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知識產權糾紛挫傷中國創新

知識產權糾紛挫傷中國創新

原創 2017-06-19 葉水送 知識分子

中美貿易往來頻繁,但也經常因知識產權產生糾紛,圖片來自businessinsider.com

撰文|葉水送

責編|王俊鳴

《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The-Intellectual

  

2017年6月15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中國排名第22位,2016年首次進入全球最具創新實力的25個國家行列。作為世界上最為活躍的經濟體,中國的創新能力在過去數十年里不斷提升,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不論在創新能力上,還是在創新體制機制以及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和專利等環節上,仍亟待完善。

知識產權糾紛對創新挫傷力大

近年來,儘管知識產權糾紛有所下降,我國亦對侵權和違反知識產權行為予以堅決打擊,但它仍是籠罩在我國與國外進行技術合作與貿易往來頭上的「陰雲」,揮之不去。一旦涉及糾紛,我國企業往往是敗訴一方。據眾達律師事務所(Jones Day)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3月,美國司法部公布的22個經濟案件中,有19件涉及華人或我國企業,美方在此類案件中往往是勝訴一方。

2016年,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美國公司起訴兩名前華人員工案件。GSK在起訴書中指控這兩位華人在公司期間涉嫌竊取相關藥物(作用於人體HER3靶點的單克隆抗體)的數據,利用這些商業機密在中國創立公司,開發並公開銷售類似的藥物,與之競爭。此案目前還在審理中。

知識產權糾紛有時還會傷及無辜。例如,2015年5月,美國司法部門指控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原主任、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涉嫌向我國企業提供美國超導技術的「秘密」,並對其提起訴訟,儘管數月之後,美國聯邦檢察官認為這是烏龍事件,並將案件撤訴,但郗小星的學術名譽損失仍難以恢復。

更值得關注的是,知識產權糾紛對創新能力傷害極大。以製藥行業為例,如果沒有知識產權保護,製藥公司顯然不會大力投入創新工作,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新葯出現,滿足患者急需。因為在缺乏專利保護的商業環境里,製藥公司花費高昂代價研發出來的藥物,會很快被其他仿製葯公司仿製,以極低的價格銷售同類藥物,迅速佔領市場,創新葯生產公司高投入的研發費用難以收回成本,這種局面會令創新實體有很大的挫敗感。

專利質量及管理機制亟待改善

在過去30年里,我國專利申請數量呈現J型曲線增長,發明專利申請明顯快於國外,從總數量來說,2011年我國的專利申請就已經超過美國,但這並不能說明我國的創新能力已經超過美國。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合伙人陳熾表示:「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在上升,但申請的質量急需提高。」

在我國,專利的申請多以高校、科研機構為主,專利如同科研論文一樣重要,其與職稱評定、基金申請相掛鉤,而在國外,公司則是專利申請的主體;在申請主題上,國內以下游產品改進居多,而國外則以上游產品為多,凸顯出其強大的創新以及研發實力。

在專利後期管理、運營以及轉化上,更是令人堪憂。最近,來自我國專利信息中心的評估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高校專利失效達6.7萬件,部分高校專利失效比例高達20%以上,未繳納年費竟是專利失效的主要原因。這些通過國家科學經費不斷投入的發明創造和技術突破,最後因專利的管理年費問題而失效,令人深思。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缺乏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也是導致科研人員難以將自己的專利技術應用於實踐因而失效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專利管理機制,積極為科研人員提供技術轉化的平台,迫在眉睫。

從制度上保護知識產權至關重要

知識產權的保護既需要從公司、研究機構等層面建立完善的保密機制和培訓工作,同時也需從國家層面在法律法規上建立合理的制度。

以醫藥行業為例,最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改革令人鼓舞,一系列的新政,逐步與國際接軌,在知識產權方面也加大了保護力度。葯監局發布的2017年第55號公告(徵求意見稿)中還提出了「建立專利鏈接制度」,從而既從制度上保護新葯創新,同時也促進國內仿製葯市場的健康發展。

北京務實知識產權發展中心主任、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程永順同時呼籲,我國《專利法》也要引入相關制度設計,擬定侵權的相關規定,為藥品專利鏈接制度的實施提供法律上的制度基礎。

除了從制度上保護創新外,資本市場也要勇於擔當起應有的責任。目前,從整體上來看,國內仍比較缺技術市場,這與民間資本追求短、平、快的利益不無關聯,很多投資者都不願意花費高昂的費用來投資原創研究,而是直接仿製,投資直接從事商品生產環節。

在美國,技術與資本催生了很多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例如基因泰克(GenenTech)和安進(Amgen)等公司,它們是由一群科學家和風險投資者共同組建的公司,藥物開發雖有風險,但是他們不會畏懼風險。

總的說來,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中,應制定更為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多強調創新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並通過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更多地投入到技術市場中,開拓創新的渠道,並降低它們由此帶來的風險,從而為我國的創新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製版編輯:常春藤丨

《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The-Intellectual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生存不易且行且珍惜,南極大陸上的「死神來了」 | 推廣
冰面為什麼滑?這個問題不簡單|新知
冰面為什麼滑?這個問題不簡單 新知
凡人也能了解量子計算嗎?你偷偷看圖試試自己的智力
曾記否:50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科學春秋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的三大辯點
北知院受理第三人寶馬公司圖形商標無效宣告行政糾紛一案;微博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合作,為原創開通版權認證
奈及利亞學者:特朗普無權危害全球 對中國挑起糾紛讓大家遭殃
因感情糾紛捅傷戀人大腿 構成輕傷獲刑入獄
華為蘋果與高通的專利糾紛體現出知識產權被過度保護
侵權人對被侵權人進行精神鑒定並送上去收容治療應否承擔侵權責任——丁X循訴江蘇省工程技術翻譯院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案
歐洲必爭之地:兩大帝國為它明爭暗鬥,聯合國介入都無法制止糾紛
敦泰回應與信煒侵權糾紛案最新現狀
從鴻茅藥酒名譽權糾紛看:自媒體侵犯名譽權糾紛的裁判規則
宋遼一場外交糾紛,讓敵國見證了遼國科技的強大
華裔商人因生意糾紛遭同行買兇殺害,客死寮國,主凶被押解回國!
愛奇藝B站再燃戰火 《中國有嘻哈》陷版權糾紛
醫療器械成專利侵權糾紛重災區
無關感情糾紛 美國女槍手行兇因不滿視頻被刪
《愛情公寓》又雙叒叕遇到版權糾紛了
書摘:股權轉讓糾紛中起訴權的保護原則
魏震就轉會糾紛致歉:人要懂得感恩,我傷害了球隊
反美人士蟬聯沖繩知事,駐日美軍基地糾紛是否會刺激琉球復國運動
陳喬某有限公司與上饒市隴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一審民事案件評析
小香瓜引糾紛 民警耐心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