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中的父親們之姐姐篇

家中的父親們之姐姐篇

拉開滿是灰塵的舊抽屜找東西,發現一本老相冊。我拿起相冊,抖去積塵,第一張就是爺爺站在老屋那棵櫻桃樹下的半身照片。將近三十年過去,照片里的爺爺摸著一隻鴿子,望著我笑,背景是老屋水井旁的櫻桃樹,因為年代久遠,綠得有些失真,彷彿加了濾鏡。再後面是紅磚砌的一大排鴿籠,斑斑駁駁,有些看不清輪廓。

我三歲跟著父母從外地回到故鄉,水土不服一直生病,爸媽不忍心送我去託兒所,就把我送到了老家。一直到上了小學,每次寒暑假都要回去。堂弟比我在老家的時間更長,他出生不久就被二叔送回老家,託付給爺爺奶奶照顧。爺爺退休以前是中學校長,自然成了我們的啟蒙老師。爺爺很喜歡給我們講故事,邊講邊表演,有一次講到了海獅,我問爺爺海獅什麼樣,爺爺就學海獅的樣子給我看。爺爺平時待我們極寬容,但是教我寫字和算術的時候,簡直成了另外一個人,嚴得很,不寫完一頁紙不能出去玩,不數完一百個數不能吃飯——數錯了一個就要重來,年幼的我其實很委屈,不明白為什麼堂弟可以在驢槽里玩泥巴,我卻只能乖乖坐著板凳學習。後來堂弟長大,同樣被爺爺嚴加管教,我在一旁邊寫暑假作業邊看爺爺打堂弟手心,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味道。

除了要做功課,我和堂弟最喜歡的就是跟著爺爺下地,老家有個小大車,下地的時候就在大車的兩邊各放一個偏筐,我和堂弟一邊一個坐進去,弟弟比我小比我輕,爺爺推起來偏沉,農具就放在他那邊,堂弟委委屈屈地跟鋤頭鐵鍬們擠在一起,晃晃悠悠就到了地里。爺爺奶奶下地,我就負責看著堂弟不讓他亂跑。有一次我自己坐在田頭專心挖蚯蚓,忽然聽到奶奶喊我,我一回頭看到堂弟撅著屁股正在薅地瓜秧——爺爺剛剛插好的地瓜秧。除了下地,還有一件好玩的事就是趕集,不是我去趕集,是爺爺去趕集,我和堂弟就在家裡眼巴巴地等爺爺回來。爺爺回來總能帶回不少好東西,夏天的時候大永久自行車后座能掛好幾個大西瓜,放到地窖里,吃的時候放剛打上來的井水裡浸半天,那滋味,簡直了。

表妹有時候也來爺爺家住一段時間,堂弟和表妹年紀相仿,兩個孩子免不了吵吵鬧鬧,一會哥哥踢了妹妹的碗,一會妹妹踩了哥哥的腳,甚至於互相直呼起名字來,沒大沒小。奶奶沒轍,叫我管好弟弟妹妹,我也不動,樂得隔岸觀火。有一次我和表妹在家裡玩,忽然堂弟哭著從外面回來了,我一問,原來是隔壁的小姑娘把他打哭了,表妹呼地一下站起來,鞋也不穿,提起一把小钁頭就出去了。我心裡想:壞了,我妹要去跟人家拚命了。我和奶奶追出去,看見表妹一钁頭挖在人家隔壁小姑娘腦袋上,小姑娘哇地一下哭了。堂弟也嚇得不敢哭了。後來我們仨都被奶奶狠狠教訓了一頓。

九三年的時候爺爺病了,每年要住院好幾個月。後來病得越來越厲害,爺爺和奶奶就搬來我家住。那時候小堂弟剛出生,奶奶一邊去三叔家照顧小堂弟一邊照顧爺爺,很辛苦。爺爺半身不遂活動不便,就在炕上支起一張小桌子吃飯。為了補充營養,媽媽經常買來牛肉,單獨做給爺爺吃。給爺爺燉牛肉的時候,我眼巴巴地在站一邊看著,聞著鍋里飄出來的香味,媽媽不忍心,就夾一兩塊給我吃。那時爺爺腦血栓同時還患了一種難治的肺病,家人到處求醫問葯,媽媽單位有個退休的同事推銷給媽媽一種保健品,那時候保健品方興未艾,媽媽輕易就相信了,咬咬牙花了兩個月工資,買了幾大包回來,眼看爺爺吃了沒什麼用,病一天重似一天,媽媽才醒悟原來是被騙了(那種保健品就是仙妮蕾德,估計有人聽說過。幾十年了媽媽一提起來就直嘆氣,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能心安理得騙人家的救命錢)。有一次我聽見爸媽在說集資買房子的事,那個年代都是單位分房,但是要集資,三萬塊錢。媽說不要房子了,沒錢交集資,爸說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名額,這次不要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了。媽拿著厚厚的一摞藥費單子說,錢得留著給爺爺治病,爸說病要治,房子也要。媽說上哪找錢去。說著就哭了,我也默默地走開,趴在自己小床上哭了。雖然全家人拼盡全力,還是無法挽留爺爺。九七年,爺爺去世的第二年,房子建好了,爸媽帶著奶奶住進了新家。只是集資的那筆錢,一直到我初中畢業才還完。

後來日子就慢慢好起來,我上高中的時候,媽媽說夏天太熱了孩子沒法好好學習,買空調吧,爸爸就買了空調。高二那年冬天,我說人家西方人都過聖誕節,咱也不過。爸說,過個屁,中國那麼多節不夠你過。後來也就把這事忘了。聖誕節那天我早上起床,突然發現枕頭邊多了個扎了彩帶的小扁盒子,打開一看是一個中國結。我一下就猜到是爸爸給我的,高興得不得了,爸爸不好意思地說,在路邊閑逛的時候看見的,就買了。後來上了大學,寒暑假返校的時候總有一大堆東西要帶,爸爸每次都自告奮勇給我打包,說我根本不會裝箱,他來裝的話可以多帶很多東西。打包好後,爸爸就給二叔打電話,說我第二天要出發。

二叔,也就是我堂弟的爸爸。那時候我家沒有車,去車站接送我的任務就被二叔攬了去。返校的時候二叔比我還緊張,生怕我坐不上車,所以一大早就去車站買好了票,再到我家,等我吃完早飯,再送我去車站。有一次我參加公務員考試,考場離二叔家比較近,二叔和二娘就讓我住他們家,第二天好直接去考場。第二天早上五點,我醒來發現二娘在包餃子。我說二娘怎麼這麼早就起來包餃子,二娘說「聽說考試吃餃子好,你再睡會很快包好了,下好了我叫你。」吃完了餃子,二叔二娘送我去考場,我讓他們先回去休息,他們卻沒有走,一直坐在車裡等到我考完。

小時候我是比較怕二叔的,簡直是童年陰影。那時候住在老家,喜歡赤腳踩泥地,快入冬腳凍得青紫也不肯穿鞋,有一次二叔回家,看到我又赤腳亂跑,就一把把我夾胳膊底下,假意往豬圈裡扔,我一下子就嚇哭了。二叔不常回老家,二叔一走我還是繼續赤腳。二叔有一輛嘉陵摩托,能一直開到老家門口,那威風勁兒,孫悟空騰雲駕霧也不過如此。一聽到二叔摩托車的突突聲,我就嚇得飛奔回屋趕快穿上鞋,二叔一進門先看我腳底板,一看腳底板黑乎乎的,瞪起牛眼,不等二叔把我往豬圈拎,我就先嚇哭了。我們這邊的風俗是正月初三要去姥姥家。我的姥姥家遠在千里之外,去一次要坐一天的火車,所以每年都不去。那年的正月初三,堂弟高高興興地跟著二叔二娘準備去他姥姥家,我也想去,但又不好意思說。二叔看我很想去,就帶上我一起,跟堂弟還有二娘一起擠在嘉陵摩托的后座兒上,一踩油門就竄出去好幾十步,寒風呼呼刮過耳朵,那感覺,比第一次坐飛機都激動。堂弟的姥姥很好,我也跟著堂弟喊她姥姥,一直喊到現在,再見面還是很親。

如何分辨普通摩托車和三輪摩托車的聲音?都是突突突的。三叔那時候剛工作,住在單位宿舍,周末才回來,回來的時候就騎著單位的三輪摩托,就是一邊是二輪摩托,旁邊有一個斗,斗下面有個輪子,俗稱挎子,現在某些地方仍作為警用摩托。二叔和三叔都是周末才回來,可是一聽那突突聲,我們就知道這次是三叔。此時堂弟就從炕上,或者不管什麼地方一躍而起,大喊一聲「三叔回來了」。我也跟著跑出去,去給三叔開門。三叔來的時候挎子的邊斗里總有好東西,有時候是火腿,有時候是西瓜,發工資的時候更可能有燒雞。撕下一片酥脆的皮放進嘴裡,再舔舔沾了油花的手指,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那一口燒雞的味道,真的很難簡簡單單地用「好吃」兩個字形容。

我上大一的那年,剛好跟我三叔剛工作時的年齡一樣,三叔得知我考上大學,高興得不得了,自告奮勇要一起去送我上學。大包小包塞了滿滿一車,到了學校,交了費,三叔和爸爸幫我把鋪蓋扛上樓,替我鋪好床,又把衣櫃和抽屜檢視了一遍。再三囑咐仍是不放心,又跟爸爸去學校的食堂吃了一餐飯,這才安心。我把他們送到校門口,爸爸怕我難過,不讓我繼續送了。後來我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參加一個考試,三叔和三娘多方打聽,找到了一個老師輔導我。三叔開車把我帶到老師家裡,又在那裡等我學完才一起回來。爸爸覺得很不好意思,三叔說「就這麼一個侄女,咱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孩子能上去比什麼都好。」再到堂弟上學,表妹考試,仍少不了三叔三娘忙前忙後的身影,人到中年,三叔不再是那個騎著挎子提著燒雞的小伙,中年的父親,更多了一份對小輩的愛護。

表妹,是姑姑的獨生女兒,姑父是一位偉大的軍人,姑姑和姑父結婚的時候姑父就已經參軍了,一直在黑龍江佳木斯的部隊服役,十九年,表妹出生的時候姑父都沒有趕回來。十九年,我看著表妹從肥嘟嘟的小嬰兒長成一個不愛穿裙子的倔強小女孩再成長為溫柔善良的大姑娘,獨自養育兒女的苦,姑姑從未向人提起。姑姑年輕的時候在鄉下當民辦教師,那時候還沒有堂弟,更沒有表妹,有一次爺爺和奶奶帶我下地,姑姑到了地里,看見我坐在地頭上用筐子遮起來的陰涼地兒里,啃著半個西瓜,一身一腿都是泥,姑姑的眼淚就下來了。

兒時的記憶中姑父臉圓圓的,總是笑眯眯的,我小時候很喜歡玩姑父的大檐帽,沒來由地覺得一身軍裝真的很好看。姑父很少休假,有一次正逢暑假,姑父就帶我們去粘知了,把麵粉搓成團在水裡沖洗,把澱粉洗去,直到洗出黏黏的麵筋,粘在長長的竹竿頭上,伸進樹梢里去粘知了的翅膀,我們幾個孩子就在樹下仰著脖子看。仰得脖頸發酸也不見幾隻知了,姑父不忍看我們失望,就說晚上再來。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處空曠的梧桐樹下升起火堆,知了就飛蛾似的撲那火堆。後來姑父轉業回來,我卻已經離家求學,再後來遠嫁他鄉,與家人更是聚少離多。姑父每次見到我都會詳細問我這邊的風土人情,生活可還習慣,工作是否順利。軍人的一生,國在前,家在後,小時候我很喜歡聽姑父講部隊里的故事,小小的我那時就明白,家裡有一位軍人,真的很光榮。

父親是一個稱呼,更是一面旗幟,父親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成長為沉穩睿智的中年,小堂弟長成陽光青年,表妹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知識女性,堂弟更是即將榮升人父,是時候接過父輩的大旗了。有父輩們作為榜樣,我們什麼都不用怕,只需勇敢向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笨愛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笨笨愛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眼中的父親
父親節丨我們眼中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畫家
上陣父子兵,健美親兄弟!一個冠軍父親最好的家教莫過於如此!
劉邦的家庭成員:一個父親,兩個母親,三個兄弟
杜淳父親杜志國,夜宿親弟弟家的李小璐:都是餃子惹的禍
昆凌為爸爸和杰倫慶父親節,家人合照曝光,網友:弟弟有女朋友嗎
父親節,重讀名家筆下的父親
李小龍一生中七個師父,啟蒙師父是他的父親,影響最大的是葉問
父親的「傳家寶」
梅根親姐發推特斥責妹妹父親節忽略父親,大婚後都沒回過娘家
《裴先生》:裴艷玲之父親和三個母親
霍金的兒女們:我們最親愛的父親去世了
父親節:致我最愛的父親!
父親節時說父親:為在外打拚的父親正名
我們的父親母親之爸爸媽媽
患癌老人度假時家中被盜,離世後女兒希望小偷參加父親的葬禮
父親和老弟,就是一對冤家
慘劇!柳州一對小姐妹家中遇害,兇手疑為親生父親
他,家道中落白手起家,為何被稱為中國最牛逼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