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羲公祭一種情感的歷史撫觸

伏羲公祭一種情感的歷史撫觸

正如中國歷史上燒瓷有民窯和官窯一樣,作為古代中國頭等大事的祭祀也如是。而像民間祭祀伏羲的傳統風氣至今盛極不衰,公祭大典盛況空前的景象屬於罕有,令人唏噓。

很小的時候便被教之,人宗爺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在天水,天水人稱伏羲為「人宗爺」)、三皇之首,人要尋根問祖。婦孺皆知至少代表了文化膜拜的一種心理綿延,祭拜伏羲便成為當地百姓最自然不過的習俗。至今筆者仍清晰地記得,每年的正月十六,人宗廟裡貢獻犧牲、恭讀祭文、鳴鼓奏樂……朝拜人宗廟的人們手捧香蠟紙表沿甬道魚貫而人,恭敬又虔誠地在伏義八卦象之下三拜九叩、焚香化紙。古柏森森,按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排列循環,每年薦選其中一株以象徵伏羲旨意,並懸掛紅燈作為標誌,朝聖后在樹上貼滿紅紙人並用艾條點香灸病。此外,不少人奉送香火之餘還要吃齋住宿,禮數大約要持續五日(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

寺院在白天人聲鼎沸、秩序井然、香煙繚繞;夜晚曲終人散,燈火闌珊,伴著古剎鐘聲的迴響,誦經聲、木魚聲、鑼罄聲混雜消匿在暮靄深沉中。

除過伏羲的誕辰日,其他每一個與伏義有關的日子,幾乎每個天水人都會如數家珍,農曆七月十九有一次大的祭典,還有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到伏羲廟燒香的時間。這種銘心刻骨的記憶與其說是對伏羲生於天水的喜不自勝,毋寧說在更多的老百姓眼中,伏羲爺就是伏羲爺,他畫八卦、結網罟、取火種、興嫁娶、制曆法、創樂器、造書契……是他開啟鴻蒙,創世造人。

伏羲不僅肇啟文明,而且福佑桑梓,一句「天水沒大災,就是(因為)人宗爺給看著呢!」在民間更是口口相傳,代代稱頌。

農曆五月,伏羲的人文氣息在古趣盎然的天水便生長蔓延開來,熱愛伏羲的人們也亢奮起來,因為公祭大典即將來臨。

公祭大典現場,鼓聲雄渾,鐘鳴悠遠,鳳引、龍旗、幡杖、寶蓋的儀仗隊鋪天蓋地,樂舞告祭的盛典史詩般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翹首企盼的百姓蜂擁而至,細心聆聽第一樂章童聲吟誦《伏羲頌》,「隴坻蒼蒼,渭水泱泱;太昊伏羲,成紀發祥。三皇之首,五帝之先;肇啟炎黃,世代綿延……」,清脆婉轉、聲聲入耳、如沐春風、醍醐灌頂,港澳台胞來了,海外僑胞來了,外國友人也來了,根的文化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溫潤潮濕的記憶里有先民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背影……

歷史的偶然性也決定必然性。一個夢的機緣巧合就這樣發生了。老天水人(天水是秦國的一個郡)常會講起這樣的傳說:某天,秦文公做了一個夢,夢到一條黃色大蛇由天而降,就在大蛇靠近他的睡榻之際,他被驚醒了。第二日,秦文公作了占卜,占卜說黃色大蛇即龍也,此乃是伏羲的象徵,大蛇由天而降徵兆吉祥,由此理應進行祭祀,讓神靈感知我們的恭敬之心。於是,秦文公就在陝西洛川東建造了祭祀伏羲的鄜畤,而在為祭祀三皇設立的八個畤中,祭祀伏羲的就佔了三個。那一年正是公元前756年(秦文公十年)。

秦時明月里,西風冽冽,莊嚴肅穆的祭祀場上,蛇圖騰的旗子招展,舞者頭戴面具,手持干饑,邊舞邊「儺、儺……」地呼喊,秦文公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隻進行祭祀,並手把祭文、追古思聖,可謂開中華民族龍的傳人之先河。

隨著秦國在關中的力量越來越強勁,不僅秦人祭祀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且還專門修建了祭祀伏羲的伏祠(秦德公二年)。伏羲公祭活動在先秦社會的濫觴,至今在秦腔的古韻流芳中我們仍然能感覺到當年的氣息和溫度。

西漢初年,繼承秦之郊祭制度。東漢沿用此制。唐玄宗開元年間,在京師長安專建三皇廟,天寶六年確立三皇祭祀典範。

時光流轉,河清海晏。北宋,太平盛世的歌舞昇平中,朝廷恩准在秦州的蝸牛堡即今天的卦台山修建伏義廟。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天水公祭伏羲拉開序幕。金章宗明昌年間(1190一1196年),卦台山祭祀伏羲始成規模,歷年祭祀,並三年一大祭,而且祭文由朝廷統一撰寫。到元朝元貞年間,秦州縣令韓彧上奏朝廷,表示卦台山乃伏羲畫卦之地,此地的祭祀禮儀應高於其他地方,祭祀費用由中央出資,每年春秋之際由官員主祭。元朝恩准了韓彧的奏摺,自此,每年春秋,秦州伏羲廟祭祀禮儀由官員主祭。

峰迴路轉,直到一個小人物的出現。明正德十六年,一個叫許鳳翔的巡按以祭祀不便為由,奏請朝廷在現在的天水市西關另立寺廟。從此,伏羲祭祀中心便由卦台山移至秦州,卦台山被列為伏羲的陵墓,演化成民間憑弔先祖的地方。嘉靖二年,秦州伏羲廟祭祀活動蔚然成風,很快進入極盛期,秦州伏羲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伏羲祭祀中心。

到清代以後,對伏羲的祭祀沿襲明代祭祀程序。同時在京師阜成門內建歷代帝王廟,在正殿景德崇仁殿祭祀伏羲。清中期以後,祭祀逐漸轉為民祭。

祭祀也曾一度中斷過,儘管有那麼多講究和說法了,但文明和文化從來都未斷裂過,1988年是伏羲的後裔們歡欣鼓舞的一年------恢復公祭大典。

1988年後,天水伏羲祭祀活動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公祭伏羲活動。2005年,祭祀規格升格為省祭。伏羲廟祭祀禮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升格為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中國僑聯和甘肅省政府共同主持的祭祀。公祭大典的祭祀議程共有六項:奏樂、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敬獻花籃、瞻仰聖像。樂舞告祭之後,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紛紛走向伏羲廟,或點燃香燭、跪拜鞠躬,或瞻仰伏羲聖像,感受伏羲文化的博大精深。

事實上,我國現存有名具規模的伏羲廟有三處:伏羲台一處和陵墓一座,即位於天水市區的伏羲廟,卦台山伏羲廟,秦安泰山廟的伏羲廟,河北新樂伏羲台,河南淮陽的陵墓。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所以這裡伏羲廟前立有「羲皇故里」的石碑。

旅 視 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路大使 的精彩文章:

被遺忘的天堂 何時才會被人記起?
世外桃源,竟是懸空在懸崖上的
2017年,「90後」一代最後的高考!
向你心中的他大膽發問吧!
在甘工院給你一次放肆的機會,你最想做什麼?

TAG:絲路大使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位公主的葬禮歷史上獨一無二,知道的都是歷史達人!
一組感人肺腑的珍貴歷史照片
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色彩背後,隱喻著一個國度屈辱的歷史
扒一扒曾經害死華盛頓的放血療法的那些不為人知歷史
在一個歷史感泛濫的境地下如何做一個有限度的「歷史的人」
有趣的歷史典故,不一樣的歷史
歷史趣聞三則:古人的名字通常有一種感情寄託,曹操家意義很深
歷史上楊堅的愛情故事,跟影視作品的是否一樣
一場盛大的拍賣會,一場視覺的盛宴,一段精彩的歷史回顧
歷史的另一種讀法
《貓妖傳》給我們刻畫了一個與歷史不一樣的「楊貴妃之死」
牌坊背後的故事——感受歷史的沉澱
歷史上的「敏感詞」
歷史悠久的故宮靈異事件一覽
還原一些歷史真相,揭穿一些涉及民族恥辱的謊言(二)
跟著歷史劇,探尋一種歷史可能性
哪一個歷史故事或人物,讓你愛上了歷史?
音樂天才貝多芬頭骨之中隱藏一秘密,成為匪夷所思的一個歷史謎團
歷史上這些俠骨柔情的情侶你知道幾個?
武則天通往權力頂峰的歷史大謎案 這種喪人倫的事情真是她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