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日行萬步傷關節?老專家走了17年,膝關節病、脂肪肝都好了!

日行萬步傷關節?老專家走了17年,膝關節病、脂肪肝都好了!

1261

飯,我們人人都要吃,但是不能因為怕噎著就不吃了,因為吃飯是咱們生命的基礎,利大於弊。路,我們人人都要走,但是不能因為怕走廢膝蓋就不走了,因為生命在運動,利大於弊。

健康必讀 |露露

近來,在一些新聞報道、健康文章中不斷出現萬步路保護了心臟,傷害了關節的消息。

但是胡大一大夫和更多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 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 10.2%~~管住嘴,邁開腿!

日行萬步路已成為億萬民眾奔向健康的口號和行動。

胡大一 :1946 年 7 月出生,著名心血管專家、醫學教育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國家衛生計生委健康教育首席專家,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負責人,中國控煙協會會長。

萬步路一走就是17年,血壓正常,血糖正常

2000年元旦,意識到自己存在健康隱患(肥胖——身高1.78米、體重93公斤,餐後血糖高,甘油三酯高,好膽固醇低,脂肪肝)之後,我下決心改變自己。

萬步路一走就是17年,無一天懈怠。體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沒有大的反覆。至今血壓正常,血糖保持正常了14年,近三年有輕度升高。

萬步路代表的有氧運動不僅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有氧運動能力的提升,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吸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些在我國都以億計數的疾病或危險因素的患者,不僅僅可改變化驗單上的相關指標,而且顯著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

更為重要的是,可降低總死亡率,延長壽命。

萬步路,尤其走平路,對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大多數人膝關節是安全的

但近來在一些微信中不斷出現萬步路保護了心臟,傷害了關節的傳聞。

我2003年已有膝關節病。醫院給我做過核磁,骨科醫生讓我看片子,膝關節膝蓋的軟骨已磨損嚴重,甚至有人說可以考慮換關節了。2004年,發現右跟骨骨刺,行走中右後腳跟有明顯疼痛感。還有椎間盤滑脫,偶有行走中右腿發麻。

至今13-14年過去了,膝關節很少有不適,2005年右後腳跟骨刺引發的疼痛完全消失。腰椎間盤問題無明顯加重的癥狀。

我認為,堅持日行萬步路,尤其走平路,對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大多數人膝關節是安全的。我分析,由於堅持運動,肌肉強有力了,對關節還有保護作用。跟骨骨刺隨著走路可緩解疼痛癥狀。

大家都知道,公立醫院門診人滿為患。我平時以走平路為主,但上班時,一是禮讓患者,二是給自己爭取運動機會,我3-4-5層(我人民醫院門診在5樓,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在4層)都不乘電梯,自己步行上樓。

白岩松靠運動擺脫了高血壓和降壓藥

我從微信上看到如下一段信息:《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7年第6期的文章講「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結論:健身跑有益於關節健康。

大眾健身跑的距離上限為每周92公里。何況,我提倡的是健步走,應既保護心臟,也保護關節。

白岩松也講過他到北醫三院,醫生說他血壓高了,要終生吃藥。他回答,可否給我三個月,如運動後血壓還高,再吃藥行不行?他堅持了3個月有氧運動後,血壓果然正常,不需用降壓藥。

我也曾在很長時間內,認為高血壓葯吃了不能停,還在健康講座中強調:「寧肯忘了一頓飯,不要忘服降壓藥!」 在那些年代裡,我也不真正了解運動是良醫良藥。

趙之心:走了要多邁出10厘米,盡量增大步幅

走路,是最簡單可行的健身方法。但在著名運動健身專家、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趙之心看來,很多人走路健身的問題還不少,有的人是越走越放鬆,放鬆的結果是肌肉用力非常少,走得沒有任何健身價值;有的人是走路越走越矮,歪肩斜背,樣子不但難看,而且對身體有損。

趙之心提醒準備靠走路來健身的朋友,要先把握好最基本健身要素,要做到「一高一長」:一高,是要拔高走,要挺直脊背走,要有往上長個的感覺,昂首挺胸。一長,是走路的時候要把步伐多邁出10厘米,盡量增大步幅,這樣在擺臂、登地的瞬間,會使身體提高用力20%左右,增大了走路健身的效果。

什麼樣的運動量是適宜的呢?

搜索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王亮說,走步速度和持續時間長,總的運動量就大。運動強度可用心率快慢來監測。通常準備活動的快慢走的心率為每分鐘100—110次,快步走時最大心率=220-年齡,如40歲的人快步走時心率約為每分鐘126次,60歲以上約為110次。

每天健步走的時間多長合適?

搜索

通常認為每天堅持30—60分鐘,約3—5公里,5千到8千步,若一次堅持不下來,視身體情況分多次進行。

通過3—6個月的健步走鍛煉、身體運動能力很好的健走者,爭取達到每天1小時1萬步。每周至少4—5次,持之以恆。總之,要根據年齡和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量,即適宜的健步走速度和持續時間。

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高於每分鐘120步的健步走,對身體才有明顯的鍛煉效果。注意步幅不要太大:步幅太大會引起小腿和臀部肌肉酸痛,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如果家離單位較近,我主張以步代車上下班

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心臟病專家黃從新教授說,走路是一種很適宜功能鍛煉的運動,能減少下肢栓塞,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細胞再生,還能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心臟供血充足。

黃院長說:「如果家離單位較近,我主張以步代車上下班。如果太遠,步行上下班就不太符合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走路應注意挺胸收腹,步態要正,最好用深呼吸,這會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走路的速度與距離要根據各人的健康狀況、生理條件調整,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

特殊人群健走法

保護心臟,也兼顧護關節

關節炎

步行30分鐘防發病,讓關節不那麼痛

澳大利亞最新研究發現,「簡短步行+營養補充」,是緩解關節炎疼痛、提高身體靈活性最簡便經濟的方法。

研究人員將 250 名年齡超過 60 歲的老年人分為A、B、C三組:

A組進行每周 3 次、每次 40 分鐘的徒步行走;

B組則進行負重徒步走;

C組作為對照組,不做任何運動。

18 個月後,C組中有 53% 的受試者出現行動困難,而 A、B 組的情況則好得多。並且,患者每天步行 30 分鐘(或 3000 步),效果一樣好。

每天堅持散步或使用走步機,都能有效地預防膝關節炎的發病幾率,並能提高肌肉的彈力,減少疼痛的發生。

骨質疏鬆

堅持15天提高骨密度

據台灣《聯合晚報》報道:適當地加快散步速度,可以強壯骨骼。

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 陳芳萍表示,女性在 35 歲後骨量每年遞減,40 歲後,每年以 1%~2% 的速度流失,更年期後每年更是以 3%~5% 速度流失,由此估算,女性 60 歲時,骨量大約會「打 5~7 折」。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最適宜的散步速度為每小時 4.8~6.3 公里,也就是每分鐘約走 90~120 步。

研究發現,50 歲以上的女性,如果每次散步至少 4.8 公里,速度每小時 6.3 公里,每周 5 天, 15 周后,總骨密度能提升 0.4%,下肢骨密度可提升 0.8%,有助於預防骨折、跌倒等問題。

防骨折

降低髖關節骨折風險近一半

美國布萊根女子醫院,對近 3.6 萬名男性的運動和靜坐習慣進行了長達 24 年的追蹤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這些男性散步的里程越長、散步的力度越大,他們老年後發生髖關節骨折的風險越低。

對於那些把散步當作主要運動的男性來說,每周至少散步 4 個小時的人,比每周散步不到 1 個小時的人,髖關節骨折的風險要明顯低 43%。研究人員前期對女性人群進行的相似研究,也顯示出同樣的結果。

研究認為,散步,能增強骨骼力量和肌肉的張力,還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平衡性。相比劇烈運動,散步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鍛煉方式。

即使每周散步一小會,也能降低 50 歲後發生骨折的風險,特別是髖部。

所有人

給末梢血管做血管體操

散步,能讓骨骼更合理地支撐身體重量。

與跑步相比,走路不僅對關節的壓力小,而且還能延緩關節功能的衰退。

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 50% 的血流動,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 50% 的血管,是最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 50% 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專家送你6句話,少了病痛,省了藥費,實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脂肪 的精彩文章:

2個高燃脂動作,減脂肪效果好!
腹部脂肪有多可怕?看完嚇得我趕緊去減肥了!
脂肪肝發病率越來越高,快提醒爸爸別這樣吃飯
一定要減肥: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肝硬化則不能!
脂肪最怕的6種鹼性「水」,每天喝一杯,體重悄悄降到兩位數

TAG:脂肪 |

您可能感興趣

上了年紀,關節疼痛,膝關節炎?這個治療方法千年了,現在被很多人忽略!
膝關節響?膝關節炎?用好這個方法,關節健康延長40年!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
膝關節病,你到底懂了多少?
跑步與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
「日行一萬步」對膝蓋好不好?記住4個原則,膝關節更靈活
你的膝關節「老」了嗎?有這3個表現,去趟醫院!
別再說粗鹽沒用了!1斤它頂10個老軍醫,家有膝關節炎的快存!
介紹一個土方法,爺爺七年的膝關節炎治好了,整個人像年輕了十幾歲!
關節變形,膝關節滑膜炎?奶奶七年的滑膜炎,用了一個方法治好了!
再造膝關節術 讓僵了11年的腿能彎了
2個表現你都有?重視起來,你的膝關節已經老化了!
膝關節疼痛積水,半個月後滑膜炎不見了,90萬人都收藏過的方法
人未老,膝先痛!三個體式保護膝關節,讓膝蓋年輕10歲!
年齡大了膝關節痛?教你8個動作正確鍛煉
1碗蒜泥頂過一個老中醫,專治膝關節炎,治幾個好幾個,分享了
膝關節疼痛,千萬別忍著!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人老腿先衰?這3個動作,自測膝關節健康!專家1招擺脫關節炎!
你的膝關節「老」了嗎?有這3個表現,去趟醫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