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客:生活之上夢想之下的環外青年

看客:生活之上夢想之下的環外青年

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年輕人口的平均新增率高達32.16%,在各線城市中排名第一。這表明一線城市正因自身的機會眾多與文化氛圍吸引著大批年輕人前赴後繼的前來。然而在一線城市中有著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城市的邊緣,但由於文化和建設的缺乏,他們鮮少能感受到真實的城市生活,以及城市對於他們的意義。他們被稱為「環外青年」。編輯/耿旭娜 攝影/尹夕遠 [由網易新聞態度熱點日發起的「重占城市 重建生活」行動於6月9日20:30在上海市悅達889廣場進行]

「住在城市邊緣,會覺得很遙遠,有距離感、自卑感,與城市關聯不大,但工作做出點成績,或者生活方式上又達到了一個某種逼格,那種時刻又會發現自己很北京,很一線。」

在絕大多數的城市邊緣青年群體中,「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融入城市的意願較低」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被城市的繁榮吸引而至,卻在往後的生活中無力與城市發生更多的關聯。在來北京之前,噹噹在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但他發現自己和上海這座城市的氣質不符,上海是經濟中心、而北京是文化中心,是令人朝拜的文藝聖地,城市氣質和他個人氣質更相近,於是噹噹放下了上海的工作來到了北京。

來北京之前噹噹曾經想,也許自己會在北京的黃昏時坐著幾毛錢的公交車穿過古老的城市,在深夜的大排檔里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哥們擼串喝酒甚至彈琴唱歌,在微醺又或大醉後帶著對夢想的期望沉沉睡去,轉天兒又是一個艷陽。當然因為是想像,所有都是瞬間是些具有煽動性的畫面,當真的落在這個城市後,六年之間不乏有這種片刻出現,但更多的時間都很平凡。

與想像不同,來到北京後,噹噹成了一名生活在這座城市邊緣的青年。在西二旗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的噹噹,家住在霍營附近的一個小區,擁擠的地鐵13號線是他每天都會搭乘的交通工具。比起去市中心放鬆,他更習慣於宅在家裡,即便是去市中心,更多的也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

家人朋友更多的是通過朋友圈和聊天來了解噹噹的生活,所展露的也都是值得分享的精彩一面。「他們可能會覺得我混出頭了,但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有多渺小。」

「自己的生活與這座城並沒有什麼關聯,如果不是對所做的工作有興趣、有成就感,生活中的樂趣很少,也感覺很無趣。」

相對於看中一線城市多元的文化氣息、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等因素,單純在一線城市謀求工作機會的年輕人更難感受都城市帶來的幸福感。宋義東來北京已經快十年了,但說起為什麼要到北京來,除了機會更多、工作更好找外,他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理由。

沒來北京之前宋義東沒有想過在北京生活會是什麼樣,但在這裡的工作讓他漸漸清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自己更擅長做什麼、自己更喜歡做什麼。如今的他習慣順其自然,不強求也不刻意要求生活多麼精彩紛呈。

宋義東在燕郊買了房子,每天需要坐大巴趕往金台路上班,若是沒有特殊的活動或者必須要進京的情況,周末他會選擇在家或者附近活動,這並非是他本身喜歡宅在家裡而是因為路程太遠,出行不方便。

「在家人朋友面前,生活在大都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機會參與和見識更多有趣好玩的事情,有更多賺錢的機會,他們有時候是很羨慕的,但其實我更羨慕他們。」

「對於這座城市,我心裡沒有關聯大小和存在感高低的標準。但我的感覺是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關聯都在越來越大了,存在感也越來越高。這可能是我有幻覺。」

在一線城市中,往往匯聚著最好的文化資源,你可以選擇去看一場畫展、聽一場音樂會,但生活在城市邊緣的青年更多的是宅在家裡打發時間,而交通問題則是這些年輕人「疏遠」城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周鵬的家在黑龍江,妻子的家在福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更多的是選擇一種感覺上對於兩個地方來說都相對能接受的距離。

周鵬在東五環的遠通橋工作,家住在立水橋附近,買了電動車之後他的出行方便了不少,但上一次去市中心也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前的事情了。

周鵬自己把五環當作市區和郊區的分界線,居住在五環以外是出於一個居住性價比和舒適度偏好的決定,除了居住以外北京市區內的文化氣氛更好,娛樂場所更豐富多樣。

下班後,周鵬會去離家不遠的籃球場打打球。「雖然大學期間也時不時的一年會來北京幾次,對北京有所了解。但即使是這樣,來到北京以後的實際生活還是跟之前的設想是有差距的。」

「自己的生活與城市的關聯還挺大的,我們生活中的各個組成都在這裡,北京已經是我們的家了。存在感高不高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因為人太多了。」

除了不夠便利的交通因素影響外,有相當一部分城市邊緣青年,他們出於自身的意願並不願意過多的前往市區,感受更多元的生活,工作佔據著他們絕大多數時間,平淡的生活對他們而言更容易習慣。雪佼和老張夫妻二人曾經是大學同學,都是設計專業。畢業後,雪佼在一家雜誌做美術編輯,後來辭職和老張一起創業。

夫妻倆在宋庄開設了他們自己的工作室,做奢侈品定製手繪,短短一年時間,他們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源。

相對於乘坐地鐵出行的年輕人,他們的買了自己的車,更加方便,但由於兩人的工作經常需要在家和工作室之間切換,基本沒有時間去市內,並且他們覺得交通太堵了。

「晚上的時間我們基本上都在家做飯,太忙了才會訂餐 吃完飯去祥雲小鎮散散步,看個電影撒的,除非是因為工作,否則我們在十一二點就睡覺了」

「從小生活在這個城市,雖然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一直不在市中心,但是從小的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外面再美好,沒有自己的家好,大概是這種感覺,存在感反而不高,自己就是這個城市生活的一隻小螞蟻,每天為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就像每一個在這裡的人平凡的生活著」

生活在城市邊緣的青年的困惑與無奈,並不僅僅在「北漂一族」的身上發生著,很多的「京二代」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由於工作地與居住地相隔甚遠,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時間,就已侵佔掉他們在工作之外所剩無幾的精力與時間,「宅」成了他們生活的常態。曉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女孩,畢業後也一直在北京工作,到現在已經9年了。

畢業之前曉霖幻想著工作是電視中的穿著套裝女白領,工作以後發現現實中根本不是那樣的。「我工作9年就沒穿過套裝,做的工作也基本都是女生當男生用,所以幻想還是幻想。」

曉霖家住盧溝橋,工作的地方在北京東邊的慈雲寺,每天曉霖需要地鐵換乘公交車,往返在路上的時間需要3個小時以上。所以在周末時,曉霖並不願意外出放鬆,而是更想在家裡休息。

曉霖平時和媽媽一起住。「她現在已經習慣了,我在東邊工作有4年左右了吧,開始的時候她還總是說太遠了,那麼晚回家啊之類的,現在就不會說了,只是會給我準備好晚飯等我到家再休息。」

「在這座城市裡,自己的存在感還可以,我有很多朋友,大家都是為外來打工者、流動兒童服務的。一直在做幫助每一個個體的事情,關注每個人的命運,自己主要是和這些人聯繫在一起的。」

即便是環外青年,也會有程度之分,如果說定義五環外的北京是城市的邊緣,那麼對於北京這座1.641萬平方千米的城市而言,更為邊緣的地方還有很多。雪婷來自東北,以前聽親友介紹說北京皮村有一個工友之家創辦了一個創業培訓中心,可以培訓電腦維修、平面設計、法律、話劇等,而且還免費,於是雪婷來到了北京。

雪婷就覺得北京高樓林立,自己會生活在很現代化的地方,來了以後覺得北京有繁華背後的落寞。「北京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可是真正服務於這個城市裡的人,卻是那樣的寂寞,比如建築工人,清潔工人,還有每天加班到很晚的白領等。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人,有人還會去排斥他們。」

老家的人會羨慕雪婷,覺得到大城市住的好吃的好,工資也高。但雪婷並不認可,在她看來北京或許工資高點,可是消費更高,想要多存錢就要多加班。說是住的好,可是只能住10平方米的小屋,而且這樣的小屋房價還是非一般的貴。

每個周末休息時,雪婷都會去市區轉轉,地點往往是一些景區或者博物館,相對而言比較單一。

「我覺得生活在這一環一世界的城市裡,我和座城只是客與主的關係,至於存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不管在哪裡自己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能夠主宰自己,你就是存在的……」

對於很多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而言,更多的感受城市的氣息已是「困難重重」,那些因為身體原因本就出行困難的邊緣年輕人來說,城市與他們的聯繫更是微乎其微。子怡平時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把回收來的捐獻衣物處理分裝,再派發到相鄰的幾個村子。子怡幼年患腦癱,雙腿致殘,靠雙拐行走,但她為人很樂觀,獨自一人離家打拚,業餘時間會寫詩和唱歌。

子怡在來北京之前覺得北京是好多人都嚮往的地方,環境也應該會很好,生活應該是有條理章法的。「可現實的生活狀態還是和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差距,環境問題、天氣問題,如果是剛來到這裡生活也要適應一段時間。」

子怡工作的皮村距離市區有30多公里的路程,平時子怡腿腳不方便很少會外出,一般都是宅在家裡,寫寫詩歌、散文,看看書。上一次去市中心已經是年前的事情了。

儘管生活並非全然盡如人意,但子怡仍然是老家的親戚朋友心中的榜樣,甚至驕傲。「他們會覺得你很有出氣,在北京上班一定很好。」

「可能與這座城市有關聯的並非是空間,而是裡面的一些人吧,比如說去望京,就會想到在望京的朋友們,但是一旦有人離開了,便會覺得關聯又少了一些。存在感的話,只能說,在北京你無論做什麼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像樂萌一樣認為與城市的聯繫,更多的是在於城市中的那些人的聲音並不在少數,但在「逃離北上廣」的口號風頭正勁的時候,也有人感嘆道不敢在這座城市中交朋友,因為不知道明天誰會突然離開。兩年多以前,樂萌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招聘簡介,覺得非常適合自己,於是元旦一過,樂萌便趕到了北京。

說起這座城市,樂萌覺得遠比想像的要好。「這是一個會給很多人機會的地方,只要願意把握機會就能尋求改變。」

只是沒來的時候,樂萌想過要住在五道口附近,這樣離同學們很近,起碼有個照應。但來了之後發現五道口房租好貴,然後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湧入,使得一線城市始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年輕人為這座城市和自己打拚的同時,也願年輕人能夠「走出來」感受這座城市,不論你在這座城市的幾環生活,你值得這座城市的美好。樂萌是個極其講求效率的人,兩年多的時間裡她搬了七次家,她要求出了家門能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目的地,包括吃飯和運動。樂萌喜歡宅也喜歡外出,一旦宅起來就一直宅,迫不得已出門了就不想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男孩出車禍被壓車底 4名好心人合力抬車營救
1977年的高考:有人考前一個月才複習 後考上復旦
700頭羊駝搭乘包機從澳大利亞來到中國
養父年邁被拋棄無人贍養 法院強制養子支付生活費

TAG:網易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上演的「搶房大戰」,你卻甘願當個看客?
你我皆是夢中之人,又是夢外毫不相識的看客
「百戲之祖」崑曲:戲中之人嬉笑怒罵,戲外看客動情失魂
在被八卦媒體和看客消費多年之後,曾經最美的她終於走了…
清朝末年的看客,麻木的大清朝百姓,看後你有何感想?
庫頁島之殤:俄國和日本爭了一百多年,主人卻變成了看客
辰東書中最無奈的人物,傲立九天,卻成為天地之中的看客!
看客的醜陋與華人的雄起:你入你的主流,我上我的街頭!
龍珠:悟空最值得回憶的三場戰鬥,每次都有新形態,王子淪為看客
辰東筆下最讓人心疼的主角,努力修鍊,最後卻淪為萬千世界中的看客!
晚清時期的中國式看客
4年前的全民偶像,寧澤濤緣何成了如今的看客?
夢幻西遊:一個跟錢過不去的主播李永生,看客刷禮物直接被踢?
天涯:貿易戰開始,美帝和小弟們先幹起來了,兔子卻成了看客?
已沒用武之地!昔日內線國手已淪為看客 賽季結束就應離開?
曾經大罵《如懿傳》的看客們,今天算是全被打臉了
一代看客倒下去,另一代看客站起來
每天洗澡浴室都會出現這位看客,網友:看歸看,眼神不要太享受
庫頁島的哭泣,俄國與日本為它大打出手,而它的主人卻成了看客
那個女孩跳樓的瞬間,看客們發出了無恥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