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趙雲參加夷陵之戰,會扭轉戰局嗎?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不惜舉全國之力東征孫權,孫權看到劉備來勢洶洶,非常害怕,向劉備求和,劉備拒絕了,隨後,雙方在夷陵展開大戰,劉備連營七百餘里,屯紮四十多座營寨,最終因為輕敵,被陸遜一把火燒掉,劉備大敗,死裡逃生,逃進白帝城一病不起,託孤諸葛亮,羞憤而死。劉備慘敗,蜀漢政權受到重創,實力大減,從此恢復中原無望,令人遺憾。假如,劉備伐吳,帶趙雲參加夷陵之戰,會扭轉戰局嗎?還會慘敗嗎?
趙雲作為蜀漢名將,為什麼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呢?因為,劉備伐吳之前,趙雲曾力勸劉備不要打孫權,他說國賊是曹魏,現在,打曹魏是為公,為兄弟報仇是私,應該先討伐曹魏,成功了,孫權自然就臣服了,那時,就可以為關羽報仇了。但是,劉備不聽,甚至,不顧諸葛亮等大臣們的苦勸,劉備執意伐吳。
趙雲反對伐吳,劉備不高興,所以,乾脆就不帶趙雲了,讓趙雲做後勤。
從當時來看,劉備伐吳,做先鋒最合適的人選,有兩個,分別是趙雲和魏延,但是,這時的魏延在鎮守漢中,防止魏國偷襲,因此,不能調魏延參戰。剩下的,就只有趙雲了,但因為趙雲反對,劉備棄之不用,只帶了吳班、陳式、馮習、張南等人。但是,這幾個人怎麼能和趙雲相比?趙雲是最早追隨劉備的大將,身經百戰,有經驗,而且,趙雲心思比較細膩,考慮問題比較周到,如果趙雲參戰,肯定能給劉備一些很好的建議,就算沒有建議,看到劉備七百里連營,也會提醒劉備的。
再看孫權方面參戰的將領,除了陸遜之外,基本都是東吳的宿將,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等人。《三國志 陸遜傳》: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其中,韓當和宋謙是從孫堅時代就開始征戰沙場的老將,而潘璋和徐盛是江東十二虎臣裡面的,朱然也是東吳名將,這些大將,久經沙場,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陣容比劉備的將領要強大很多,而劉備有一個趙雲,卻不用,非常可惜。
如果趙雲參加夷陵之戰,就算不能擊敗東吳,至少也不會讓劉備慘敗到單人獨騎逃出的狼狽地步。
箕谷之戰,趙雲以弱敵強,雖然失利了,因為斂眾固守,不至大敗,俗話說,兵敗如山倒,但是,趙雲親自斷後,沒有丟失一件輜重,由此可見,趙雲出色的統兵能力。《三國志 趙雲傳》記載: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趙雲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唯一的一次戰勝希望,沒有了,劉備放棄了,實在令人遺憾,嘆息!


※夷陵之戰,劉備和孫權雙方兵力各是多少?
※正史中,黃忠和太史慈交過手嗎?
※魏延統兵數量能和關羽、張飛相比嗎?
※劉備的五虎上將,各自統兵多少?
※呂布被曹操大軍圍困,為何沒一個人來救呂布?
TAG:瞿凱明 |
※夷陵之戰劉備為何會失敗?
※漢中之戰,劉備戰勝了強大的曹操,為何夷陵之戰慘敗?
※夷陵之戰蜀漢轉折之戰!如果諸葛亮親自指揮能否力挽狂瀾?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方曹操劉備誰更慘?
※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
※夷陵之戰如果是諸葛亮領軍,蜀漢還會被東吳擊敗嗎?
※三國夷陵之戰後,為何戰勝的孫權要急忙與戰敗的劉備談和?
※如果夷陵之戰領軍的是諸葛亮,蜀漢還會被陸遜擊敗嗎?
※假如夷陵之戰換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蜀軍還會慘敗嗎?
※夷陵之戰中如果劉備帶上諸葛亮還會失敗嗎?
※夷陵之戰時,為什麼劉備不讓趙雲擔任先鋒大將呢?
※與官渡、赤壁之戰同樣出名的夷陵之戰,為何會失敗?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何不帶趙雲隨軍參戰,都是這番話惹的禍
※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來看看
※夷陵之戰後的蜀漢已經是危難之際了,為何曹丕選擇討伐吳國?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慘重,為什麼曹丕不趁機進攻蜀漢呢?
※假如張飛不死,夷陵之戰結局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夷陵之戰兵敗,蜀漢轉衰,當時曹丕為何沒與劉備聯軍一起滅吳呢?
※夷陵之戰後,曹丕為什麼選擇攻打孫權而不是劉備?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勝出,關興會不會如同龐會一樣,殺盡孫權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