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揭開李亦畬《太極拳譜》的神秘面紗

揭開李亦畬《太極拳譜》的神秘面紗

揭開李亦畬《太極拳譜》的神秘面紗(1)

2014年9月,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走進廣府太極城,尋找民間國寶。經過包括著名書畫鑒定家單國強先生在內的多位頂級專家團的遴選,從眾多的瓷器、書畫、珠寶、青銅器等藏品寶物中間,一致認定:李亦畬先生(1832年9月2日--1892年11月8日)手書《太極拳譜》為此次活動的民間國寶。(志英按:武福鼐的一副對聯同時入選)那麼,一本拳譜為什麼能夠得到專家們的高度認可和重視呢?來,讓我們品鑒這本神秘的拳譜,重溫一百多年前的那段歷史。

李亦畬先生是一代太極拳宗師,在太極拳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李亦畬,名經綸,表字亦畬。清直隸廣平府城內西大街(今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西街)人。生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帝,目睹大清國衰亡的歷史。秀才,精於武學醫術。自咸豐癸丑(1853年),時年22歲,追隨舅父武禹襄學拳,精研數十載,終成一代宗師。他分別於清光緒庚辰年(1880年)、辛巳年(1881年)手書完成三本太極拳譜,史學界將其稱作「老三本」。這是迄今為止發現得最旱太極拳譜,是太極拳的奠基之作,習太極拳者奉為圭臬。「太極拳」一名見於文字記載典出於此,而所謂的太極拳的開山之作《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以下簡稱《王論》)最旱便見於此譜。三本拳譜,本由作者自存,習稱「自藏本」;一本交胞弟啟軒(1835—1899),習稱「啟軒本」;一交門人郝和(1849—1920),習稱「郝和本」。合而言之,稱為「老三本」。「老三本」編著內容基本相同,依次收錄《王論》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論十餘篇。其後,各派太極拳理論無不以《王論》和武禹襄、李亦畬拳理拳論為基礎,進行闡釋、拓展、延伸、發揮。後來出現的一些所謂太極拳舊譜、古論,實為「老三本」的翻版、模仿,或者再創編。

「自藏本」於作者李亦畬先生逝世後,傳次子遜之(1882—1944),遜之傳弟子姚繼祖(1917—1998),姚氏晚年轉交亦畬公曾孫李旭藩(父名池萌,祖遜之),旭藩視其勝過生命,不肯輕易示人,至今罕有睹其全貌者。這次中央電視台《尋寶》活動遴選的國寶,就是指這本拳譜「啟軒本」中的《太極拳小序》附註:

「清光緒六年(即1880年)歲次庚辰小陽月(即農曆十月)識。」(摘自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極拳譜》)

其它兩本均註明寫於光緒辛已年,由此可知,「啟軒本」成冊要早一年。啟軒卒後,該本傳子寶琛,寶琛傳子福蔭(1892—1943)。1929年,李福蔭先生在河北省第十三中學任教期問,依據該譜重新編次章節,進行油印、石印,取名《李氏太極拳譜》,分贈各地太極拳愛好者。即此,《王論》以及武禹襄、李亦畬拳論開始廣傳於外,逐漸為各地太極拳傳人所熟知。然而,「啟軒木」在多次傳閱、印刷過程中,出現破損、丟頁,最終散失殆盡,甚為可惜!所幸《李氏太極拳譜》還有少量存世,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郝和本」於為真公逝世後,傳子月如(1877—1935),月如傳子少如(1908-1983),現由少如先生弟子上海人王慕吟珍藏。「郝和本」內容於下列書譜中有公示:

徐震著《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郝振鐸(1909—1973 郝為真族侄孫)編印的《郝為真開合太極拳》譜、郝少如著《武式太極拳》。顧留馨先生在其所著《太極拳術》第371—379頁,影印出「郝和本」的全部內容,並附錄有姚繼祖先生捉供的「自藏本」中武禹襄一篇拳論—《武禹襄毋舅太極拳四字不傳密訣》的影印件。

該本拳譜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尤其在民國年間、建國初期,太極拳界對其十分重視。可惜,到了當代,出於種種原因,太極拳傳人對包括「郝和本」在內的李亦畬太極拳譜的基本信息鮮有人知,更別談認真對待和研究了。也正因為如此,《王論》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論在傳抄流布過程中出現張冠李戴或枉加作者姓名,以及詞句添加漏刪等情況。本文要做的,就是依據「郝和本」原著,並參以「自藏本」進行甄別評述,還原這些經典拳論的真貌,供大家參考、學習、研究。

「郝和本」封面題寫《王宗岳太極拳論》,下署兩行小字:「後附小序並五字訣」,「郝和珍藏「(圖1為「郝和本」封面)。

「自藏本」封面題名《太極拳論》,下署兩行小字:「後附小序五字訣」,「亦畲珍藏」。請注意:「自藏本」中刪去「王宗岳」三字,為什麼?令人玩味,值得思考推敲,存疑待考(圖2為「自藏本」封面:圖3、圖4為內文照片)。

「郝和本」為工筆小楷書寫,格式規範,就書法而言,也堪為藝術珍品。內文共計33頁,第頁多為8行,每整行l6個字。篇目依次為:

《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十三勢架》、《身法》、《刀法》、《槍法》、《十三勢》、《十三式行工歌訣》、《打手要言》、《打手歌》、《打手撒放》、《太極拳小序》、《五字訣》、《撒放密訣》、《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再加上「自藏本」中的兩篇:

《武禹襄毋舅太極拳四字不傳密訣》、《打手法》。

共計16篇。下面依據「郝和本」順序簡作介紹(圖5、圖6為「郝和本」內文照片,網上有該書的全部照片)。

一、《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自藏本』為『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察「四兩下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枰(『自藏本』為『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末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祥辯焉!是為論。」

討論需要探討的問題頗多,限於篇幅,本文不作詳解,僅做一點說明。「無極而生」之後,「陰陽之母也」之前,在其後的許多拳譜著作中增添了四個字「動靜之機」查閱相關資料,最早見於徐禹生(1879—1945)於1921年出版的《太極拳勢圖解》(圖7、圖8為該書內文照片)。筆者認為:後人之所以這樣做,顯然是對太極拳的核心內涵沒有把握準確。太極拳學說借用的是哲學中「太極」的陰陽原理,它體現於拳藝上稱為「虛實」。如果僅僅用「動靜」和「陰陽」來照應,顯然是不對的。

二、《十三勢架》

「郝和本」計54勢,「自藏本」為55式。兩本中個別拳勢稍有差異或增刪,僅錄於下:

「懶扎衣、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勢、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勢、上步搬攬捶(「自藏本」記作「搬攬捶」)、如封似閉、抱虎推山、單鞭、肘底看捶、倒攆猴、白鶴亮翅、摟膝拗步、三甬背、單鞭、紜手、高探馬、左右起腳、轉身踢一腳、踐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腳、蹬一腳、上步搬攔捶、如封似閉、抱虎推山、斜單鞭、野馬分鬃、單鞭、玉女穿梭、單鞭、紜手、下勢、更雞獨立、倒攆猴、白鶴亮翅、摟膝拗步、三甬背、單鞭、紜手、高探馬、十字擺連、上步指襠捶、上勢懶扎衣(「郝和本」無此勢,見「自藏本」)、單鞭、下勢(此勢於「郝和本」中被塗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轉腳擺連、彎弓射虎、雙抱捶、手揮琵琶式(「自藏本」中無此勢)。

這是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太極拳」套路名稱,它以三次「紜手」為界限將套路分成四節。查楊、吳、孫等諸派太極拳傳統套路,其勢名、順序、編排模式與此相類似。

三、《身法》

「郝和本」為「八要」,即:

「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騰挪、閃戰」。

「自藏本」為「十要」,所多兩要是:

「松肩、沉肘」。

這是太極拳行功走架及打手的基本身法要領,是檢驗太極拳的標尺。其後,各派太極拳對身法要求的表述雖然不盡相同,但其實質概莫能外。

四、《刀法》

為四法,即:

「里剪腕、外剪腕、挫腕、撩腕。」

指刀的四種進攻文方式。

五、《槍法》

為四術,即:

「平刺心窩、斜刺膀尖、下刺腳面、上刺鎖項。」此槍法和明代名將何良臣設計的作用于軍事作戰的槍法相似,進攻鎖定為六點:心、喉、左右膀尖(注:鎖骨與肩胛骨相連之脆弱肩窩處)、兩個腳面。

六、《十三勢》

全文如下:

「十三勢,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也。」

「十三勢」既是對拳術名稱的簡介,又是對拳術技法,包括手法、步法、眼法、身法等的概括。十三勢,是「太極拳」名稱出現之前的書頁稱謂。由此推斷,在楊祿禪、武禹襄研創這門拳藝初期,尚不存在「太極拳」的稱謂,書面記作「十三勢」或者「長拳」。

七、《十三勢行工歌訣》

全文如下:

「十三總勢莫輕識,命意源頭在腰隙;

變轉虛實須留意,氣偏身軀不稍痴。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

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

入門引路須口授,工用無息法自休。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

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

這是「十三勢」(即太極拳)修鍊的宗旨、法則與目的,是《十三勢》一文的延續與補充。強調太極拳在不失技擊的前提下,更重視健身養生的功能,追求「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境界。這是廣府「十三勢」有別於同期或早期其它拳種的重要特徵之一,提醒研究者關注。

八、《打手要言》

全文如下:

「解曰:以心行氣,務沉著(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痴』也。

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間』也。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也。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解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黏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往複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能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似捕鼠之貓。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能黏依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漸至物來順應,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要靜。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又曰:每一動唯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猶須貫串,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間斷。

禹襄武氏並識」

《打手要言》大致分成兩個部分:第1、2自然段為第一部分,是對《十三勢行功歌訣》的闡釋與說明;其後為第二部分,是作者輯錄的打手實踐、切身體會,可謂字字珠磯,句句經典,文采飛揚,堪為《王論》的姊妹篇。可以說,其它任何一種武術流派的拳論,還沒有發現如此立意深遠,言簡意賅,流暢自然而氣勢磅礴的精彩篇章。「知己知彼」的戰略方針,「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技擊原則,「物來順應」、「左右逢源」、「八面支撐」, 「立身中正安舒」、「氣宜直養而無害」的具體要求,虛與實、內與外、上與下、左與右、攻與防的辯證關係,無不充盈著中國傳統儒學文化和諧、圓融的思想和營養。

九、《打手歌》

只有三句,即: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注意對「牽動四兩撥千斤」一語中兩個關鍵詞:「牽動」和「撥」的理解。2001年《武魂》第三期,曾發表過筆者的一篇文章《談談「四兩撥千斤」》,大家如有興趣不妨查閱,本文不做詳述。

十、《打手撒放》

全文如下:

「掤,上平;業,入聲;噫,上聲;咳,入聲;呼,上聲。吭、呵、哈。」這是打手發放時的發聲方法,需細心揣摩、體會。

十一、《太極拳小序》

全文如下:

「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我郡南關楊某,愛而往學焉。專心致志十有餘年,備極精巧。旋里後,示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伊不肯輕以授人,僅能得其大概。素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有陳姓名清萍者,精於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過而訪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豐癸丑,時年二十餘,始從母舅學習此技。口授指示,不遺餘力。奈予質最魯,廿余年來,僅得皮毛。竊意其中更有精巧,茲僅以所得筆之於後,名曰《五字訣》,以識不忘所學雲。

光緒辛巳中秋念六日李亦畬謹識」

該序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用文字記錄太極拳傳承脈絡的資料,彌足珍貴,信息量很大,暫不贅述。

十二、《五字訣》

全文如下:

「一曰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二曰身靈。身滯則進退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穿,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勁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功彌久而技彌精矣。

三曰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

四曰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後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此所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備,才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鍊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緊要全在胸中腰間變化,不在外面。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五字訣:「心靜、身靈、氣斂、勁整、神聚」,顯然是在表述練功者走架打手的神韻狀態,要求做到意、氣、勁或精、氣、神的高度和諧統一,成為各派太極拳必須遵循的行功法則。

十三、《撒放秘訣》

全文如下:

擎 引 松 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靈」字)。

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

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

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此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腳手不隨者不能,身法散亂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團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需避此病,不然,雖終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粘連黏隨」、「敷蓋對吞」、「擎引松放」,筆者將其稱作太極拳推手三部曲。概括來講,「粘連黏隨」是太極拳制人的手法,「敷蓋對吞」是「粘連黏隨」的繼續、結果和目的,而「擎引松放」則是對「敷蓋對吞」之後潛藏的「吐」字的直接闡述。《武林》雜誌上曾連載過筆者在這方面體會的文章,後定名為《太極拳推手三部曲》,收入《中國功夫》雜誌社編錄的《太極拳一家》論文集中,有興趣大家不妨參考閱讀。

十四、《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全文如下:

「昔人云: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語甚概括,初學未由領悟,予加數語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從入,庶日進有功矣。

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欲要捨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有缺陷。欲要周身無有缺陷,先要神氣鼓盪。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動勢,先問自已,周身合上數項不合?少(稍)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工夫。動靜固是知人,仍是問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於陰陽開合中求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

本文是作者的切身體會,文采較之於武禹襄拳論雖然稍遜一籌,但也不失為經典拳論。

十五、「自藏本」中還收錄一篇拳論,名《武禹襄母舅太極拳四字不傳秘訣》,全文如下:

「敷: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吞: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始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

這是作者對打手技術的高度概括,濃縮成四個字「敷、蓋、對、吞」。

十六、「自藏本」中另收錄李亦畲先生的一篇《打手法》,全文如下:

「兩人對立,做雙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則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進一退(進者先進前足,退者先退後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虛步,進者跟後足成跟步。搭手時,搭腕之手不動,扶肘之手由上而換,如此進退搭換,循環不已。練發勁時,一般皆在應退而不退時作準備。練熟後,前進、後退都可化發。進用按擠,退用掤捋。」

這是武禹襄,或者楊祿禪與武禹襄在定步推手基礎上,根據實戰中步法靈活多變的需要而研創出來的進、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畲記述下來。

下面對「老三本」作簡要分析,拳譜中所錄拳論有三點值得關注與研究:

第一點,這三本拳譜的輯錄者李亦畲是位有功名的儒生,又精於中醫學,治學嚴謹,自不待言。所以說,他整理的拳譜絕不會漫無目的隨意拼湊,沒有章法地任意堆砌。一定是思路、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且看「郝和本」中的十四篇拳論,很明顯是以《太極拳小序》為分水嶺。上部分為非李亦畲作品,計10篇,其餘為李亦畲拳論。李公的這一部分論述後人不存在爭議,故而不作分析。重點解讀第一部分,從表象上看,該部分出現兩位作者的姓名: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出現在拳譜首篇拳論的題目中――《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其後七篇皆未署名,但是,請注意:在第八篇,即《打手要言》末尾清清楚楚註明:

「禹襄武氏並識」

意思表達的已經非常明確了,即武禹襄一併記錄的心得體會。再者說,本文之後,該頁留白,這就更清楚地表明:以上七篇拳論的作者就是武公禹襄。但是,很遺憾,事實的發展遠沒有這麼簡單。數十年後,這其中的一些拳論被後人隨意更改了作者姓名,或是王宗岳、或為張三丰……還有人做得更離譜,將一篇武禹襄《打手要言》肢解為若干篇,並分別標題、分別冠名,變成了「王宗岳」的作品。更有甚者,連同《十三勢》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張三丰」的光環,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筆者分析,後人之所以會這樣做,應該出於以下三種原因:

(一)不知拳論原始出處,對「老三本」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張三丰」等,以示其珍貴或者所謂的源遠流長;

(三)出於家派觀念的一己之私,為自家臉上塗脂抹粉。

再就該部分的篇章結構設置來看,《王論》與其餘篇目可以分成兩個層次。《王論》標題中出現一個名字――「王宗岳」。而且呢,題目以「太極拳』,冠名。這是第一層;自第二篇《十三勢架》開始,其後的篇目則以「十三勢」命名。並且,在《打手要言》之後明明白白署著另一個人的姓名――武禹襄。這是第二層。假如象有一些人所認為的,《十三勢架》、《十三勢: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十三勢行工歌訣》等屬於王宗岳作品,那麼,毫無疑問,它應該如同《王論》一樣,取名《太極拳架》、《太極拳行工歌訣》……如此,才一以貫之。問題是,拳譜中沒有這樣做,沒有運用「太極拳」這一高雅的拳名,而採用了「十三勢」的名稱。這其中的道理並不深奧,靜下心來,人人都可以想明白。輯錄者李亦畲之所以這樣編排,自有分寸道理。且看這七篇拳論,以「十三勢」為主線,從拳架套路、身法要點、器械修鍊特點、拳術取名探源、行工準則、打手要訣、練功秘訣等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線貫穿,一氣哈成,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再加上「禹襄武氏並識」一語,分明表示這些文章的作者,只能出自一人之手――武公禹襄

讀者請想,李亦畲輯錄「老三本」的目的是什麼?應如李亦畲自述所言「僅以所得筆之於後。」李公所得的是什麼?應該是本人,以及師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體會,才合情入理。從這個意義上講,「老三本」拳論作者歸根到底應該、也必然只有兩位:李亦畲、武禹襄。

寫到這裡,疑問由此而生:王宗岳、《王論》又怎麼解釋呢?就此問題,筆者在參與編篡《永年太極拳志》期間,同當代武式太極拳著名傳承人鍾振山先生做過多次溝通、探討。鍾先生是「自藏本」曾經的持有者姚繼祖先生的弟子,有幸目睹過「自藏本」。他曾說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姚老師在世時,不止一次說道:『老三本』中的拳論,除了李亦畲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誰?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後人都是浮想聯翩的猜測。如果武禹襄當年不寫『王宗岳』三個字,一切就簡單多了。」

細細推敲,這話很有道理。假如真有所謂的「王宗岳」,真有所謂的「王宗岳拳譜」,其原件的珍貴程度遠勝於他人的再抄本。這個道理,正常人都明白。問題的關鍵、癥結也恰恰在於此。試想:為什麼「老三本」能夠一代代傳下來,而不見「王宗岳拳譜」的傳承軌跡呢?它為什麼只在「老三本」中提過一筆,神龍見首不見尾,就如同藍光閃過之後,忽然從人間蒸發了呢?「王譜」、《王論》、「王宗岳」出現得如此突兀、蹊蹺,難道我們後人就不應該反思,不應該做更加認真而深入的考證嗎?

說實話,筆者自接觸太極拳以來的三十餘年間,對「王宗岳」、「王宗岳拳譜』等等傳聞曾經深信不疑。然而,當筆者從2004年參與了永年縣人民政府組織編纂《永年太極拳志》的工作任務之後,面對搜集而來的堆積如山的資料,逐漸地對「王宗岳之說」產生了懷疑。因為,此說多存在與故事、傳說、演義當中。如果查閱正史資料,比如其中的時間年代、歷史背景等,「王宗岳之說」根木經不起推敲,站不住腳。可以說,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攻自破。於是,筆者產生一種直覺:「老三本」中的《王論》,似乎是武禹襄或者李亦畲前輩有意識或有目的的設下的一個迷局。當然,這只是一種合乎情理的直觀推論,需要更確切的證據。作為一名學術研究者,要重證據、重史料,傳奇、故事、演義不是真正的歷史,「講故事」與「寫歷史」,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或門類。所以,姑且不論歷史上有無「王宗岳」,但有一個基本事實不可否認,即《王論》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資料中,均不見記載。事實雄辯地說明:《王論》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廣府武家或李家傳出。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即《打手歌》為什麼列於《打手要言》之後,李亦畲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這是武禹襄一篇經數年斟酌而未能完稿的遺憾之作。三句歌訣,如果輯於前文,似不相稱。於是,李亦畲先生便補錄於此,以示紀念。該歌訣雖然不完整,但是言簡意賅,句句凝練。後人總覺得有些缺憾,不乏試圖補充完整者,但都顯得畫蛇添足。以筆者愚見,此歌訣一如斷臂之維納斯,是太極拳理論中殘缺的經典作品。該表達的已經表達,大可不必再做什麼徒勞之舉了。

第二點,以《太極拳小序》為界限勾勒出「太極拳」名稱的演化過程

李亦畲拳論以「太極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勢」取名,如《十三勢架》《十三勢行工歌訣》等。可見,武禹襄創拳立說之初還沒有「太極拳」的稱謂。如果有,正如上文曾經分析的,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遠的「太極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勢」冠名。有人可能又會提出質疑了,《王論》為什麼冠以「太極拳」之名呢?筆者認為,這是李亦畲三思之後做出的決斷。即這樣的一種可能:拳論完成在先,標題出現在後,是李亦畲先生輯錄這篇拳論時添加上去的。細細推敲,《王論》全文僅在開篇以哲學術語「太極」入筆而論述拳理,全篇根本沒有涉及到「太極拳」的名稱。所以,從「老三本」編排有序的拳論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與楊祿禪研創的新型拳術,初名「長拳」、「十三勢」,後來才正式定名「太極拳」。

第三點,「老三本」拳論自成體系,它的價值具體表現在:

(一)「老三本」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太極拳譜,「太極拳」、「王宗岳」和《王論》均首見於此處。

(二)上文已談到,從「老三本」中可以看出太極拳名稱的演變過程,始名「長拳」、「十三勢」等,後稱「太極拳」。「老三本」第一部分拳論以「十三勢」冠名,如《十三勢架》、《十三勢》、《十三勢行工歌訣》等,亦即武禹襄研拳初期尚未有「太極拳」之名。第二部分拳論題「太極拳」名,可知,「太極拳」名稱是在李亦畲時代產生並逐漸統一的。

(三)「老三本」規範了太極拳身法,制定了一系列行功法則,如走架必須體現「無過不及」、「柔和舒緩」、「連綿不斷」等特點。一舉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斷續處」。「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粘依,然後能靈活」等,這些都成為了界定太極拳的準繩。

(四)武禹襄、李亦畲學識淵博,德才兼備,卻淡泊名利,唯以研究武學為事。這在「重文輕武」、「文武不同道」的封建時代,是不為人所尊崇的。然而,今天看來,這種行為精神無疑又變得難能可貴了。武、李先賢開文人研習太極拳的先河,昭示著太極拳文化之伊始。作為開拓者,武禹襄之功甚偉。武、李拳論將拳術與儒家思想水乳交融,使習拳與做人和諧統一。「立身中正安舒」。「內固精神,外示安逸」,「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等,無不浸潤著儒學倡導的「中庸」思想,體現出研習者對和諧、圓融境界的追求。

(五)「老三本」諸論,不僅有拳名探索、拳架套路、器械練習法,而且還有身法要點、打手要言、行工要領、練習法則等,功法藝理兼備,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體系,從而奠定了太極拳理論的基礎。毫無疑問,這是太極拳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因此,筆者將武禹襄、李亦畲等諸論稱為「武李學說」――太極拳的立論基石。什麼是太極拳?武李學說就是標準,就是方向。照此修鍊,就是真正的太極拳。

當然,前輩先賢的經典拳論產生於清代,作者文學修養高,拳論寫得言簡意賅,而且結論性語句多,甚至顯得有些晦澀難懂。今人如無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基礎,再無明師言傳身教,往往產生歧義,而偏離太極拳修鍊軌道。這就是當代有許多人練習的所謂「太極拳」五花八門、不倫不類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並非所有慢悠悠的運動,都可以叫做太極拳。腆胸凸臀、前俯後仰自非太極拳所為,形同木偶、狀如皮影更有悖於太極拳藝理。無論何家何派、師承何人,只要是太極拳,就應該遵循「老三本」提供的拳理法則。因為,離開太極拳基本理論的實踐就是盲目的實踐,不應該稱之為「太極拳」。

任何一門學科的建立,都走過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太極拳也不例外。「老三本」的出現、「武李學說」的誕生,表明太極拳理論體系已初步形成,成為太極拳走向成熟的最鮮明標誌。作為奠基人,首推武禹襄,次為李亦畲。其後,諸家拳派、諸家講論無不受「武李學說」的啟迪、影響。就此意義上來講,李亦畲手書太極拳普成為民間國寶當之無愧。如果說中華武林存在秘笈寶典的話,「老三木」就是。假如金庸先生有幸見到此譜,肯定會有感而發,再創作出一部震爍古今的傳奇巨著。筆者真誠希望當代所有太極拳傳承者摒棄偏見與固執,撇開家派門戶之見,品味「老三本」,研究「武李學說」,一定會大有裨益。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氣場與電磁場的關係
太極內功修鍊需由這四個步驟來完成!
太極拳的內內功心法之秘要,三要訣竅!
老一輩的太極拳家為什麼身子都不是正直的?
金庸筆下此人屬於傳說,他自創的一套武學,堪比張三丰太極拳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老拳譜〗太極四隅解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探釋——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名言探釋
民間故事:從太平軍中走出的一代宗師在峨眉山寫就了《峨眉拳譜》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探釋——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名言探釋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之對練精品套路——五行生剋拳譜
解讀拳譜的目的
張君龍重拳譜寫亞洲拳擊新篇章,中國力量揚威世界拳壇
利用3D技術還原的古代拳譜秘籍
拳譜說「氣遍全身似水流」的氣!
如何用拳譜指導功夫練習
少林古拳譜孤本公開專家估值百萬:釋永信稱記載上有應該還給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