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庭院深處的 「蔬」香生活
我國蔬菜栽培的歷史源遠流長。古書《爾雅》中對「蔬」字描述為「凡草菜可食者通曰蔬」。約在3500多年前有了籬笆圍成的菜園,在《詩經》中就有「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嫁」之說,這裡的「圃」就是當今的菜園。《爾雅·釋天》一書中,有「谷不熟為飢,蔬不熟為饉」的描述,說明蔬菜與五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現代,「請葡萄上架」是中國當代作家筆下常出現的辭彙配搭方式,一個「請」字包含了中國人對於自然的熱愛,對於耕耘的敬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田園」填補了樓宇之間的空白,家門前幾十平方米的菜園、卧室窗前幾盆塑料箱里萌發出的綠意,都是積極生活態度的最佳體現。本期的《特別關注》,我們採訪了從事「陽台農業」項目的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光和研究「露台栽培」的瀋陽廣播電視大學崔連鐸老師,給老年朋友帶來科學培育果蔬的相關知識。
01
科學規劃有講究
「家裡陽光充足的地方適合種什麼菜?」「推薦哪幾種種菜方式?到底是菜地好種,還是塑料箱更容易成活?」「我家有個幾十平方米的小園子,請老師給規劃一下用地方法。」對於讀者比較關心的菜園規劃問題,老師給出的解答是:選擇最適宜自己耕種能力和身體狀況的方法就可以。
朝向——如果選擇在家中陽台種植果蔬,最好選擇陽光充足的南面陽台或房間。向陽的房間可以保障果蔬在生長時間內有充裕的陽光輔助,可以多種植小葉菜類,生長速度較快。如果在陰冷潮濕的房間,可種植不喜光照的果蔬類。如果家中有菜園,在種植果蔬時,要遵循「梯形原則」,即光照方向由北向南選擇從高到矮的果蔬品種,可有效保證光照和通風。
容器——房間面積較小時,要合理利用空間,推薦「立體種植法」,例如上架西瓜、香瓜等。較為廣泛推薦的種菜方式為:菜地、花盆、塑料箱。花盆最好選擇陶盆。如果選擇塑料箱,要注意塑料箱的溫度,塑料箱在陽關充裕的地方溫度上升較快,果蔬根莖觸碰到塑料箱時會因溫度過高而受損,尤其要避免選用黑色塑料箱。此外,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的根莖較長,推薦使用圓形花盆,一般葉菜類土層最好達到15厘米左右,果蔬類則要更深一些。
02
選種、播種多考量
選種——在選擇果蔬種子或樹苗時最好到正規的苗木種子基地採購,可以保障種子質量,有些市面上出售的苗木種子質量不好,辛勤耕耘幾年的果蔬也不見好的長勢。記者在一些苗木種子批發基地看到,很多較為稀有的國外種子價格較貴,卻受到了老年朋友歡迎,常常有種植成果不理想的情況發生,購買此類種子要謹慎。另外,罐裝的種子並不是十分推薦,如果老年朋友喜歡種植一些獨特品種,專家推薦可以「南菜北種」,例如木耳菜,或者可以種植樹莓來代替草莓,味道也很獨特。崔連鐸老師還推薦老年朋友可以嘗試種植養心菜和降壓草兩種蔬菜,這兩種蔬菜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元素。(如圖所示)
播種——在耕種時,最好每一年在同一位置選擇不同果蔬播種,豆類、瓜類、西紅柿等果蔬之間相互替換較為適宜。
03
養地方法要知道
「何時、何地施何肥?」「日常哪些東西可以變廢為寶做肥料?」「澆水都有啥訣竅?」很多老年朋友在種植果蔬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果蔬茁壯成長,科學地施肥、澆水是保障健康生長的前提。
選肥——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果蔬肥料均標註有詳細的說明,用法用量比較明晰,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推薦所有果蔬都使用複合肥,要因「果」制宜,而在選擇有機肥時有液態和固態之分,部分固態有機肥容易造成果蔬發生蟲害,家庭種植果蔬時投放肥料要適量,過多施肥不但不利於果蔬生長,反而會造成果蔬病變。
制肥——如果家中有榨完豆漿的豆渣,可以自制「肥料」,將豆渣放在乾淨的塑料瓶中約2/3處,用清水浸泡並密封瓶蓋,期間不時開蓋換氣,起初浸泡的汁水較渾濁,約1個月後便可用作肥料。花盆培育的果蔬,可放置約1湯匙的量埋入花盆中心,這樣的「豆肥」天然無公害。除此之外,如果家中有在做菜之前未用食鹽浸泡的菜葉、魚鱗或是用清水洗過的骨頭也可作為肥料滋養果蔬。
澆水——給果蔬澆水時,一般土壤濕度要達到70%以上,早上土壤的溫度較低,更適合給果蔬澆水。如果有條件,也可選擇市面上出售的智能種植植物檢測小儀器,可以更加準確地提供需要澆水、施肥的時間,幫助果蔬發育。
04
種植時間巧把握
合理輪作,能讓家人在整個夏季每天都吃到新鮮果蔬是每個「園丁」的最大心愿。隨著季節變化,適時種植不同的蔬菜,才能讓餐桌豐盛。
時間——春季適宜種植葉菜類的蔬菜,例如小白菜、油麥菜、薺菜、苦苣、苦麻菜等,而秋季則適宜種植秋葵、娃娃菜等。有的讀者來電諮詢:「為什麼我種的油菜葉子長勢不好,蘿蔔又總是『糠芯』呢?」很多時候,老年朋友在播種時沒有注意到「小季節」。以我省舉例,蘿蔔在不同地域的種植時間是有微妙區別的,因經度、緯度差異,播種時間多則相差幾周,少則幾天。而就是時間上的區別很可能導致蘿蔔的味道有所不同。
05
搭架妙用出新意
工具——竹竿、繩子、塑料撕裂膜是常用的推薦工具,不建議用鋼絲,夏季溫度高時,鋼絲最容易燙壞果蔬的「觸角」。如果是瓜類的果蔬,例如倭瓜,則要選擇相對略粗的竹竿為宜。
方法——前文提到「立體種植法」的傑出代表非「上架西瓜、香瓜」莫屬。做好「上架」的重要一步就是「搭架」。如圖所示,選擇長寬高適宜的塑料箱,配合穩定住四個角的竹竿,以30厘米為基準,每隔一段捆綁一個十字結,就可以將架子搭成。
06
病蟲災害勤攻破
除蟲害——當菜苗遇到病蟲災害時,最心焦的就是如何能一邊把災害消滅,一邊又能少用農藥,保證自家種出來的果蔬綠色、天然?一般葉菜類的蔬菜盡量保持「一茬一次肥」,也就是說收割一次施肥一次,如果過多施肥則容易發生「失綠」,也就是植物受病蟲危害後的一種病徵。有的讀者反映自家種植的黃瓜、茄子果實成熟後發生畸形,懷疑是不是得了某種病,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在肥料中沒有得到全部的營養,造成果實營養缺失。發生蟲害時,很多果蔬都是集中出現紅蜘蛛,大多是不通風、乾旱、炎熱、高濕度等原因造成的。專家建議使用泰椒、煙絲等做成的噴霧噴洒在果蔬表面,可達到驅散的目的。如果蟲害嚴重,務必要使用藥劑,或是直接剷除感染的根莖。
本報記者畢葉葉
編輯:劉魏來
製作:董書銘
《遼寧老年報》
國內統一刊號:CN21-0023
郵發代號:7-115,周二、周四出版
地址:瀋陽市瀋河區北三經街51號
郵編:110014
全國發行,全年定價:57.6元 快來訂閱吧!
即可識別關注「遼寧老年報社」公眾號,


TAG:遼寧老年報 |
※讓藝術走進生活,擇一處藝術生活居所
※走進金帳汗,走進游牧文化生活
※當漢服走進生活
※走進漸凍人醫生的診所
※瑜伽走進生活
※走進美國人的「卧室」 卧室里的生活百態
※走進輔助生殖的世界
※帶你一起走進《延禧攻略》里的花園庭院
※當花藝走進生活
※帶你走進隱心的佛系生活
※區塊鏈走進我的生活
※生態環境巡講團走進校園
※讓信仰走進生活
※一堂走進大山深處的設計課
※十字角,走進海豹的生活家園
※王驄穎:走進歷史,走進生活
※走進「特戰尖兵」的內心深處
※走進玉樹,探訪「無人區」里的生命
※走進醫院裡的營養餐
※走進沉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