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型「投資型」企業家,才有機會贏取「新商業時代」的資本紅利

轉型「投資型」企業家,才有機會贏取「新商業時代」的資本紅利

為什麼IDG最早是一家數據公司,現在卻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投資機構?

為什麼日本軟銀最早是一家軟體公司,孫正義因投資雅虎和阿里巴巴,現在已構建成投資帝國?

為什麼馬斯克創辦了Paypal和特斯拉仍不滿足,還要投資航空、醫藥、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

為什麼雷軍、柳傳志這些大佬在做實體企業的同時,還在其他領域尋找賺錢的機會?

這些人是各個行業的精英,成功的企業家,是創而優則投的代表。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成功後,並沒有選擇安穩,而是從行業中跳出來多元化配置自己的資產,充分發揮資產價值。他們是新的物種,有新的身份,他們都是「投資型」企業家。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接近40年,一大批憑藉著勇氣和魄力下海經商而崛起的一代企業家已人過中年,他們經營多年的企業也在面臨新時代 的挑戰和轉型的困惑;世界五百強企業、BAT互聯網企業等高管,都從大企業中得到豐厚的回報,很多人出來創業,出來做投資,這些人焦慮在如何拓展新事業方向,怎麼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如何跨入新的行業新的圈子。

這些人群通過實業實現財富積累後,正經歷著「產資」融合的大時代。具體的表現就是,創業者不會融資,創新就沒法實現;企業家不懂資本運作,企業很難做大;投資人不會投資就會賠錢。資本正在對實體經濟瘋狂地滲透和衝擊,企業家的角色也在悄然地發生改變。

新經濟下,產融大時代

現在已經是一個「產融結合」的大時代,產業資本一旦和金融資本結合起來,在產業好的時候可以放大產業的勢能,在產業周期輪換期,金融資本又可以將產業積累的財富配置到最佳位置上,只有和最具潛力的行業綁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民營企業家做到頂峰時,一定要去做投資,或者選擇在更高層面成立金融控股集團的原因。

而在移動互聯網、新智能技術的推動下,很多行業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人把這波浪潮描述為「新經濟」,甚至還寫入了總理的兩會工作報告。在這波新經濟浪潮下,企業家需要注意的一個現象是,最近幾年出現的獨角獸包括從百團大戰生存下來改做外賣的美團、還有出行行業里的滴滴、智能手機里的小米、現在的共享單車等等都無一例外地靠資本運作高效地攻城略地,佔領市場地位。而且都是舊的物種,用新的模式,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在新經濟下,好的企業家一定要是好的融資家、好的投資家,這樣才能讓自己企業走的快,走的遠。

傳統企業家「投資認知」的幾大誤區

傳統企業家在經過傳統行業洗禮後,形成了固定的思維和認知方式,尤其對新的產業、新的思維、新的技術,存在著天然的排斥和錯誤的認知。在「產融」結合時代,企業家對投資的認知也存在一些誤區。

第一個誤區:做投資離自己太遠。

很多從實業發家致富的企業家,總覺得做投資有多高大上,離自己太遠。其實,企業家在買房、購買固定資產等行為都是在做投資,而做股權投資只是資產配置的一種。

第二個誤區:投資人都是野蠻人。

投資人有很多標籤,有人把他當作「天使」,有人也會把他稱作「野蠻人」。像去年的寶能和萬科的股權之爭,格力的股權爭奪戰,被認為是野蠻投資人的頻頻舉牌,覺得投資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而像萬科、格力這樣的大企業,其實早早就通過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就意味著它必須承擔市場可能會帶來的風險。而其實,更多的投資人是通過自己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來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和企業成長的,同時又能通過投資實現財富增值。

第三個誤區:做實體企業不需要金融資本。

一直以來,做實體企業的人,只專註於自己的行業,不太敢接觸互聯網、金融這種虛擬行業。然而中國已經進入產融大結合的時代,資本市場也不是被銀行控制的市場,而是一個多元化的交易模式。

同時,新興行業對實體行業進行衝擊的時候,金融資本對實體企業的反哺也成為新常態,實體企業如何利用多元化的金融衍生工具,推動自己的發展,是每個身處其中的企業家的一門必修課。

第四個誤區,企業家有錢就可以自己投資。

許多企業家,會經營自己的企業,會做生意,但不一定會投資。一些企業家把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各種基金、股票,或者說藝術品,虧得一塌糊塗。他們對企業很了解,對金融和資本卻並不是很了解。當企業發展前景遇到瓶頸時,就很難讓自己的財富增值。

投資是一門概率學問,往往是以10%概率博取百倍千倍回報,它帶來極大利益的同時也意味著承擔極大的風險。一個專業、優秀的風險投資人,起碼要看幾百家企業,才可能投出成功項目,不僅要有項目資源,還要有獨到的眼光。企業家做投資,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經營自己企業的同時,抽出時間跟投或者投資專業基金。

如何成為「投資型」企業家

新商業時代,企業家正面臨著,資產貶值縮水無形、企業轉型無路、投資配置無門,新科技無感,看不懂新風口。當大家集體在焦慮的時候,不如成為「投資型」企業家。

投資已經不只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投資自己也在投資未來。

新一代企業家,不僅要有企業家精神,還要做「投資型企業家」,既要是好的融資家,也要是好的投資家,企業和投資兩不誤。「投資型」企業家,既是新商業時代的掌舵人,也代表著未來商業的方向和成功的標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投夢工場 的精彩文章:

TAG:創投夢工場 |

您可能感興趣

資本力挺「獨角獸」 商業銀行瞄準新機遇
商業銀行公司業務的未來及轉型方向
商業夥伴曝杜蘭特七年後退役 轉型商業投資大佬?
聯想創投四家被投企業榮登中國最具商業價值AI企業百強榜
匯聚商業精英力量 聚焦商業投資目光
藝術品金融的商業模式
人工智慧引發就業商機,學好數理基礎搶佔商業「金飯碗」
愛和利他是最大的商業力量——中國茶品牌發展峰會
金融科技驅動下,金融信息服務商業模式或將發生改變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商業利益為部分產業提供了機遇
資產負債表風險和商業模式解讀
科技賦能綠色金融 將為商業銀行提供巨大盈利空間
用戶與商業價值
新商業時代,莫讓機器完全取代人工
打造新一代分析型資料庫,偶數科技將開源技術商業化,探索業務發展新方向
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的六大典型行業
商業變革中的時尚消費新邏輯
智能家居,新的商業藍海
黃灼:連接+運營,機智云為客戶創造商業價值
新時代的商業智能:數據協作+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