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匠人+匠心,一雙筷子一輩子

匠人+匠心,一雙筷子一輩子

我們生活中誰也離不開筷子,甚至幼小時候學的第一件生存本事就是拿筷子,一雙小小的筷子可以承載我們所有的人生。

筷子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並制定了長度為七寸六分的標準,代表人有七情六慾。據說中國人用筷子的歷史最少有三千年,而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中國人的筷子後來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使用筷子其實也是一種智慧。

在飛往首爾的大韓航空上,我驚異的發現餐盒裡的筷子是不鏽鋼的,後來在韓國期間無論大小餐館使用的都是乾淨整潔的不鏽鋼筷子;在日本我發現日本竟然很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都是木質包漆尖尖的漂亮筷子,在一家餐具店裡一雙漂亮的手工「菜箸」賣價5000日元(300人民幣);在越南,一個朋友送我一套當地產的黃花梨筷子,怎麼這些國家都在筷子上「講究」起來了?

原來各國都在認真的對待筷子啊,反觀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是否太過於隨意,特別是餐飲行業大量的使用劣質的一次性筷子,不僅對這一古老的傳承不夠尊重,也造成了了很多浪費,而是否真的起到安全衛生作用也難說。

而在家庭生活中,又有多少家庭的餐具和筷子是精心挑選的呢?又有多少富裕家庭滿屋豪華,但使用的卻是極普通的餐具和不加挑選的筷子呢?

而筷子本身是食用工具,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品質生活的最直接表現。

在我們覺得生活中什麼都不缺少時,或許真的還缺少一雙有品位、文化、有傳承的筷子。

在北京的一次老字號活動中遇到天竺筷的傳承人王連道先生,聽他的講解和演示筷子工藝,才知道一雙好筷子製作非常不容易,而杭州天竺筷是我國的非遺產品,有三百多年歷史,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有人。這裡面的工藝和學問都很大。

天竺筷來源於浙江杭州天竺山,是用一種非常細小的竹子製成,這種竹叫「大葉箬竹」,是一種實心竹,木質非常好。

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西湖旁天竺山上的「法鏡寺」、「法凈寺」、「法喜寺」香火甚旺,信眾很多,但吃飯時卻沒有筷子,寺里和尚為解「齋食缺筷」之急,就地取材將天竺山上的小竹子截成小段給香客們使用。香客使用後看這「筷子」恰似敬獻佛祖的兩柱青香捨不得丟棄,就帶回家裡留念,竟有「佛祖心中留」之意。

於是這種「天竺筷」名聲大起,人們趨之若鶩,流傳了幾百年。

王連道先生是天竺筷製作第五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把前輩製作天竺筷的技藝發揚光大,提高了質量品質,增加了藝術成份,融入了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看似簡單的一雙筷子,但卻有二十多道生產工序,從砍竹、裁切、選料、蒸煮、暴晒、烙花、磨頭、裝頭、拋光到最後成品,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和考量。

王連道把傳承與新理念在小小的竹節上慢慢展開,再融入到幾千年來古老的筷子智慧中。天竺筷不簡單!

天竺筷最大特點是天然綠色,保留青竹的原有氛圍,不上漆不改變顏色,使用中會有淡淡的竹香。另外一點是天竺筷的藝術追求,筷身手工熨上字、畫,有山水、花鳥和西湖風景等,筷頭更是講究與特別,鑲有銀頭、牙頭、骨頭、珠頭等,滿滿的都是匠心啊。

杭州·天竺筷吉祥福筷6雙裝

¥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影 的精彩文章:

咱家老灶台:六零後七零後看過來,你媽喊你吃飯了
歷史上彪悍的僰人在四百年前消失,他們藏到哪裡去了?
二條與牛哥:兩百年「大戲」太重年輕一代如何擔起
玉樹十三歲女孩雕刻瑪尼石賣錢養家,雙手已如滄桑老婦
呼倫貝爾又乾旱了!約好的草原還行嗎?

TAG:書影 |

您可能感興趣

匠心之作:一隻手工粽子的誕生
蔡氏三兄弟:一生做一事,一盞一匠心
亮窯·一器一匠心
匠心之筆,一支能用一輩子的筆
匠心,一事一生
海之屋貝殼粉——一牆匠藝,一牆匠心
真的不是魔術!一根竹子,破成千絲,61歲的他編的是竹子,傳的是匠心
一抔朱泥+一雙巧手+時光沉澱=匠心之美
這座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面還有獨居匠心的送子塔!
會穿搭的妹子,走到哪兒都是吸睛焦點,緊身褲獨具匠心
有一種人,叫匠人;有一種精神,叫匠心!
一紋一飾,匠心精造
七夕乞巧工匠心,一針一線刺繡情
一樣的橄欖核不一樣的匠心雕刻,匠心傳承之作老來樂
我是雕刻師「匠心杯」琥珀作品一覽,這水平絕了
一刀一紙一世界 匠心巧手解鎖剪紙多彩世界
一張驚艷世人的百雞圖,一段中國畫家的匠心故事
懷匠心,做匠人,用心只為一件事
讓男人相見恨晚的「新潮貨」,匠心獨具,值得把玩與收藏一輩子
這款匠心級香樟木包,永遠告別衣服發霉和蚊蟲,5塊錢可以用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