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家裡的小朋友越來越大了,他們和其他夥伴們的互動與日俱增,有時也會發生口頭爭執、肢體衝突。當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推了一把,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你怎麼能欺負我們家孩子呢?」 不少家長還擔心孩子「吃虧」、「受委屈」,以後不懂得自我保護。

如果孩子被打、被欺負怎麼辦?小編今天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孩子篇:處理衝突是成長的一部分

等等!孩子是真的被欺負了嗎?

為什麼要在這裡先說下這個問題呢?因為,有時嬰幼兒的拍打是一種交流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攻擊、無禮的行為。他們相互之間「打」或「推」的行為,大多是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下手不分輕重導致的。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想善意地打個招呼或抱抱,並不是存心要欺負人。

那怎麼分辨對方的拍打是善意還是惡意呢?專家建議:留意對方的面部表情是關鍵!如果對方笑得特別開心,跑過來推了孩子一把,那他很可能只是想來打個招呼。如果表情不太友善,八成兒就是欺負人了。

孩子「被欺負」後的反應會一樣嗎?

孩子的先天性格,所處的年齡段、敏感期、家庭環境和氛圍不同,對於被欺負後的反應也不盡相同。舉例來說:

1歲以前的孩子,處於平行遊戲階段,也就是即使大家聚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互不理睬,這一時期的孩子,哪怕被搶走了玩具,多數也跟沒事兒人似的。有了物權意識之後,如果被別的孩子搶了玩具,有的孩子會表現得比較暴躁和崩潰,有的孩子則很無助,只會哭著說「不要,不要」……

放心!孩子「被欺負」後的反應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孩子會在衝突中吸取教訓!

通過和同伴在遊戲中產生的衝突,孩子會不斷嘗試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最終形成和他人的相處模式。

比如,想要得到某個玩具,一個最初以武力搶奪的孩子,如果發現對方沒有反抗,或者被家長默許,他就會認定這種方式是可行的。然而,如果他發現,武力搶奪的後果是小朋友都疏遠了他,那麼,在家長的引導下,他可能會嘗試用談判、協商解決問題,比如問對方,「我們能交換玩具嗎?」反覆比較之後,孩子會慢慢認同應該和平解決問題。

沒錯,孩子之間的衝突具有適應意義,它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協商並實現他們的目標。只要家長適度且有效干預,鼓勵孩子和睦地解決衝突,就能幫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

家長篇:孩子被欺負,該怎麼做

既然我們知道衝突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面對和解決衝突也是孩子不得不上的一課,那麼,家長就需要在給孩子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建立平等互惠觀念、合作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

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

通常,在孩子和同伴玩耍時,父母需要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提前規避一些可能導致衝突的行為,適當監控孩子與同伴的交往,以確保遊戲順利友好地進行,不發生大的衝突。

如果是在家裡玩,多準備一些玩具,防止孩子們爭搶;

儘早教孩子學會基本的社交禮儀,比如要排隊、不爭搶;

不要直接打斷或干預孩子與同伴的交往,確保孩子遵循已習得的社交禮儀;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玩他們自己的遊戲,讓他們自己解決小的爭吵和衝突。

如果真的遇到攻擊性很強,甚至惡意施暴的孩子,家長需要立即干預。

一旦發現孩子面臨危險,家長可以立刻把孩子帶離現場,然後耐心地和孩子說:

「剛才那個小朋友可能要傷到你了,所以媽媽趕緊把你抱走了。寶寶的身體,不能被別人打。以後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叫媽媽,也可以趕緊跑開,不能和他再待在一起。你明白嗎?」

儘管孩子表達和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家長曉以利害,慢慢地,孩子就能懂得遠離那些可能會傷害到他的孩子。

如果孩子已經被打、被欺負了:

有的家長主張打回去,「陣勢不能輸」。

不過,如果孩子真的打回去了,家長也未必開心哦!

也有的家長不許孩子還手,唯恐孩子產生暴力傾向。

研究表明,根據父母在解決孩子之間衝突的方法的不同,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

01

無意識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敵對想法

02

教會孩子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發生

很顯然,後者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建議

不要將家長的心疼、氣憤甚至「恨鐵不成鋼」化為責罵發泄在孩子身上。不要鼓勵以暴制暴,比如「去搶回來!」或者嘲諷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要知道,已經被打、被欺負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撫,家長要承認和尊重孩子現在很難過,甚至很痛苦。

家長如果看到孩子被欺負了,先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讓他明白你在關注和支持他,使他產生面對逆境的自信和勇氣;

家長也可以藉機觀察自己的孩子在遭受欺負時會做出什麼反應,以便日後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時有所依據;

如果孩子跑到家長身邊尋求安慰,家長要及時給予關愛,趁機告訴孩子那些欺負他的人做錯了,教他避免這類行為;

告訴孩子可以通過嚴肅的言辭反抗別人,比如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不許打人」等,也可以推開對方作為自我防衛;

必要時,建議孩子遠離總欺負他的人,轉而和友好的人交往……

即便孩子經常被欺負,家長也不要放棄鼓勵他積極與人交往,否則過度保護會使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下長大,對外界缺乏認知,成人後可能更難面對挫折和困境。

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往往超乎大人的想像!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學習並嘗試不同的交往技巧。也許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彷彿變了一個人,他不再無助地哭泣了,開始捍衛自己的玩具了,又或者,他為了防止自己的玩具被搶走,會故意藏起玩具。

家長要調整心態: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被欺負」的反應未必像我們想的那麼強烈。往往家長還在咬牙切齒,卻發現孩子已經「很沒出息」地又和同伴玩到一起去了。

因此,除非出現暴力威脅、惡意攻擊,或者孩子跑來求助,否則家長還是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強行干預,甚至代替孩子出頭,激化矛盾。

衝突是孩子學習社會規則的寶貴機會。父母可以利用這些機會,以示範和引導的手段,讓孩子鍛煉表達自己、體貼對方、解決問題、致謝致歉、友好相處等方面的能力。在這種時刻,父母應該以孩子的感受為主體,不要斤斤計較自己的孩子是否「挨欺負」了,更不要跟對方家長較真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知道這些比「打回去」更有效!
孩子在外被欺負,「打回去」還是不計較?怎麼不問問孩子的想法?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們「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樣做!
當孩子被欺負了,你怎麼辦?這三種方法,你至少得懂一種
孩子受欺負了,這樣做比讓他「打回去」更有用!
孩子被欺負時,這樣做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孩子被欺負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他這樣做…
孩子被同學欺負怎麼辦?該退讓還是反擊呢?
孩子被人欺負,你會教他打回去嗎?這3步處理方式或許更勝一籌
孩子被欺負,為什麼說教他「打回去」和「沒關係」都是沒用的?
孩子被欺負的時候,有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方法,以後這樣做
孩子在校受欺負,你會教他打回去嗎?這位爸爸的處理方式更勝一籌
孩子被欺負時,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句話!
孩子被欺負了究竟怎麼辦?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是默默忍受?還是還回去?孩子受到欺負你會怎麼做呢?看了就明白了!
孩子被欺負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會孩子這樣做
孩子被人欺負了?我能怎麼辦?
被欺負了,叫孩子「打回去」,他就會打嗎?懦弱不是一日養成的
新兵下連,怕被欺負?一個方法,誰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