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運河:紹興人的好運之河

古運河:紹興人的好運之河

【導讀】歲密月稠,流長底蘊厚。千年詩路由扁舟,功德播惠神州。而今矚目全球,萬眾躍躍欲游。但待殷勤呵護,更得景美人悠。

古運河:紹興人的好運之河

首發:6月16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馮建榮

運河是人類順應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產物,是給人類帶來「好運之河」。

中華民族是最早使運河名實相符的民族。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先人便已首創「運河」一詞,使該詞的出現比西方早了600多年。

中國大運河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積澱深厚的線性文化遺產,是仍在使用的活態水利遺產,是給中華兒女帶來「極大好運之河」。

其中的紹興段,位於作為中國大運河最南端的浙東運河中間,連接東西浙東運河的核心段,更是紹興人民古往今來的「母親河」。

運河支撐了紹興的歷史

一部運河演變史,半部紹興發展史。

她奠定了紹興的歷史基礎。2500年前,越王勾踐修鑿「山陰故水道」,溝通了作為首都的「勾踐小城」「山陰大城」與作為冶煉、軍工基地的「練塘」和作為糧食生產基地的「富中大塘」之間的水上聯繫,從而既使自己成就了春秋霸王的偉業,又使越地實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騰飛。

她成就了紹興的風調雨順。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會稽太守馬臻築成鑒湖,溝通了郡城與曹娥江之間的水上聯繫,使「山陰故水道」成了其中的主航道,會稽由此而一改春秋時管子眼中「越之水濁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的落後局面,呈現出了「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的迷人美景,開始出現了「尚文」「貴士」的民俗民風。

她實現了紹興的通江達海。西晉時,會稽內史賀循主持疏鑿西興運河,溝通了郡城與錢塘江之間的水上聯繫,從而極大地便利了會稽的對外交流,為後來的晉室南渡和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漢人南遷與多民族融合創造了條件,也為東晉時期「今之會稽,昔之關中」這種繁榮景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聞名天下的浙東海上絲綢之路,也是經由這條古水道而延伸四方,走向世界的。

她承接了國家的生命通道。南宋時,浙東運河進入了鼎盛時期,大量的軍需物品、皇室用品、使節往來、海外貿易,均賴於此,成了維繫南宋政權運行的生命線,而紹興段則更是成為了其中的「咽喉」。

她鞏固了紹興的歷史地位。元明清時,由於鑒湖的衰落,使得紹興段運河的航運、灌溉、防洪、排澇作用,得到了綜合性的發揮。而她所承載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使紹興在我國諸多城市中的地位得到了鞏固,使紹興成了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紹興黃酒

運河興旺了紹興的經濟

她促進了紹興「魚米之鄉」的形成。得益於運河與眾多河湖形成的縱橫交叉的水網、暢通便捷的航運與排灌自如的塘閘,紹興自東漢中期以來,一直是我國「人物殷阜」、溫飽有餘的「魚米之鄉」。

她促進了紹興「紡織之鄉」的形成。運河與其他河湖融合的稠密水網與豐富水源,恰似大自然的神示,給了紹興人以紡織這種形象的啟迪與豐富的想像,使紹興成了「絲綢文化的發源地」和「紡織之鄉」。

早在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就「常敕會稽郡獻越布」。唐朝末年,朝廷一度每十天就要徵收「越綾萬五千匹」。清時,運河邊上的華舍已是「日出萬丈綢」。而今,紹興化纖面料的年產量與出口額,分別佔了全國的近10%,柯橋中國輕紡城更是成了全國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

她促進了紹興「黃酒故鄉」的形成。得益於富含礦物質的運河與鑒湖水以及與之相關的良好生態環境,紹興釀出了被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譽為「天下一絕」的紹興黃酒。世界上白酒、紅酒、啤酒產地甚多,唯獨黃酒釀製於中國,而紹興又是黃酒的原產地,黃酒因此被冠名為紹興黃酒、譽為中國國釀。

她促進了紹興手工業基地的形成。有賴於運河及周邊優越的山水資源與運輸條件,紹興成了「中國青瓷的著名發源地」與可能的冶鐵業的發源地。會稽銅鏡獨領風騷。會稽磚甓神州難儔。因為製鹽業的發達,漢武帝時會稽成了全國28個專設鹽官的地區之一。而發達的造船業和卓越的航海術,更是使紹興先人在2500年前便已漂洋過海,成了「我國最早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民族」。

今天,紹興人身上所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種代代相傳的「開放」基因。

得益於運河成就的經濟發展和歷史基礎,得益於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今天的紹興人更是好運接連,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不斷的改善和提高。

去年,全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2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00元、人均住房3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8000元、人均住房65平方米,城鄉每個居民家庭平均擁有一台機動車、洗衣機、電冰箱、計算機,兩台空調機、電視機、行動電話。

特別是全長101.4公里、涉及21個鎮街的運河流域,更是以佔10%的市域面積,生產了佔全市20%的地區生產總值,滋養了佔全市30%的人口,使這裡成為了全市經濟最繁榮興旺、生活最幸福安康的地區。

王羲之

運河輝煌了紹興的人文

她養育了一方人。以運河水為代表的水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紹興人,使紹興成了「士比鯽魚多」的名士之鄉。以紹興歷史上的山陰、會稽兩縣為例,「二十五史」為其中的227人列傳,數量之多,實屬罕見。

科舉時代,紹興走出了2238位進士,其中狀元27位。有清一代的近三百年間,「紹興師爺」更是遍布中央朝廷到地方衙門,以至形成了「無紹不成衙」的美談。時至當代,紹興更是養育了65位兩院院士。

她吸引了四方人。因運河而生的秀麗風光、便捷交通與興盛經濟,使得歷朝歷代四方士人紛至沓來、趨之若鶩。

東晉南朝時期,四方高僧雲集會稽、相會林下,弘宗立說、融儒合道,成了當時佛教領域裡的領袖群體與思想天空中的璀璨明星,使會稽成了我國南方與當時的首都建康齊名的佛教中心。

東晉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邀請41位賢士修葺蘭亭,曲水流觴,更是誕生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即使他自己成了「書法聖人」,也使蘭亭成為了「書法聖地」,更使紹興成為了「書法故鄉」。

《唐才子傳》收錄了278位才子,其中有174位來過紹興,佔了63%。《全唐詩》的2200多位作者中,有400位左右從運河來到越州,南至台州,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唐詩之路」。承謝靈運的足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數次漫遊越州,並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從而使紹興成了山水詩與山水畫的重要發源地。而其中的部分詩人,更是詩不離口,佛不離心,開創了禪詩這種詩歌創作的新意境。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越州,同樣會聚了大批的大德高僧,他們為中國佛教主要宗派的形成、發展與傳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使越州與杭州一起,成了五代十國時中國佛教的中心。

她造就了獨特的紹興民風。風平浪靜,波瀾不驚的紹興運河,造就了低調含蓄、不事張揚的紹興民風;春風化雨、滋潤萬物的紹興運河,造就了助人為樂、成人之美的紹興民風;靜靜流淌、默默無聞的紹興運河,造就了修身齊家、嚴於律己的紹興民風;開創源流,把握關鍵的紹興運河,造就了永爭第一、不言第一的紹興民風。

而今,已經走過了2500餘年漫長的歲月紹興運河成了紹興人視若至寶的文物。其實,紹興運河雖然在紹興,但她也是屬於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這是因為,文物是人類文脈的脈搏,標誌著人類生命的延續;是人類文化的化身,安撫著人類心靈的歸宿;是人類文明的明燈,指引著人類前行的方向。

文物讓我們明白了3件事:那就是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向何處去。成語「來龍去脈」形象地告訴我們,知「來龍」,方能明「去脈」,這正是文物、文化遺產對於民族進步、人類進步的真正意義之所在。

歲密月稠,流長底蘊厚。千年詩路由扁舟,功德播惠神州。而今矚目全球,萬眾躍躍欲游。但待殷勤呵護,更得景美人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上升至太空105000000000光年,驚艷到窒息!
如果古人唱《十年》,相逢如何訴衷腸?
李宗盛用10首歌,寫盡了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生
鄉醫付彩紋的死與生
恢復高考:40年前,鄧小平的擔當決策與一代人、一個國家的轉機

TAG:新華每日電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紹興之美,這裡的古鎮很江南
紹興的街,紹興的水,紹興的夜景更迷人
人傑地靈之紹興
為何古時的紹興盛產師爺?
民國浙江老照片:紹興石橋上滿是廣告,古香古色的靈隱寺
周恩來祖籍之旅,自古紹興輩出人才
馬雲現身紹興、和市長坐烏篷船,還喝了杯「紹興黃酒」!
免費的春節路書:浙江紹興、天台、麗水、衢州、桐廬自由行
鄉村旅遊日益紅火帶來尷尬一幕:紹興孫端鎮安橋頭、皇甫庄二個村莊的「魯迅外婆家」之爭
北宋的「澶淵之盟」和南宋的「紹興和議」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詩意——新古鎮!浙江·紹興楓橋展覽館
從西扆村到興浦村 ——「紹興禹跡行」之一
紹興香爐峰和大禹陵的奧秘
紹興味之傳承:腌、糟、霉、醬源於勤儉勞作
花海、茶園、鄉村……紹興這些絕美小地方,超適合春天去撒野!
紹興最有名的人是西施和魯迅嗎?陸遊和王陽明往哪兒擱?
紹興圖說·柯橋區兩大明珠——瓜渚湖、大小坂湖
紹興,是黃酒的故鄉
紹興人為什麼喜歡吃臭東西?
細數環境幽美的景點,泉州安平橋、紹興蘭亭自然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