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帶孩子會被誇好爸爸,女人帶孩子就理所當然呢?
「
休假第142天
文字第112篇
全文2816個字
在烏魯木齊向你問好
」
前不久,美國俄勒岡州有個叫做Jeremy的爸爸火了,被網友們稱為「暖萌又體貼的爸爸」。他有6個女兒,而且老婆肚子里已經懷了第7個。
妻子出差,他在獨自照顧女兒們時在臉書發了一條消息,很快就引來了無數人的轉發點贊。
從這些表揚的話中,他發現了一個很不公平的現象,妻子和他一樣,每天辛苦地照顧孩子,但很少有人會如此誇她。自己只不過是在妻子離開時,做了和妻子一樣的事情,大家卻對他極盡讚美之辭。
所以他說,希望在未來,父親不會因為自己的男性身份,在照顧孩子這方面獲得比女性更多的讚譽。
這條新聞最初是由新浪微博海外資訊博主「英國那些事兒」發布,迅速引發了大量的轉播和評論,Jeremy自己也沒想到,他隨手寫的一條帶娃宣言,竟然火了起來……
在評論中,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老公,甚至有人說,有這樣體貼的老公,生多少個孩子都願意。
可見,現實中這樣的爸爸的確少見,堪稱極品。他不但和媽媽一樣盡心陪伴孩子,關鍵是還覺得照顧孩子是應該的,是爸爸該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好表揚的。
然而事實是,大部分家庭中,爸爸要麼忙於工作,要麼耽於玩樂,在照顧孩子上面,在和不在一個樣。照顧孩子幾乎變成了媽媽一個人背負的重擔。這種現象也叫「喪偶式育兒」。
就在前不久,遼寧鐵嶺一位38歲的全職媽媽猝死在家中,2天3夜之後才被人發現,4歲的孩子還以為媽媽睡著了。而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這樣的悲劇,引起了無數媽媽們的控訴。
著名的教育學家孫雲曉在其《父教力度決定孩子的高度》裡面提到: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的原因,父教的弱化甚至缺席,是不爭的存在與趨勢,或許有人已意識到了這點,或許有人仍不以為然。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隱患。
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陪伴和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原本就是每一個爸爸最本分、最基礎、最優先的任務。
父親節快樂
Happy Father s Day
當然了,大多數爸爸確實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平時每天早出晚歸,總有加不完的班,吃不完的飯,回到家往床上一趟倒頭就睡。周末休息還要應酬喝酒、朋友聚會,就算在家,也需要玩手機、打遊戲放鬆。
聽起來真的沒有時間帶孩子,但實際上,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爸爸們,理所當然的缺席孩子們的成長呢?
首先是意識層面認為帶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固定思維,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帶孩子管家務這種觀念已經深深的滲透在我們的血液里。這也是為什麼全職媽媽遠遠多於全職爸爸的原因之一。
所以更多的爸爸把孩子當成玩具,心情好的時候就逗他玩一下,然後更多的時間是把他扔給媽媽,因為覺得帶孩子是媽媽天經地義的事情。很多做媽媽的也習慣了這樣的狀態,男人在外辛苦了,在家裡自然就可以什麼都不做。
而時代畢竟已經不同了,女人也和男人一樣工作,而且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爸爸的陪伴,所以我們要先在思想上意識到,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爸爸和媽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一樣的。
其次是媽媽們不信任爸爸
網上吐槽爸爸帶孩子有多麼坑的視頻、圖片、段子等層出不窮,而實際上,無非就是讓孩子穿的丑了點、玩的遊戲有些冒險、吃飯叫外賣……並沒有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究其根本,是媽媽們不信任爸爸,不相信爸爸可以照顧好孩子。
女人與男人身體、性格、思維的不同,也就決定了母教與父教有著顯著且不可替代的區別,正是爸爸們的適度冒險和不拘小節,教給孩子另外一種了解世界的方法,與偉大的母愛相互配合,讓孩子的成長之路更加健康和快樂。
所以,媽媽們首先要學會信任爸爸,相信他們可以帶好孩子。
最後其實是媽媽們的佔有慾在作怪
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媽媽就和孩子融為一體了,出生後又是照顧孩子時間最多的人,尤其是全職媽媽,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和孩子一起,很多媽媽無形當中,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人財產,很享受孩子對自己的依賴。
這樣就很容易獨攬所有照顧孩子的事情,爸爸根本沒有機會參與。
所以爸爸的缺失是媽媽的過度參與,是媽媽不肯放手讓爸爸參與造成的。
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也有研究證明,父親參與帶大的孩子,其總體智力水平比母親帶大的孩子更高。父教對於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比母親有更大的影響,一個樂於和孩子溝通、相處的父親,他們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往往情商更高,情緒更穩定,更具有思考的能力。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身家過億的上市公司CEO,只要回到家,照樣要乖乖刷奶瓶、沖奶粉、給娃洗澡換尿布,這是父親這個角色理應承擔的責任。
父親節快樂
Happy Father s Day
之前微博爆出京東CEO劉強東陪女兒爬地墊的圖片,就引發了網友對他的一致好評,社會期待能花時間陪伴孩子的爸爸,而不是一個只有晚上才出現,並且只會板著臉教訓人的爸爸。
關於讓爸爸如何參與到育兒中的攻略其實很多,結合我全職媽媽的經驗,我覺得以下三點是很重要的:
首先全家人要承認並且正視爸爸的存在
很多媽媽因為爸爸對於照顧孩子不積極,所以就自動默認爸爸不存在。
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久而久之,爸爸這個角色就從家庭里消失了。
沒有誰天生就是爸爸,媽媽也不是天生就會帶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並正視爸爸的存在,任何事情,都習慣和他商量,比如小到周末是帶孩子去遊樂場還是公園,今天晚上是讓孩子看一集動畫片還是二集?
承認並且正視爸爸的存在,等於是打開了爸爸參與照顧孩子的大門,而不是把爸爸們拒之門外。
其次是媽媽一定要學會放手
媽媽們要學會放手,偶爾消失,給爸爸創造機會來和孩子相處,例如可以用一些機會短暫地消失5-10分鐘,鼓勵爸爸和孩子單獨相處;或者交代一些具體的任務,讓爸爸嘗試獨立地完成。當他們發現自己能和孩子和諧相處,看到孩子純潔無暇的笑容,都會讓他們逐漸適應爸爸這個新角色。
與此同時,媽媽要允許爸爸適當地犯錯。不要擔心他們做不好,或者因為他們有一次搞砸了就大發雷霆,只有不斷地引導和鼓勵,才能讓他們和你在養育孩子方面獲得同步的成長。
而且也要及時肯定爸爸,這樣他也會很有自豪感。
只有媽媽們夠狠心,爸爸們才能更快的參與到照顧孩子的大軍中來。
最後一定要讓孩子逐漸依賴爸爸
平時要不斷的強調孩子喜歡爸爸陪,引導孩子表達對爸爸的愛。
讓孩子依賴爸爸,這樣爸爸也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我女兒喜歡爸爸給她洗澡和洗頭,她經常說,爸爸洗頭的水平比媽媽高,所以我老公無論多累,都會給女兒洗頭洗澡。
讓爸爸們進入父母的角色,引導和鼓勵爸爸加入育兒的生活中去,這樣雙方才能一起共同進步。
父親節快樂
Happy Father s Day
英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們用了半個世紀,對17000個在1958年3月某一個星期出生的英國嬰兒進行了跟蹤調查。例如詢問父親平時花多長時間與孩子相處,是否讀書給他們聽、陪他們外出等,等孩子11歲時為他們安排了智商測驗。結果顯示,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同齡的不怎麼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更聰明。
所以媽媽們,請將育兒的責任勻一點給爸爸們,加以引導和鼓勵,不要再讓「爸爸」這兩個字成為家裡可有可無的稱呼或者擺設了。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家人的融洽和愛,而絕不是爸爸的置身事外。
01
稀里糊塗就開始了練車,前幾天就集中應對科目一,終於通過了,沒有想到練車更累,但是還是堅持著來和大家問好。
02
這是之前就寫好的,恰好趕上父親節了。


TAG:樹葉在跳舞 |
※女主人生完孩子也沒把貓咪送人,結果它成了孩子最好的保姆!
※如果你是男孩子,你會怎麼寵愛女朋友?
※爸爸買禮物哄女兒,孩子哭鬧送醫,媽媽:你就這樣對你的小情人?
※老人帶孩子很辛苦,子女是否應該給他們補貼?聽聽媽媽們咋說!
※婆婆沒幫你帶孩子?那是極好的
※該如何拒絕那些主送抱孩子的人?孩子總被抱媽媽很抗拒
※遇到想讓老人們帶孩子的子女 這5條理由甩給他們 不帶
※為啥越來越多的女人懷不上孩子?想要個孩子怎就那麼難!
※沒有獨自帶過娃,怎知家有老人的好?請珍惜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
※心疼完周一圍妻子朱丹又心疼他孩子的,你們是沒老婆啊還是沒孩子
※就因為你女兒掙的比我多,孩子就要跟你家姓?告訴你,不可能!
※遠嫁的女兒,註定是父母丟失的孩子!多少女人看完都哭了
※那些帶著孩子在街上乞討的婦女,背後原因讓人心疼,做女人真苦
※就因為我這樣對孩子,我家孩子為媽媽打傘,欣慰嗎?
※孩子,為什麼別人不喜歡你?
※看了讓人無比揪心的虎爸熊媽 帶孩子我只服他們 是親生的嗎
※那些離婚帶著孩子的女人最後都怎樣了?
※好爸媽,好孩子
※"你不幫我帶孩子,憑什麼要我孝順?"女人們都看看吧!
※那些陪你吃苦的女孩子,為什麼會和你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