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很敏感,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調整自己?
【 蘑菇心理 第214天 】
「敏感的人是不容易快樂的,別人傷害ta或者ta傷害別人,都會讓ta在心裡病一場。」
敏感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個詞,也是很多人在形容自己時提到的一個關鍵詞。嚴格的說,敏感並不是一個缺點,但是客觀上它又確確實實給很多人帶來困擾,有研究調查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大約有15%—20%的人都是非常敏感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所以實用菌覺得,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敏感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敏感」就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快且強烈,這是一種正常的、生俱來的人格特徵的維度。
當然,如果過於敏感的話,就會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甚至難以忍受。敏感的人自己有時候也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也發現就是難以控制自己。那麼這裡就需要我們思考,是什麼導致了人們難以遏制的變的敏感?
在認知心理學看來,人的心理過程就跟計算機的軟體系統一樣,是一個信息的不斷輸入和輸出的過程。
敏感的人在信息輸入的過程中,就像戴了一個放大鏡一般,更容易捕捉到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對一般人而言,會因為過於細微而自動忽略,但敏感的人卻不需要特別的留意,就能感知並捕捉到。
因為這種心理機制的存在,敏感的人往往會有如下的特點:
往往容易為小事而苦惱,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會被無限放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細節控」。這就導致他們經常在一些別人認為很小的事情上發脾氣甚至暴怒,這樣的過度反應經常會讓周圍的人難以理解。
對於他人心理需要和情緒感覺極為敏銳。它的優點是可以讀懂別人內心真實的想法,也就容易主動的去滿足對方,贏得較好的人際關係。但缺點是,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並且偏向於消極的解讀別人的反應,因而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的壓力和困擾。
所以,敏感的人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是一種無理取鬧。恰恰相反,在當事人的眼中,他們只是在實事求是而已,那些大量的細節在感受上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做出反應。
敏感可以是針對事情,也可以是針對自我本人。
對事情的敏感更多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是通往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我們知道,那些有才華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是在某些方面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嗅覺的,他們能在一些看似普通的事情上發現一些不一樣的閃光點。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中發現萬有引力等。
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情況是,敏感的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投注到評價自我上。別人的一個無意識的眼神或者動作,都可能被他們理解為是不是在評價自己。這種過度的自我聚焦會增加悲傷,焦慮和沮喪的感覺。
「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在自己的內心掀起一場風暴,久久不能平復。」
當一個人過於關注對自我的評價時,就會很容引發負面的情緒。我們一般認為,一個脆弱和自卑的人,更容易變的敏感。其實我們也可以發現,當一個人總是很敏感的時候,內心會變的更脆弱。脆弱與敏感之間,究竟那個是最初的源頭很難去界定,但是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確實會把我們的心理狀態引向負面的惡性循環之中。
這裡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在某些事情上,比別人更敏感。
在心理學看來,一個人對世界的體驗最終形成的是一種心理現實。也就是說,客觀上世界是什麼樣是一回事,但人們內心感受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則是另外一回事。這種心理現實和客觀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我們都擁有同一個客觀現實,但每個人體驗到的卻是千差萬別的心理現實。
心理現實更多是由一個人的經歷和體驗決定的。就像《歡樂頌》里的安迪,她就在自己的身世這個問題上極度敏感,這就是由她特殊的成長環境造成的。同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敏感點」,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段與眾不同的個人歷史。
所以,不管是對自己也好,對他人也好,當我們發現他們在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上反應過度時,真正應該關注的並不是這樣做是對還是錯,而是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只有真正了解了背後的心理因素後,我們才可能將自己或他人從過去的體驗中解脫出來。這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看問題的方式。
那麼,對於總是很敏感的人來說,怎樣來調整自己呢?
告訴自己,感受上的真實並不代表客觀事實。
我們肉眼看到的世界是一種真實,我們用顯微鏡看到的世界也是一種真實。過於敏感的人犯的錯誤就是,用顯微鏡下看到的微生物世界來解釋肉眼中的現實世界,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有些強迫症患者,總是擔心自己的手上有很多細菌,於是就認為手很臟需要不斷的清洗,就是這種思維邏輯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有困擾情緒的時候,首先要思考一下事情的重要性,對事情本身的大小做一個考量。如果是很小的事情,就需要提醒自己,或許是自己敏感的思維方式在誤導自己。
假如你是一個對別人的看法很敏感的人,就要提醒自己並沒有那麼多人真正關注自己,就像我們自己也很少關注別人一樣。
敏感的人經常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別人的嚴密注視之下,因而假如自己犯錯的話別人就會嘲笑和看低自己。這樣的思維很容易引發負面的猜測。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嘗試自我暗示法的方法。就是當發現別人有某些「可疑」行為時,應該暗示自己要冷靜,應作全面分析和了解,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即使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了小的差錯,別人也並不會真正的在意。通過這樣的自我暗示,可以調整心境、提升自我認同。
最後,實用菌想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有一些獨特的東西,這些特質有時候會讓我們很難受。不要總試圖想去消滅它們,問題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它就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樣,你越排斥它,它越讓你頭痛;你接受它,帶著它去成長,最後它自己就消失了。所謂生活,就是如此。


※「兲」字你會讀嗎?據說這是最難認的30個漢字
※高考結束了,請大家轉發這篇文章
※獻給不會哄女人的男人們!
※四十歲後九不要
※我對你好嗎?
TAG:實用心理學 |
※孩子很在意別人看法,過於敏感怎麼辦?
※做真實的自己,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焦慮了嗎?
※如何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去改變自己?
※傷害你的不是別人,其實是你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對自己幸福的扼殺
※為啥抑鬱症患者會很在乎他人看法,從而覺得做啥都是錯的?
※如何停止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讓自己獲得自由
※從小性格就比較敏感,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你會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嗎?
※很介意別人的看法,很容易為小事生氣,怎樣修忍辱?
※你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一定很累吧
※周立波依然自信:我不需要別人的理解,更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擁有豁達的心胸,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在生活中,這三個星座很自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們身邊有嗎?
※楊冪坦言自己不會說謊話,只想做善良的演員,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別在意他人的看法,你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
※他們對時間有自己的看法,哪一種是正確的?時間就是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