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之兄楊國忠在馬嵬驛被亂箭射死內幕
唐帝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唐玄宗犯下了兩個不可寬恕的錯誤:一個是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誤殺了忠心耿耿的老將高仙芝、封常清;另一個是在只宜固守、不宜出戰的情況下,屢次三番嚴旨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出戰。結果,潼關守軍十五萬人被叛軍誘入河南靈寶的七十里隘道,南迫山,北阻河,為叛軍全殲,潼關遂告失守。潼關既失,唐王朝京城長安頓失門戶,朝野上下大駭。
楊玉環兄妹等「楊家班」成員,像她們的主子李隆基一樣,也犯了一個不可饒恕(至少對她們自家而言是如此)的錯誤——得罪了太子。
據《舊唐書·后妃傳》記載:「河北盜起(即「安史之亂」——引者),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情,帝遂不行內禪。」
網路配圖
這樣一來,本以為可以藉機登上皇帝寶座的皇太子李亨,恨死了楊玉環、楊國忠等楊家班成員。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五月,由楊國忠提議,玄宗皇帝決定「幸蜀」——逃到四川以避叛軍之鋒。因走得匆忙,只帶走了貴妃、韓國、虢國、秦國三夫人及楊國忠、韋見素、高力士等人。當然,皇太子李亨也隨侍在側。
倉皇中的楊玉環、楊國忠等人一點也沒有注意到,隨行護駕的禁軍大將、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及其所統率的護駕禁軍已經被李亨所收買。
一場陰謀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連環套」般的誤會
仔細檢索「馬嵬驛之變」及其悲劇性的女主人公身後的撲朔迷離,我們發現,二者均與「誤會」有關。當然,這個「誤會」是要打上引號的,換言之,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據史料記載,逃離長安後的次日,玄宗一行來到了距長安百里之遙的馬嵬驛(在今陝西興西)。
李隆基、楊玉環兩個人帶著宮女及高力士當時正在驛內休息,楊國忠、韋見素等人待在驛外。
隨行的吐蕃使者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就攔住了正騎馬欲四處查巡的楊國忠。
「你們攔我幹什麼?」楊國忠一肚子的煩躁,沒好氣地問。
「請楊相國大人給我們一點吃食!」為首的吐蕃使者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說。「我哪裡有吃食?」楊國忠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著離他們不遠處的那些禁軍官兵,「連那些護駕的禁軍都差不多有一天沒有進食了,你們說,我哪裡有什麼食物給你們吃?」
「可昨天,楊相國大人不是買了胡餅、麥飯給皇上、皇子、公主們吃了嗎?」
「你們說的一點也不錯,」楊國忠面對這些使節也不好發火,所以耐住性子解釋說,「可那是在望賢宮,是在咸陽,現在我們這裡是馬嵬驛,馬嵬驛,懂不懂?我現在就是有錢,想給你們買吃的又到哪裡去買呢?」
雙方就食物的有無爭吵了起來,這時,李亨和陳玄禮不失時機地跳了出來,向禁軍官兵宣布:「楊國忠打算謀反。」
有一些沒有完全被陳玄禮收買的士兵不信,李亨與陳玄禮指著站在不遠處與吐蕃使者說話的楊國忠,煞有介事地說:「你們還不信?那你們看,那個逆賊正與胡虜商量要劫皇上,把你們這些人全部殺死呢!」——這番話太具煽動性了,因為楊國忠當時所站的位置恰好是禁軍士兵目力所及耳力所不及的地方。加上長官紅口白牙的指控,所有的人都因之認定楊國忠是叛賊,於是,亂箭齊發,將楊國忠射死。


※《獨孤天下》獨孤般若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獨孤天下中的獨孤曼陀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
※迪麗熱巴大學畢業照曝光 素顏宛若初戀的模樣
※漢宣帝和結髮妻子許平君:皇室里難得的真情實感
※秘史:大清孝庄皇太后為什麼死後36年不下葬?
TAG:趣歷史 |
※唐朝著名變馬!楊貴妃被賜三尺白綾,死於馬嵬驛西門外的三門佛殿
※楊貴妃真的被逼死在馬嵬驛嗎
※楊貴妃之死真相,歷史中的馬嵬驛
※荒唐皇帝唐玄宗強娶壽王的妃子,楊貴妃恃寵而驕,卻命喪馬嵬驛
※楊貴妃夢斷馬嵬驛
※他才是馬嵬驛兵變真正的幕後推手!唐玄宗和楊貴妃到死都蒙在鼓裡
※馬嵬驛兵變: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為什麼一定要死?
※楊玉環到底是死於馬嵬驛還是逃亡日本
※在馬嵬驛時,楊玉環到底有沒有死?吳國戰敗後,西施又何去何從?
※馬嵬驛兵變的真正幕後黑手,楊貴妃死也沒想到,皇帝也被蒙在鼓裡
※馬嵬驛之變詳過!當紅顏和江山衝突的時候,唐明皇還是選了江山!
※在馬嵬驛時, 楊玉環到底有沒有死? 吳國戰敗後, 西施又何去何從?
※馬嵬驛中的李隆基
※馬嵬驛兵變,為什麼人們最在意的是楊貴妃之死?
※馬嵬驛兵變: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為什麼一定要死?網友:特別可惜
※馬嵬驛之變中楊貴妃非死不可嗎?
※馬嵬驛賜死楊貴妃,就是開元盛世締造者唐玄宗凄慘晚年的開始
※揭秘馬嵬驛金甲神顯聖事件
※一代角色佳人楊貴妃香消玉殞之地,馬嵬驛將歷史與現代完美結合
※唐肅宗李亨發動馬嵬驛兵變,自立為帝的他是怎樣為後世埋下禍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