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清時回應「宣揚偽科學」:誰能說中醫經絡是偽科學

朱清時回應「宣揚偽科學」:誰能說中醫經絡是偽科學

6月12日,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就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的名為《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講座及其引起的爭論,獨家向本報作出回應。

在講座中,朱清時展示了關於真氣的實驗效果,並認為「真氣」是「大量神經元的湧現現象」。一時間,該講座所宣揚的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院士專家在公共場合宣揚這類內容是否適宜等話題,在科學界引起廣泛的關注與激烈的討論。

用現代科學解釋傳統文化?

對於朱清時有關「真氣」的報告,質疑聲從未消失,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有人認為,朱清時的「驚人之語模糊了科學邊界」。更有人指出,朱清時對「真氣」的闡釋說明他「脫離了科學界,進入了玄學界」。

當談到許多人認為朱清時有關「真氣」的報告是「偽科學」時,朱清時如此回應:「中醫經絡包括真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部分。知道它們的精華,我們才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國科學家應該做一些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事情。」他告訴記者,「錯」或「不錯」是學術問題,應該從學術層面討論,他樂於看到認真的學術批評,而不是一談真氣和經絡就不對。

朱清時曾於2004年受邀到北京舉辦的《中醫科學論壇》做過從科學角度解讀中醫經絡的報告。也就是那次報告,引發了他對如何用現代科學解釋傳統文化的思考。

此次朱清時有關「真氣」的解讀再度讓他成為話題中心。然而,在他看來,那是他通過自身實驗對真氣進行的解釋。

「真氣可以產生強烈的生理感受。」這是朱清時在講座中強調的內容。他向記者解釋稱:「感受其實是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一方面可能是心理感受,另一方面是生理的結果,這個正好是我們要求證的。」

然而,何為真氣?對真氣的探討是否該被劃為科學研究範疇?對這些問題,許多科學家顯然與朱清時觀點相悖。

記者還嘗試聯繫了「真氣」講座的舉辦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詢問講座有關情況。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需要請示領導再回復」。此後,記者多次嘗試聯繫對方未果。截至記者發稿,該校仍未作出回應。

大科學家宣揚「偽科學」?

事實上,朱清時的報告引起軒然大波,並非僅僅因為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發表的有關「真氣」的報告。6月11日,朱清時在上海出席「木魚論壇」時,作了題為《如何用科學語言講佛法》的主旨研究。

此前,他還曾發表諸如《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量子意識——現代科學與佛學的匯合處?》等文章,引發各界質疑。

對朱清時的言論詬病最多的,是認為他作為院士宣揚「偽科學」,借院士身份對「偽科學」進行美化包裝。

對此,朱清時向本報獨家回應稱:「我很吃驚,誰能夠說中醫經絡和佛學是偽科學?這種話我是不贊成的。它們可能與有些人頭腦中的科學不一樣,但不要說它們是偽。」

而對於有關「量子意識」的質疑,朱清時也回應稱:「量子意識在國際學術界也有很多人在研究,這是一種有趣的假設、猜測。大家不該先入為主,否定量子意識的可能,而是要從科學的態度看看,怎麼從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意識的可能性研究清楚。」

對於朱清時的觀點,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陳學雷有不同意見。他表示:「科學是要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並用實驗和觀測結果進行嚴格的檢驗。」

佛教一些說法與量子力學表面上的相似性,是否用嚴格的邏輯推理進行了分析?對於中醫和氣功的一些說法,有沒有嚴格的實驗檢驗?對這些問題,陳學雷都表示懷疑。

不過,對於朱清時有關量子意識的說法,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也強調,量子論的哲學基礎本身確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學術研究等同於科學研究?

採訪中,朱清時一直強調,自己的探索屬於「學術問題」,並非很多人所說的「偽科學」。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明確指出,「學術研究不一定是科學研究。」

張雙南解釋稱,科學研究要符合「三個要素」,分別是科學的目的、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目的就是發現各種規律,科學的精神包括質疑、獨立、唯一精神,而科學的方法要實現邏輯化、定量化和實證化,「很多學術研究不符合第三個要素的後兩條,因為沒有定量化和實證化」。

「有些 偽科學 不但講邏輯,有時候也比較定量,甚至也會寫出來很多方程,但是所有的偽科學都不能通過嚴格的實證化檢驗。所謂的實驗其實都是魔術、表演甚至騙局,根本經不起其他人的獨立檢驗。」張雙南說,科學是刨根問底,但偽科學本質上是騙局。

談及朱清時的觀點及其在科學界引起的爭論,吳國盛也指出,這樣的觀點也是一家之談,不必大驚小怪,並強調,「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寬容各種看法。」

對此,陳學雷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不同意朱清時院士的觀點,但「學術自由」是沒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有一條經絡,連接腎、脊髓、腦,一旦不通性命難保!
這9個動作太珍貴了,經常練習,全身經絡都疏通了
御坊堂經絡養生:經脈穴位的聚集地健康養生手法!
這9個動作天天練,全身經絡都疏通了(附真人示範)
中醫入門必學的十二經絡圖

TAG:經絡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科學也不科學,難說科學
中醫科學還是西醫科學?你認為哪個更科學?
哲學是不是科學?
在新時代的科學春天裡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技大咖們如是說
瑜伽是科學!科學!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
閑說科學中藥
中醫是科學的 只是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能參透
科學傳播是科學價值的回歸
道醫學堂丨丹鼎與科學
你以為什麼是中醫內科學?
馮學榮:我們為什麼不能迷信科學
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東方能源科學 學科二 能的認識
海報|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中醫和我認識的科學
陰陽學是科學還是偽科學?「一得堂」微言
海報 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何謂科學可視化?梁琰說:科學的美無處不在
胡適:中國哲學裡的科學精神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