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培養皿里的藝術,細菌變成了「彩色底片」!

培養皿里的藝術,細菌變成了「彩色底片」!

來欣賞幾張「培養皿彩畫」吧!跳上水管的像素馬里奧:

各色瓜果:

以及畫風抽象的彩色蜥蜴(?)圖案:

蜥蜴的原圖是荷蘭版畫家埃舍爾(M. C. Escher)1943年的作品,有趣的是,這些蜥蜴圖案的形狀是完全一樣的,卻可以完整地填滿一個平面。

圖片來源:網路

在培養皿上畫畫並不是稀罕事,這一直是微生物學家們喜愛的活動(AI:有點不懂你們微生物學家……),其中也不乏佳作。不過,上面這些培養皿彩圖和之前的作品有著本質的不同:它們不是畫出來的,而是細菌在「感光」之後呈現的圖像,就像膠片那樣。

這是麻省理工Voigt實驗室向世人展示的科研新成果。在這些培養皿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具有特別的「感光顯色」技能:它們能分別對紅、綠、藍三種光做出反應,並在「感光」後產生對應顏色的色素物質,當這些色素物質累積足夠多之後,我們就看到了上面的這些彩色圖像。

當然,一般的大腸桿菌完全不具備這種能力,要讓它們變成活的「彩色底片」,需要進行複雜的基因編輯工作。在這些彩色感光細菌中,研究者一共植入了18個基因,這其中包括負責感光的部分,負責生成色素物質的部分,以及負責調控的部分。這改造,可以說是個大工程了。

12年前,Voigt實驗室的研究者們就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了。在2005年的時候,他們成功地把細菌改造成了培養皿上的「黑白底片」。那一次引入的基因數只有4個。現在,他們又實現了複雜得多的功能。

這是黑白版的效果(AI:飛天意麵大神萬歲!)。

那麼,細菌彩色底片有什麼實用價值嗎?

其實沒有。

但它展現的是生物技術的新潛力。研究者們成功地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光分別操控了細菌,最終達到了不同的效果(細菌生產出不同顏色的色素),借用類似的技術,將來人們就可能讓細菌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了。現在,細菌們已經在幫助人類生產藥物等物質,在大規模的生產當中,用光來對細菌進行「操縱」,會是一個便捷的方法

培養皿上的馬里奧還是挺萌的。研究者們還為這些彩色感光細菌想好了名字:迪斯科細菌(disco bacteria)。是不是感受到了閃閃發光的「彩燈」特效呢?

題圖來源:pixabay

信源: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31983-bacteria-engineered-to-produce-living-full-colour-photographs/

http://www.nature.com/news/light-sensitive-e-coli-paint-a-colourful-picture-1.22026

作者:窗敲雨

排版:紅色皇后

來源:酷炫科學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紅的橙的黃的刺多的刺少的……榴槤!
用那個流行的句式問一下,近視手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高大上的網名不好念:到底是奇點,還是奇點?
那些拖延症幫我們的忙
大新聞!這塊琥珀里,有一對「鳳爪」!

TAG:科學松鼠會 |

您可能感興趣

雕塑和繪畫結合,就變成超強藝術品了!
如何讓跳舞從一門「技能」,變成深入骨髓的藝術修養
菠菜加一物,變成了鈣片、強心劑、化栓葯!
別讓你的皮膚變成碎片!
理工男的苦惱:螺絲釘怎麼能在藝術男的手裡變成藝術品
女藝術家將廢棄罐頭盒變成了超級漂亮的藝術品!
不定期清洗化妝刷,小心你的臉變成細菌培養皿
屍魔是怎麼變成白骨精的
殘忍!為提高毛皮的產量,圈養的狐狸變成了「怪物」
好看的餐具,讓食物都變成藝術品
易容術的存在,化妝能變成老年人,變成美女,真的很神奇了!化妝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蘆薈的葉片變成棕色、變紅,用這種方法就能解決
醜男做了變性手術和整容手術,變成了美女
易容術的存在,化妝能變成老年人,變成美女,真的很神奇了!
「怎麼把脂肪變成肌肉?」
他設計的陶瓷「破壞」了傳統,把藝術品變成了日用品
多肉令我的世界變成彩色
一段能把藝術變成美食的奇妙之旅!
破舊牛仔褲也能變成藝術品
把割草變成砍樹?光榮這回做了款獨具特色的「無雙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