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藝謀搞了場觀念演出,要探討 2047 年人與科技的關係

張藝謀搞了場觀念演出,要探討 2047 年人與科技的關係

這是一場由藝術家和程序員配合完成的演出。京劇、ipad、激光、提線木偶、機械臂、碗碗腔、無人機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出現在了同一個舞台上。

6 月 16 日,由張藝謀導演的《對話·寓言 2047》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拉開帷幕,演出持續三天,明年還將去往上海、廣州、杭州巡演。

「 2047 」的靈感來自王家衛的《2046》,離現在正好 30 年,而未來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其實難以想像。按張藝謀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場討論人、科技、未來的觀念演出。不是戲劇、沒有情節。演出邀請了來自 7 個國家的 20 多個表演團隊及個人,把中西方藝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糅合在了一起。

整場演出由 8 個小節目組成,參與表演的不僅有古老的織布機、蒙古長調、古琴、泉州木偶、京劇,還有美國的雲紗秀、德國的激光、英國的現代舞表演、美國的機械臂編排、3D 全息視頻、瑞士的小飛俠表演,以及俄羅斯的互動視頻動畫。

舞台上的燈光、舞美採用極簡的風格。張藝謀說,這是因為只有深邃的黑才能把兩種不同的東西放進去,不割裂。

一開場,71 歲的老人其布日坐在舞台中央,一邊紡紗,一邊唱起悠揚的蒙古長調,伴隨 4 位蒙古漢子低沉的呼麥聲,美國先鋒藝術家 Daniel Wurtzel 利用空氣律動讓一段雲紗在空中不斷變幻姿態飄舞了起來,彷彿草原天際的一朵雲彩。演出團隊用這種方式象徵著科技大爆炸之前,人與萬物最初的和諧共生。

京劇「裘派」傳承人裘繼戎帶來了一段與激光技術互動的舞蹈表演。和著巫娜彈奏的古琴樂聲,來自德國的 BOCATEC 團隊用一束束激光將舞台切割成金字塔形的立體空間。裘繼戎被激光構成的點、線、面步步緊逼,無處逃脫,試圖衝破技術的桎梏而不得。

京劇《三岔口》與一群人手舉 ipad 擋住臉、到處走動的表演也結合到了一起。對這種安排,張藝謀解釋說,「三岔口是想看見對方看不見,我們是能看見對方不想看,這其實是傳遞了人工智慧跟人類發展的一個關係。」

異曲同工,參加過 2008 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提線木偶團隊與瑞典現代舞表演者 Tommy Franzen、美國 AndyRobot 機器人編排設計公司也進行了合作,4 個提線木偶與 4 條機械臂的運動進行了平行呈現,表達出對機器反過來控制人類的擔憂。

除此以外,《對話·寓言 2047》還邀請了英國的全息創意團隊 Musion 3D。2014 年,他們在舞台上還原過邁克爾·傑克遜的立體影像。這次,兩位舞蹈演員與全息技術製造出的碎片共舞,舞者不時消失又突然出現,舞台最後還長出一棵五彩斑斕的樹。

而就在嗩吶與英國現代舞混搭之後,格萊美音樂獲獎者吳彤與另外兩位演奏者進行了一段笙表演,瑞士的無人機編程團隊 Verity Studios 操控著 80 台閃爍著彩色燈光的無人機在他們的頭頂盤旋起來。

節目最後走向虛無。英國的現代舞女演員與德國的 LED 動態燈設計團隊,以及俄羅斯的互動視頻動畫團隊合作了一支被燈球包圍的舞蹈。惶恐的人在科技包裹中變得瘋狂,無數的白球從天而降,走向覆滅。而在舞台的角落,77 歲的吳書香老人泰然自若地紡著 200 年前的織布機,一切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表現出永恆的時間觀念。

張藝謀說,他想用這種方式反思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具有了情感之後,攔不住怎麼辦?最後關不了了怎麼辦?人類在發明創造的同時也許在毀滅自己,誰知道呢?」不過他同時表示,自己其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對人類抱有樂觀主義的憧憬,人是地球生物鏈的高端,一定會想出辦法來,讓科技為自己所用。」

在最初構想《對話·寓言 2047》的時候,張藝謀本打算將它做成一種類似於行為藝術的東西。但是後來,考慮到觀眾的接受度,張藝謀添加了一些「賞心悅目的東西」。

許多不同的文化元素混合在了這場演出中。演藝人員、工程師、電腦專家、機械師、非遺級別的老藝人和科學家都參與其中。外國的藝術家其實並不能真正理解中國藝術,節目中呈現出的許多東西是他們根據感覺進行的自由創作。

在張藝謀看來,中西方混搭體現出一種包容,難度更多在於人與技術的同步。「比如舞蹈和激光,人和編程就要一起工作磨合,找到節奏。」張藝謀這樣形容他遇到的挑戰。「混搭得不好只是簡單的炫技。分寸是最難拿捏的。」

此前, 2008 年奧運會開幕式和 G20 開幕式給人們留下了一片紅火的印象。《對話·寓言 2047》首映前一天,網上曝光了一段張藝謀與工作人員的自黑對話,「他們要進來看團體操、進來準備看人海、進來看紅黃藍綠、我現在這個符號是跟庸俗掛鉤。」張藝謀要求新演出「怎麼高、怎麼冷、怎麼來」。

首演後的採訪中,他似乎對這次演出很滿意。「一點不慚愧地說,這在全世界都是最新的表演。總有一款適合你。」張藝謀評價說,每個 7、8 分鐘的節目其實都可以單獨支撐一個半小時,「一次看 8 個,賺大發了。」

但是他也承認,裡面的一些技術仍有改善的空間。比如無人機的噪音、精準、安全問題,如果能做到同時起飛 200 架,就能傳遞更多的理念。而現在使用的全息成像技術還是「假全息」,「真正的全息是空氣成像,8K 超清,最終會有真正的全息、真正的 3D,也許用不了 30 年都會實現。」

目前,張藝謀正在拍攝孫儷、鄧超參演的電影《影》,2018 年他還將擔任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 8 分鐘」的總導演。對於技術元素的運用,他顯得興緻勃勃,「說不定之後還會有這種機會」。

去年,由他執導的《長城》雖然也運用了大量好萊塢的特效技術,但中西結合不倫不類,口碑最終慘不忍睹。

在採訪中,對於這次全新的中西結合嘗試,張藝謀用「堅持原創」來鼓勵自己,「好電影、好作品很難,一生做對的可能只有一次,但是你還想去超越自己、還想去提高,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沒有任何捷徑,就是學習,而且也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

題圖來自:演齣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投資1億美元,西雅圖這座城市的地標改造計劃要開始了
巴塞羅那有家「冰凍」餐廳,一切看上去都是「冰冰涼」
招魂系列新添一部作品,扭曲人將有獨立衍生電影
奧黛麗·赫本的私人物品將拍賣,紀梵希禮服裙又將創下新紀錄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最佳電影榜單,這是《紐約時報》眼中的本世紀 Top 25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拋開傳統觀念,8012年就要戴這樣的珍珠!
更新醫生觀念的肺癌領域新進展,盡在2018年4月!
過去30年呼吸內科觀念的變化
首發 | 20000 處細節,抵不上一個觀念!【環球設計1797期】
26歲體重僅34斤,公司邀請扮演殭屍!以瘦為美的觀念真的害慘好多人!
牛津大學花10年時間,研究50萬喝酒的中國人!竟推翻了這個觀念
20000 處細節,抵不上一個觀念!環球設計1797期
「挑釁」你的觀念:500人「裸體裝置」藝術表演,場面蔚為壯觀
理論上人可以活到1000歲?科學家提出新觀念:未來人類或可永生
易觀:2019中國α世代線上娛樂價值觀念洞察
26歲體重僅34斤,公司邀請扮演僵?屍!以瘦為美的觀念真的害慘好多人!
固有觀念癌症會致人死亡?美國一教授:25年研究,99%都死於化療
張藝謀《對話·寓言2047》第二季 挑戰「觀念」
2019年4月,金牛座各方面運勢預報,做好計劃提升時間觀念
20年來,你的觀念變了嗎?
巴菲特:回顧70年來所有投資失敗的教訓,90%都是敗在觀念上
家教新觀念│寧要快樂,不要100 分
為什麼很多女生18歲的年齡和容貌,卻有80歲的頭腦和觀念?
20000 處細節,抵不上一個觀念!
自然觀念的演變:對20世紀三種進化觀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