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並行不悖、井然有序」,葉綠體中二萜代謝流調控的新機制

「並行不悖、井然有序」,葉綠體中二萜代謝流調控的新機制

景傑編者推薦: 植物二萜類化合物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葉綠素、胡蘿蔔素等捕色素參與光合作用; 赤霉素、脫落酸、獨腳金內酯等植物激素調控植物生理髮育。葉綠體是植物二萜類化合物主要合成場所。但是讓研究人員始終不解的是,葉綠體中眾多二萜化合物共用同一前體(GGPP),那麼該前體是如何在不同合成途徑中合理分配?日前著名學術期刊PNAS的一篇學術論文給出了答案。領導該研究的是南京大學盧山教授。研究人員在水稻中鑒定到GGPP合成酶(GGPPS)以及與其互作的蛋白GRP。這兩個蛋白在葉綠體的類囊體中形成異源二聚體,相比在葉綠體基質中的GGPPS同源二聚體,可以更高效地合成GGPP,以專供葉綠素合成之需。該項研究揭示了植物在二萜代謝合成途徑精細調控中新機制。

關鍵詞

萜類、光合作用、GGPP、類囊體、蛋白質相互作用、質譜

圖 1. 植物葉綠體中,二萜前體GGPP參與合成赤霉素(Gibberellins)、胡蘿蔔素(carotenoids)、脫落酸(ABA)、葉綠素(chlorophyll)等重要生理活性化合物。

研究思路和成果:

萜類化合物(terpenoids)以異戊二烯為結構單元,是自然界中種類最多、結構最為多變的一類化合物。通常根據所含的異戊二烯單元數將萜類分為單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萜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從膽固醇、葉綠素、甾體激素等生理活性小分子;到薄荷醇、青蒿素、人蔘皂苷等藥理活性分子;再到蛋白質的異戊二烯修飾、以及我們熟悉的天然異戊二烯聚合物---橡膠,萜類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 (圖 2)。(第十三屆萜類生物學國際會議於2017年7月16-20日在大連舉行,景傑公司也應邀參展,讓我們相約萜類生物學最高水準的國際會議)

圖 2. 植物萜類合成途徑,以及代表性萜類化合物:10個碳的薄荷醇、15個碳的青蒿素、20個碳的紫杉醇前體taxa-4(5),11(12)-diene。

植物的葉綠體是重要生理活性的二萜類化合物的合成場所, 如葉綠素等光合色素;赤霉素、脫落酸等植物激素。上述化合物在葉綠體的不同區室中合成,雖然共享同一前體GGPP,但是GGPP在不同合成途徑中合理分配是一個未解之謎。

盧山教授課題組一直從事植物萜類代謝調控的研究,在分析水稻基因組時,他們發現 12個被注釋為異戊烯基轉移酶(prenyltransferase,PTS)的基因。隨後克隆上述基因,將這些基因分別融合熒光蛋白,發現有四個基因編碼的蛋白定位在質體中,有趣的是其中兩個蛋白(GGPPS1, GRP)分布在類囊體上 (圖 3)。

圖 3. 水稻GGPPS1和GRP蛋白定位於葉綠體內囊體膜。左圖,將GGPPS1和GRP分別融合YFP蛋白,結果表明上述蛋白定位於葉綠體中。右圖,免疫印跡分析GGPS1、GRP在葉綠體的亞細胞定位。

接下來的生化實驗表明,GRP並沒有催化合成GGPP的活性,雖然GGPPS1可以催化合成GGPP,但是特異性不是很高,除了主要產物GGPP外,還有一些副產物如FPP的產生。有報道表明GGPPS可以通過結合GRP而增加其對底物識別的特異性。本文的研究人員將GRP和GGPPS混合後,發現所有底物都被特異性地轉化為GGPP。這表明雖然GRP自身沒有催化活性,但是可以提高GGPPS1的反應特異性和催化速度(圖 4)。

圖 4. 利用LC/MS檢測體外表達GPPS1、GRP的異戊烯基轉移酶活性。

隨後作者用體外生化實驗(Pull-down)、體內的雙分子熒光互補實驗(BiFC)證實了GGPPS1和GRP間的相互作用。最後還通過X-衍射的方法解析了GGPPS1同源二聚體和GGPPS1/GRP異源二聚體的晶體結構,兩類二聚體在晶體結構上高度類似。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異源二聚體的結合能力強於同源二聚體 (圖 5)。

圖 5. GPPS1同源二聚體和GPPS1/GRP異源二聚體的晶體結構圖。

水稻葉綠體內囊體內葉綠素中的異戊烯基源於GGPP,因此本文作者猜測類囊體中GGPP合成限制因子可能就是GRP和GGPPS1異源二聚體的含量。為此,作者設計了遺傳學實驗來驗證此猜想。他們分別構建了GRP和GGPPS1轉基因水稻,然後分析轉基因水稻中葉綠素、類胡蘿蔔素等二萜類色素的含量、GRP和GGPPS1蛋白的水平。結果表明這兩個基因水平和上述色素含量呈正相關,並且GRP過表達的轉基因水稻中,類囊體膜結合的GGPPS1含量也是顯著增加 (圖 6)。因此,本文的結果表明,水稻GRP蛋白通過和GGPPS1形成異源二聚體,影響了GGPPS的亞細胞定位,從而精細控制二萜合成前體物質GGPP的流向,使得眾多以GGPP為前體的代謝途徑並行不悖、井然有序 。

圖 6. 左圖,轉基因水稻表型。 RNAi轉基因水稻RNAi#GRP中葉片中葉綠素含量降低,葉片偏黃。右圖,過表達GRP的水稻中,類囊體膜上的GGPPS1蛋白含量顯著增加。

萜類代謝調控領域的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對本文的成果作出中肯的評價,他認為這項研究發現了水稻葉綠體中的一個新的蛋白GRP,它猶如一個嚮導,將葉綠素合成的關鍵酶帶到葉綠體中的特殊結構(類囊體)中,進而高效地將底物轉化為葉綠素,從而保證這個重要的反應不受其它代謝過程的干擾。細胞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網路,有許多分支,輕重緩急各不相同,但光合作用是葉綠體的主業。GRP蛋白的發現很好地解釋了植物對葉綠素合成的保障機制。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本研究對農作物生產也具有重要意義。

本論文的工作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的支持,研究人員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以及美國普渡大學。南京大學博士生周飛和盧山教授分別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盧山博士,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先後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美國康奈爾大學等著名研究機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盧山博士專註於植物單萜、類胡蘿蔔素類二萜化合物代謝調控的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PNAS、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著名學術刊物。

參考文獻

Fei Zhou,et al. A recruiting protein of 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controls metabolic flux toward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in rice,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7

景傑生物通過整合以組學為導向(包括基因蛋白質組學和組蛋白密碼組學)的生物標誌物發現、以生物標誌物為導向的藥物研發、以高質量抗體為基礎的診斷試劑盒開發這三個環節,逐步構建起「疾病精準分層」、「精準藥物研發」、「疾病精準診斷」 三位一體的精準醫療產業化發展的運作鏈條,從而為精準醫療產業化開創出一片廣闊前景, 並開闢出一條可行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準醫學與蛋白組學 的精彩文章:

利劍出鞘-新方法助力外泌體研究
號外-景傑生物正式開通外泌體蛋白質組/修飾組學服務啦!

TAG:精準醫學與蛋白組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植物所等揭示葉綠體基因轉錄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新機制揭示
左建儒研究組等揭示植物中一氧化氮調控選擇性自噬的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楊貞標課題組揭示了調控細胞極性的新機制!
經絡是運行氣血,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研究揭示氮素調控凍土碳動態的新機制
中財辦副主任:必須精準把握宏觀調控的度
宋艷研究組揭示細胞譜系自然轉變的時空調控新機制
研究實現磁場對氫鍵無序-有序相變的調控
在家修行之怎樣調控情緒、不發脾氣,不見世間過?
經濟運行之變和樓市調控之策
熱交換中的體溫調控
中美合作揭示鋅離子轉運蛋白調控精子激活的作用機理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自噬調控肝癌發生的新機制
警惕:野蠻的樓市調控,不但與調控的初衷背道而馳,還會讓社會倒退
亮家智能家居 智能空調控制系統,普通空調也可手機控制!
簡單、高頻的動作將成為調控身心預警的最佳手段
社論: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研究人員發現調控血液膽固醇水平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