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家倒閉共享單車創始人反思:小公司不要追風口

首家倒閉共享單車創始人反思:小公司不要追風口

雷帝網 雷建平 6月19日報道

在摩拜單車宣布完成超過6億美元融資之際,一家名為悟空單車的共享單車企業卻倒閉。

這家企業2017年1月運營,到2017年6月退出共享單車市場,前後不到半年時間,卻給當前火熱的市場給曬了一盆冷水,也給投資人和創業者更多的反思。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一句項目做失敗了就當做公益的話,在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身上應驗。

雷厚義為悟空單車搭進去300多萬,一千多輛單車不見蹤影,也不打算找回,以至於《創業家》定了標題:《首家倒閉共享單車創始人:真的當做公益了》。

雷帝網今日致電雷厚義,談及做公益這個事情時,雷厚義說,這只是個人調侃的說法。「當時創業家問這些車輛是否還找得回來時,我就說只當是做公益了。」

雷厚義也表示,共享單車市場需要像悟空單車這樣的創業企業站出來,教育國民素質。

共享單車無本土優勢

這創業的半年,對悟空單車和雷厚義來說,也有很多血淋漓的教訓,雷厚義進行了復盤:

1,對類似悟空單車這樣的小企業而言,在實力不足時,不能盲目追逐風口,而要等風來。

摩拜與OFO有先發優勢,所有資源都會向頭部集中,ofo和摩拜兩家幾乎佔用了市面上95%以上的資源。後續跟進者要有10倍的力量才能趕上領先者。

悟空單車志在拿下全國市場。而對於共享單車市場而言,不存在所謂的「本土優勢」,而是全國是一盤棋。悟空單車空守著重慶一個城市的市場沒有意義,形成不了規模效應。

2,做共享單車市場必須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團隊非常重要。

悟空單車最後做不下去,很重要原因是解決共享單車的方案不理想。比如,由於沒有很好的定位系統,悟空單車一個區域找了一上午,就找到了三輛車。

OFO也面臨很多車輛無定位的問題,但OFO、摩拜這些共享單車企業有自己的途徑,上述兩家分別在全國投放了至少500萬輛車,車輛高密度使得可通過掃碼方式將車輛推走。

悟空單車一開始是以出量為主,想著快速佔領市場,但後續的技術問題一直沒很好的解決。

不僅如此,由於重慶天氣原因,平均一輛車的維護成本高達十幾到二十元。在供應鏈管控上,悟空單車也完全不是摩拜、ofo的對手,拿不到頂級的供應商的資源,不能獲得足夠支持。

3,資金大量湧向摩拜、OFO,悟空單車拿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

相比摩拜和OFO依賴資本輸血,悟空單車解決資金的途徑一方面是融資,另一方面是「合伙人計劃」。為了能保持公司運轉,雷厚義還把自己創業積累的幾百萬資金全部投了上去。

但悟空單車的合伙人計劃進展並不順利。雷厚義對雷帝網表示,原因是中國的中小商家做生意非常辛苦,來錢不容易,非常看重資金的投資回報率,但共享單車不可能有很快回報。

在沒有足夠資金進入,共享單車又虧錢的情況下,雷厚義決定止損——退出共享單車市場。雷厚義表示,「失敗是常態,不要想得太多,我只勝了一場,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靠補貼才能活下去的項目不要去做

這場失敗讓雷厚義有一個很深的感悟,小公司創業必須穩打穩紮。對於小公司而言,一次打仗贏不了,可能再也活不下去。必須在後方穩固的情況下,持續進行創業。

此外,創業一定要有很好的現金流,足夠多的預算,項目要能盈利。對於大多數小公司而言,靠補貼才能活下去的項目不要去做。

雷厚義曾在接受騰訊創業採訪時表示,中國風投界對內部非常開放,但對外封閉。一個風投可把項目介紹給另一個風投,但前提是你要進這個圈子。如果不能進入圈子,那融資太難了。

而另外一個原因是,「項目本身不具有太強的說服力。」缺少說服力,難以進入風投圈,讓「悟空單車」尋求外部輸血的道路變得愈發困難。

實際上,當前摩拜和OFO在單車領域競爭,已形成兩個資本陣營,一方為騰訊、紅杉、高瓴資本、創新工場支持的摩拜,另一方是滴滴、螞蟻金服、經緯創投、小米、順為、金沙江。

對於類似悟空單車這樣既無資本,又無雄厚投資人支持的項目來說,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悟空單車也就成了這一輪的共享單車大戰中的先烈。

就在悟空單車倒閉的前後,市場上又湧現出了黃金聖鬥士單車、斑馬單車,最近又出現了「終結者7號」系列單車,擁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外觀極為吸睛。

其中,七彩單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五個一線城市同步投放。未來計劃將每個月投放15個城市,今年預計投放百城。

不過,從未來看,悟空單車的倒閉絕對不是唯一的,未來這個市場還會有更多洗牌發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帝觸網 的精彩文章:

摩拜單車又獲超6億美元融資 為何騰訊紅杉持續加持

TAG:雷帝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私家車不再是身份的象徵,馬路和小區已經成為停車場,我們應該反思怎麼對待私家車
倒打一耙?敘亂局根源不反思自己,倒是開始指責平民回家
要是鄰居在你家門口放上這些,你就要反思是不是得罪人了
聯想首次公開反思手機敗局,兩大品牌沒用好,今年要翻身推萬元機
「想毀掉一個人,給他一部有網手機」消遣不費腦的反思
「單身狗」的自嘲自嗨與反思,我們不是非跟狗過不去
樂清順風車事件背後的反思,為何會讓罪犯有了可乘之機
滴滴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反思:不應成陌生人社交平台
自動駕駛汽車撞人致死首案反思:別忘了機器仍比人可靠
多閃「碰瓷」背後的反思:攜情緒的口水戰不是用戶想要的
下線滴滴順風車 不是反思的終點
「計程車圍堵順風車」最該反思什麼
反思滴滴打車中的暴力事件,遠離暴力人群
公共場合寶寶又哭又鬧很尷尬?可能要反思下,是不是沒做好這3點
浙江一公司炒信被罰兩百萬,員工曾反思「刷單太快不夠真實」
知道公共廁所,聽說過公共禁閉室嗎?需要反思?來吧免費
孩子不愛和別人交流,父母最該反思
《愛情公寓》票房跌幅創紀錄,我們能從中反思什麼?
滴滴創始人程維——在反思中進取 人生十年 要走最難的那條路
審視自己,打量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