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培專培路漫漫,願君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今天的朋友圈都被衛計委新頒布的5+3+X的專科培訓這一消息給霸屏了,這麼一個大新聞立刻就在單位傳開了,一時間叫罵聲、哀鳴聲不絕於耳。
其他行業的朋友可能不了解這個專培是什麼意思,但是同行心裡都明白,這是改變年輕醫生人生未來的重大政策啊,專配政策一出,廣大剛剛入行的白衣青年們離學成之日尚且有很大一段路要走,這路是邊走邊加,而且越走越長,似乎看不到盡頭,也看不清未來。
早 在三年前,剛入職的醫學生被告知,想成為一名大夫,在科室里大展身手之前,你還需要參加規培,在規培基地,一般是當地最好的三甲教學醫院(其後有醫科大學 為依託),在專家教授的培養下,學習更完善的疾病診療規範,之後你才能變得更強。在那個住院醫師規培政策也熱火朝天在全國鋪開之際,很多朋友認為畢業後再 學習3年,就可以成為真正的醫生,可是大家太年輕太單純了(年輕與單純從來不是壞事,它意味著希望和無限的可能)。
三年之期一到,大家辛苦完成了規培,5月份剛剛通過了規培考試,從基地收拾東西準備回到自己所在醫院開始發光發熱,此時衛計委的頒布的文件來得恰到好處:一方面恭喜大家通關成功;另一方面,歡迎來到第3關。
規 培的目的是什麼,衛計委出台這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 ,向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制度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幅員遼闊,各地三甲、二甲、基層醫院的診療程序和治療方法有著巨大的差異,有些 不符合規範,所以這個培訓就是讓所有人經過規範化的學習,以保證減少醫療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從而整體提高我國的醫療水平。
但是兩國國情畢竟有所不同,差距不想承認也是不行的,學人家的制度,需要考慮我們自身的硬體、軟體及能力和實力,最重要的是在我國特色的國情下,是否能行得通。
有 的朋友乍一看,5+3+X,還以為是5年高考3年模擬呢,疑惑不解:你們當醫生的怎麼還複習高考呢?結果有同事說:我現在寧可當年高考少考30分,再也不 填報醫學專業的志願了!馬上就三十了還要養活不了自己,活活一個啃老族,現在這點工資連自己生活都不夠,都不敢想結婚、買房、生孩子這些事!
同 事的話正反映出了規培政策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待遇低,大多醫生的規培工資只有3000-4000元左右,即使是北上廣深這些待遇最好的城市,每月也不 過6000-7000元,想想看,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在深圳這樣的城市規培,一個月房租就要2000多,一頓飯怎麼也要20多,算下來每個月也就剩個 1000多,在小城市的話各項開支減少很多,但由於收入低,所以剩餘也差不多這樣,這就是很多規培醫生真實的經濟現狀。
我國對於醫療衛生的投資投入在150個國家中排名第123,要解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的健康問題,所花的錢卻趕不上美國的一個零頭。難怪有的同事說規培制度和國際接軌了,但工資薪酬呢咋不接軌呢?
其實多培訓幾年也並不是問題,但待遇太低,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其他行業的同齡人正式事業輝煌、有車有房的時期,而規培中的醫生們只能望洋興嘆,在緩慢上升期中輾轉徘徊。
願景很美好,到後來要求必須要在規培基地(三甲醫院)經過規範化的學習,並且通過考核之後,獲得規培證之後才能正式上崗,很多醫院壓根就不招聘沒有規培證的醫生,規範化培訓目前已經成為成為醫生的基本條件。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3年的時間是否學到了東西?有一個剛規培結束的師弟曾說,天天除了寫病歷就是貼化驗單,要不然就是跑上跑下複印東西、取檢查報告,三年下來就是打字速度和腿腳比之前快了,其他沒學到多少東西,問其他醫生問題,人家都忙,說一句自己看書去。
這 里雖然有玩笑和自嘲的成分,但也側面反映了我們的規培中存在的問題,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後來到基地是為了學習診療規範,並不是某個科室某個醫生的跑腿小 弟,所在科室帶教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對規培醫生進行指導和幫助,而不是每天干雜活,不讓其參與醫療操作,讓這些年輕人年復一年地在大醫院當廉價勞動力而收 獲甚微,真的很不公平。但就是這樣,在很多規培基地學習期間,規培學員能學到多少東西的確無法確定。
我們的醫院裡沒有醫師助理 (physician assistant),在美國,很多寫病歷、粘貼化驗單、跑腿等事務是由醫助來負責的,規培醫師每天在這些事情上所花費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其他的 時間用於管理病人、學習手術或查閱文獻等,因此規培期間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自我提高,完成規培後一般都可以成為主刀,獨立完成手術。反觀我們的實際狀 況,不言自明,常常在繁雜瑣事中消耗著青春和熱血。
讓年輕醫生們感到不安的是政策實行的反覆變化和各地區各基地執行的不一致,有八年制同學(本碩博連讀)畢業後參加工作,30歲左右已經成為副高可以帶組了,而她下一屆的師弟不慎趕上了規培政策,三年之後又三年,主治之路都遙遙漫長,更別說升到副主任醫師了。
有的醫生在一規培基地完成規培,但當其去同省另一家醫院時卻被告知該規培證不被認可,需要重新規培。
有 的人讀研三年,畢業後又規培了3年,結果下屆同學的政策改為規培包括在讀研中了,研究生畢了業就四證合一(《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 證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晚一年上學相比少花了三年時間。。。太多的問題沒一個統一的答案,或者目前為止都沒有答案。
我 始終相信,沒有一個選擇學醫的年輕人走進這個行業是為了害死自己的病人,為了收紅包或者收拿葯代的回扣,他們要麼對醫學有濃厚的興趣,要麼喜歡救死扶傷有 成就感。這十幾年來,醫生的形象被不斷黑化,醫患關係愈發緊張,高考醫學類錄取分數再創新低,學醫人數逐年減少,兒科醫生在全國範圍大量流失。
科室里已經退休的老主任曾說,這幾年似乎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做醫生很有成就感,病人治好後出院會回來感謝,後來醫生越來越不好當,病人總是認為醫生不是為了他的健康著想,而是盤算他們口袋裡的錢,有時候寧相信網上的內容也不聽信醫生的話。
新入行的年輕人在政策變化的夾縫中艱難前行,他們的未來看起來並不那麼明朗,有很多人選擇離開了這個隊伍,但仍有那麼一群人還在堅持著,為了自己的理想與熱愛,他們是可敬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就像很多同行所說:選擇學醫,有怨,但無悔。
有 人說現如今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不會選擇學醫,他們會去學金融或者管理,那樣回報更高。任何一個國家,醫生和教師都是基石般的存在,他們關係到國民的身心健 康情況,在當下,也許我們的地位始終無法和演藝明星相比,我們的很多工作內容常常不被行業外理解,但若連基本的尊重都無法得到,基本生活無法保障,年輕人 在選擇職業方向時會對這個行業避之不及,不能不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不管怎樣,委屈也好,牢騷也罷,接下來的路還需每個人自己走,有人選擇寬敞好走的大道,有人選擇少有人走的崎嶇山坡,但只要心中的那團火焰不滅,依舊可以照亮前方的路。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我的診室


※慢阻肺藥物吸入方法-思力華能倍樂
※慢阻肺吸入藥物 思力華
※擴散幾個關於健康的騙子說法
※痒痒癢……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爆癢的菊花?
※脊髓栓系術後大小便功能還能恢復嗎?
TAG:愛問醫生 |
※佟見卓—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劉作虎: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心有猛虎 細嗅石楠
※心有猛虎,也要細嗅薔薇
※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凌志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導演姜文:心有薔薇,細嗅猛虎
※李虎: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願你始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素描動物—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畫痴胡明德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淺談山水寫生
※心有猛虎,輕嗅薔薇
※一花一詩: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
※古言爽文推薦,女主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看她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
※利欲熏心有猛虎,逢場作戲嗅薔薇
※一加 6 詳細評測: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幣圈思維: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感性擁護,批判式信仰
※紙的時代:心有猛虎,細嗅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