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第一書記崔凱:從外地人到「富足村」人

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第一書記崔凱:從外地人到「富足村」人

聯繫我們

about us

記者蹲點泰和縣老營盤鎮富足村的半個月里,除了村裡的村民,還有一個人,記者也十分熟悉,他不是村裡的村民,但他清楚了解村裡每家每戶的情況,才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就成了鄉親們的「自己人」,他就是駐村第一書記——崔凱

今年31歲的崔凱是山東人,來到吉安13年,他自稱自己就是一個地道的吉安人。一個多月前,剛得知要駐村到富足村時,崔凱心裡很是猶豫。

泰和縣老營盤鎮富足村駐村第一書記 崔凱:因為我是外地人,所以跟本地人的語言溝通,存在很大的困難,這是第一個擔心,第二個就是當地的一個風土人情,因為我們這個村百分之百的都是客家人,所以在生活方式上面,當時是有點擔心的。

語言不通、民情不同是擺在崔凱面前的兩大難題。崔凱鼓起勇氣操著一口濃重山東口音的普通話來到了村子裡。從走訪民情開始,語言即便溝通不順暢,崔凱也堅持跟每戶村民聊天交心。

去貧困戶家串門子是他每天的必修課,一是了解生活困難,二是解除大家的思想顧慮,鼓勵大伙兒入股致富產業。

泰和縣老營盤鎮富足村駐村第一書記 崔凱:貧困戶要精準識別,所以我們一般情況下入戶都要了解清楚各家各戶的基本狀況。一家有幾口人,耕地林地面積都多少,都要進行一一核實。」

正聊著精準識別的事,一個電話把崔凱又叫去了進村的路口。

富足村因為地處偏遠山區,交通是制約群眾致富的一大難題。進村的山路蜿蜒曲折,哪怕是去一趟老營盤鎮上都得一個小時。現在,趁著扶貧的這陣東風,村裡打算用基礎設施扶貧資金拓寬提升進村道路。這是事關全村的大事,更是崔凱的一樁心事。

下午,搭建大棚的鋼管到了,崔凱叫上村民們一起到田裡,開始忙起來。考慮到村裡的貧困戶大多是沒有勞動能力的留守老人,所以村裡打算用扶貧資金入股,採取「非貧困戶+貧困戶」的模式,開墾出一個獼猴桃、油茶基地。

泰和縣老營盤鎮富足村駐村第一書記 崔凱:如果貧困戶覺得收入明顯提高了,他就會把收入投入到別的基地或者其他產業裡面,就能產生更多的收益。」

跟著崔凱走了一天,從村頭到村尾,他幾乎把村裡轉了個遍。

晚飯過後,崔凱抓緊短暫的休息時間,和女兒視頻,因為獼猴桃基地的事還沒完全落實好,所以崔凱打算這個禮拜周末就不回去了。和女兒聊完天,崔凱還得連夜把一天的走訪、工作情況記錄匯總,這一忙又得到深夜......

記者手記:

看著夜色中,微黃燈光里崔凱依然奮筆疾書的剪影,我思緒萬千。從沿海發達地區來到中部老區,再來到貧困村駐村,崔凱真正把貧困戶們當作了親人,裝在了心裡。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親如一家,駐村第一書記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安大江網 的精彩文章:

吉安「美德少年」評選活動人氣爆棚 一批候選人事迹感人值得點贊
@江西所有人,你家每月必交的這份錢要減少啦!你還不知道嗎?
好消息│吉安推出旅遊惠民卡啦!井岡山等景點被納入使用範圍

TAG:吉安大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萬文華:從軍人到駐村第一書記,我經歷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
我的村民我的村——我的家人我的家雙鴨山駐村第一村書記的苦樂年華
桐柏駐村第一書記李安成:一門心思讓村子富起來
痛心!廣西一駐村第一書記山洪中遇難,年僅30歲!
西北漢子到苗鄉任駐村「第一書記」,為何三次落淚?
駐村期滿,廣西這個第一書記為什麼「賴」著不走?
【駐村隨筆】茶香沁人心
桐柏縣駐村第一書記嚴兆科:心繫群眾 甘做基石
送別30歲殉職的駐村第一書記:「不願你成英雄,只望你平凡過一生」
甘肅界石鋪二夫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少東:「既然來了就問心無愧」
一名駐村女隊員給兒子的信
「忠誠、乾淨、擔當」實地培訓紀實(五)——親近駐村工作隊側記
點贊!村民從樓梯摔傷,駐村民警飛奔救援
雞毛蒜皮無小事——記六盤水市水城縣駐村輔警王登貴
駐村工作隊員,大咖教你一秒拍出大片!
洪江區「駐村入戶」初體驗
這個好!如何做好新一輪駐村幫扶工作
為了加強鄉村建設規劃,政府鼓勵建築師和藝術家駐村指導
老骨被動征服世界,哥布林入駐村莊-《OVERLORD3》第二集簡評
但願蒼生俱飽暖 不辭辛苦入鄉鄰——畢節市民政局駐村幫扶工作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