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棄理從文、痴迷於剪紙藝術,推動「非遺進課堂」融入常態化教學
她棄理從文,潛心鑽研剪紙技藝,從一竅不通到如今的信手拈來,花費了整整九年光景。不僅如此,痴迷於剪紙藝術的她更是和北城初中的同仁們一起,以非遺進校園活動為契機,將這門古老技藝帶進課堂,授業解惑,她就是山西運城北城初中剪紙達人——李惠芳。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物理教師李惠芳和這門古老的剪紙藝術走到了一起。「當初是為了培養閨女寫毛筆字的興趣,陰差陽錯了解並接觸到剪紙,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從此,李惠芳向素有「河東第一剪」的中國民間藝術傑出傳承人李建肖學習剪紙技藝。源自心底對剪紙的狂熱,李惠芳每天業餘時間全部都放在剪紙上,從剛開始的模仿慢慢到後來的創新,不知不覺李惠芳再也放不下心底的熱愛。
「通過接觸剪紙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同時讓他們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李惠芳談到能把剪紙藝術列入教學科目激動不已,「當時學校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現代教育素質教育要求一個全方位挖掘學生的各項潛能和素質,結合我們的現有條件,能不能把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做成一種課程體系開發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觸到剪紙,每一個學生都喜歡上剪紙」。
「習總書記強調要在全國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剪紙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部分,李惠芳老師就是一個熱衷於剪紙工藝的鑽研傳播,學校有義務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讓孩子了解,把源遠流長的非遺項目剪紙藝術得到進一步傳播。」出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視以及對李惠芳剪紙技藝的欣賞,北城初中校長趙濤征在2015年底不遺餘力的開展了該校的非遺進校園活動,並將這一課程融入常態化教學。
在北城初中剪紙課上,李惠芳像往常一樣上課下課指導學生剪紙作業。課堂上,學生們的剪紙作品五花八門,有傳統的十二生肖、福祿壽喜,也有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哆啦A夢、大白等。為了完美的展現這些作品,學生們專心致志的使用著手裡的剪刀,生怕一不小心前功盡棄。
長久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主要以師傅帶徒弟口口相傳為主,圈子窄,受眾少,傳播難度大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難以為繼的重要原因。目前,通過這項剪紙課程,大部分學生愛上了這門藝術,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創新能力在這個活動中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北城初中自主開發的剪紙教材就要在今年暑假問世,新學期就可使用,這標誌著剪紙從探索性課程轉換為固定課程。


TAG:萬象更新 |
※搞笑漫畫《魔術》不要痴迷魔術的原因
※石中英:教育者不要再痴迷於製造標籤化的「教育特色」
※變形計:富二代痴迷化妝,專業水準不輸美妝博主,網友感嘆:人才
※獨特的水文化,讓遊客痴迷!
※鉈元素的發現者,痴迷超自然的物理化學家,遊走在科學與超科學間
※荷蘭藝術家 痴迷用彩鉛畫畫 而且畫的素描都是用單色彩鉛!
※他是空政文工團副團長,痴迷宣傳家鄉當地藝術形式特別是「變臉」
※魅族病因探究:痴迷工匠精神不可取,拿出富含科技的產品更重要
※歷史上不顧朝政痴迷畫畫的皇帝
※李現曾痴迷圈內女星,情書言語惹關注,語言文化水平被誇
※現代科學怎麼誕生的?或許要歸功於科學、哲學先賢們對妖怪的痴迷
※手殘黨代表的三大星座,最不會化妝,卻最姿色動人,讓人痴迷
※電腦族身心失調的科學防治,讓你不再痴迷網路中
※科學家為之痴迷!天體物理中的N體問題
※教練:瓜帥痴迷於橄欖球戰術,回傳都想著進攻
※我的攝影之路——從樂趣,痴迷到融入生活
※日本為何痴迷於妖怪文化?
※痴迷於繪本的越寶之英文最愛書單
※你可知風流文人也痴迷素食?
※韓國運動小哥痴迷騎動感單車,畫面太投入引發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