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瓷器官窯和哥窯該如何鑒別?

瓷器官窯和哥窯該如何鑒別?

官哥汝定鈞,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中,官窯被排在首位,這是因為官窯是皇家官府直接營建的。 官窯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北宋汴京的官窯青瓷,其形制、釉色、工藝等均與汝窯有共同之處。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

北宋官窯葵口盤

哥窯瓷器和官窯共同之處。如:都開片,都是金絲鐵線,都是支釘和墊砂兩種燒法,以支釘為主,都是紫口鐵足,都是古樸典雅。

那麼它們的區別呢?如:哥窯看起來有出汗感覺、哥窯器口比官窯厚。 官、哥兩窯在鑒別上是可以區別的。這要認真、細心是可以鑒別的。如:官窯器看起來上揚,而哥窯不是這樣,哥窯厚重,官窯口薄等。這些都是區別的依據。

這要反覆的認識實踐才可以練出眼力,感性經驗是需要長期實踐的。 官哥區分型和釉,也看器口和厚重。紫口鐵足官哥有,官窯口薄釉豎用。 器形古樸口上揚,胎薄是官確堅重。 哥窯出汗線左旋,胎體不薄確厚重。 器口釉凸有水漬,官窯釉亮哥出汗。

對官窯哥窯要抓住幾個主要的區別點。官窯的器形多數是由青銅器發展來的,哥窯不是單從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窯兩窯的瓷器都出現紫口、鐵足,也都開片,都是灰胎,這是共性,但有幾個重要的不同點:

1. 口:官薄、口釉淌、豎向水漬,口上揚;哥口厚、釉厚有橫向水漬。

2.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沒有汗相。

3.開片:官豎線長、橫線短、線方向不定,橫線根粗稍細;哥豎線長、橫線短、豎線多左旋。

4. 胎:官薄,但堅重;哥厚,沒有官堅密重。

哥窯明顯金絲和鐵線。 魚籽蟹爪百圾碎,胎體厚薄都可見。 粉青月白米黃色,釉面光澤如膚汗。 註解: 哥窯金絲鐵線明顯,泡似小小魚籽、有蟹爪紋、俗稱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黃都有。釉面有膚出汗的感觀。這是哥窯的最大特點,近些年有報道說窯址在浙江省烏龜山。

北宋官窯仿青銅

哥窯看泡線型口 小泡密亂不太均,大泡均稱淺層守。 哥窯水漬支釘有,水漬順著口沿走。 細碎紋片魚籽紋,紫口鐵足汗光瞅。 口釉外沿有凸感,胎釉厚重超過汝。 哥窯釉厚胎灰色,灰胎施釉粉紅有。 還要觀察線走向,假的釉子過於厚。 區別需要多過手,鐵線多向左旋走。 大線多黑上下行,小線橫行短小走。 開片大小粗細清,內反線跡小釘鈕。 大線小線分兩色,各條都對別離手。

哥窯小件比較多,杯盤洗瓶確都有。 小泡零亂不太均,大泡均勻淺層守。

註解: 哥窯的器件口上大多數有水漬,水漬順著口沿走,存在著顯白色的水漬。(水漬:即口沿在高溫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有細碎紋片、紫口鐵足,有皮膚出汗一樣表層的釉光,這是最明顯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釘燒造,器件厚和重都超過汝窯,胎顯香灰色,多數鐵線由上而下顯現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迹小的線多橫行的是,短的小線,斷線不長。有支釘是隱現的印跡,有支釘的件不一定是鐵足。而墊圈的出鐵足的多、哥窯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大線左旋和窯車旋轉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關,通過大小線、器件的器口也可區別官哥窯的器件。

====================================

古董古玩/權威鑒定/私下交易/展覽展銷/國際拍賣

古玩鑒賞交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錢幣價格諮詢師 的精彩文章:

古董尋覓:美國史密森機構弗利爾博物館之中國古董珍藏
古錢幣出手,很多人都忽略了一步
明清犀角雕藝術價值及真偽鑒賞
藝術紫砂鑒賞
漢代青銅鏡管窺

TAG:古錢幣價格諮詢師 |

您可能感興趣

宋代官窯瓷器如何辨別?
如何鑒賞宋代官窯瓷器?
如何鑒定鈞窯瓷器?
你知道宋代龍泉窯仿官瓷器與同期官窯的區別嗎?
看釉光:如何鑒別瓷器
宋代瓷器如何鑒定?宋代瓷器的鑒別方法都有哪些
宋代汝窯瓷器為什麼值錢那麼高?怎麼鑒定汝窯瓷器?
瓷器如何鑒定?一招教你如何辨認瓷器
阜山?瓷文化∣如何辨別柴窯瓷器與氣窯、電窯瓷器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陶瓷器式如何生產及燒制的?
如何辨別琺琅瓷器的真偽?
宋官窯瓷器辨別之瓷器胎質
哥窯瓷器鑒賞及鑒別真假的方法,怎麼去出手?
如何從釉面鑒別瓷器真偽
鈞窯瓷器的鑒賞
明代德化窯如何鑒別?明代德化窯瓷器鑒別特徵方法
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哥窯瓷器、 哥(官)窯型瓷器的主要區別
如何鑒別:瓷器上火石紅的真假
怎麼鑒定汝窯瓷器的真假
老窯瓷與明清瓷誰才是瓷器中的皇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