往往有個毛病,他們很渴望「複製成功」,讓新產品搭上老品牌的便車。

而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掉進坑裡。

可口可樂前董事長伍德魯夫有句話廣為人知:「假如我的工廠被大火毀滅,假如遭遇世界金融風暴,但只要有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將重新站起。」

伍德魯夫能有此底氣,全因為在顧客心智中可口可樂已經成為碳酸飲料的代名詞。

這一認知如此強大,甚至連可口可樂自己都難以改變。

所以,當可口可樂推出蘇打水飲料Mr. Pibb時,就已註定了這一產品的失敗。

在用戶心裡,可口可樂就是可樂,而不是其他的東西。

同樣,茅台也推出過茅台啤酒、茅台紅酒,結果可想而知。

特勞特將可口可樂、茅台的擴充產品行為,比作陷入了「品牌延伸陷阱」。

從顧客心智出發,就能看出錯誤所在。

這實際上是蹺蹺板原則:一個名字不能用來代表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產品。一個上升,另一個就會下降。

我的某位朋友就講過一個故事,家鄉有一上市企業,叫「新希望」,賣豬飼料起家,後來進行品牌延伸,同時賣牛奶,但品牌還叫「新希望」。

他忍不住吐槽,「看著牛奶袋上的三個字,怎麼有人能喝得下去?」

從定位理論來看,這無疑掉入了品牌延伸陷阱。既賣飼料,又賣牛奶,本無不可,甚至同屬農產品,這種延伸貌似還頗為合理,但因為共用同一個品牌名字,用戶會在認知上產生矛盾和抵觸。

特勞特告誡企業家,如果是公司重磅產品,切記避免品牌的盲目延伸。

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定位》一書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那時候書名還叫《廣告攻心戰》)是在26年前的1991年。

在互聯網營銷大行其道的今天,「定位」理論已經顯得非常古老了,它的有效性也在遭受質疑。

比如,有人提出,定位理論針對的是過去工業時代產品過剩的情況,提出用定位來打品牌,通過管理消費者的認知來營銷產品,而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媒體、渠道、用戶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最典型的場景:一個整天泡在直播網站的年輕人,可能根本看不到「去頭屑,用海飛絲」的電視廣告,而網紅主播的一句安利,卻可能直接讓他購買一個你根本都沒聽說過的品牌。

這世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也不會有通行千百年的理論。書單君覺得,對「定位」理論的質疑,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定位」理論已經行不通了。試想,直播網站也是各有定位的,自媒體營銷的前提,也是首先確立自己在用戶心智中的認知。

如果你問我,「《定位》過時了嗎?」我會反問,「《孫子兵法》過時了嗎?」

是的,有些招式會變,但精華依舊在。

更何況在我看來,「定位」已不僅僅是一種商業營銷理論。

我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有道鴻溝叫認知,衡量認知水平有一重要指標,便是掌握思維工具的多寡。而作為思維工具和思維方式的「定位」,不僅沒有過時,反而特別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在個體獲得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的今天,你是否思考過如何定位自己?在別人眼中,你希望與同行有何不同?

特勞特說,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裡,當下遊戲的名字就叫定位。而且,只有玩得更好的人才能存活下去。

供「書米」們參考。

----我是好物推薦分割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單 的精彩文章:

不評唱功,不聊八卦,天后王菲的這一點最讓我印象深刻
你有可能出軌嗎?
你的眼界,就是你孩子的人生邊界
我最害怕的,就是過母親節了

TAG:書單 |

您可能感興趣

長期喝黃芪水到底好不好?哪些人不能多喝?這2類人多喝加重病情
明朝最無恥首輔嚴嵩,為拍嘉靖帝馬屁,竟喝加尿的「仙藥」九九八十一天,只為能繼續往上爬!
為何中國人喜歡喝加熱過的水,就連酒也是?其實百年前就有答案了
四次遇阻!「怕上火喝加多寶」被判存誤導性表述,不得作商標使用
不能反覆喝加熱的水,會致癌?
「怕上火喝加多寶」或將成為歷史:涉嫌誤導消費者!王老吉樂了?
女生嘗試喝芹菜汁減肥,因太難喝加入蘋果和檸檬,7天後看她變化
華為、小米看過來,黃章暗諷你們是衝量是賠本賺吆喝加清庫存
肝病「死對頭」,天然「解毒王」,泡水喝加一點,肝病不攻自破
口腔潰瘍總反覆?金銀花這樣喝加3個小偏方,3天痊癒百試百靈!
老中醫1土方:野菜煮水喝加紅糖,高血壓不降都難
87歲老人大吃大喝加熬夜 突發心梗險些喪命
吃喝加購物,帶你看文藝之外的捷克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