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崔哥:學說北京話的一大前提,要藐視一切!
PS: 學說北京話的一大前提【要藐視一切!】
戲逍堂堂主關皓月大導演說了,「崔哥,我經常教我的演員學說北京話。說北京話必須得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必須得藐視一切。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北京人一開口,必須先要說「孫子!」
大董烤鴨的堂主董哥曾經說,「崔哥,你這孫子兩字不標準,應該說 」孫賊!」
北京人其實特別謙虛,尊重人,但是,當發現對方不給面兒時,立馬不論秧子地給你一句,「你丫是誰呀?也忒拿自己當回事了吧?我認識你嗎我?跟我這兒裝什麼大的呀你?去,東邊一指,給我玩勺子去。什麼玩意兒呀。」
健壹公館的老大康健一,也是一地道的北京爺,他愛說,「再大的腕兒,要不是咱朋友,對不起,大爺不伺候。腕兒我見多了,愛誰誰,你信嗎?」
聽北京人說話,舒服,圓潤,過癮,享受。
記得姜昆先生有句經典的北京話,「哥們,口裡口外,刀子板兒帶,第一拳封你左眼,第二拳打你槽牙,一磚頭給你丫花嘍。」這話我記了三十年,這是姜先生給北京人留下的一筆遺產。
還有,臧天朔每次打電話,總說這幾句,「崔哥,又該回美國了?您怎麼著也得到我這來吃碗炸醬麵不是?您說,您是吃肉丁兒的還是西紅柿打鹵的,您說呀。」聽了這番話,比吃什麼面都讓我舒服。
我常和北京哥們說的話是,「你們丫聽好了哈,去美國要是不事先跟我打招呼,別怪我崔你大爺的。到美國只要一提崔哥,看誰敢不給面兒。誰要說不認識我,你上去就給一板磚,敞開兒廁丫的。
那什麼,我得先走一步哈。美國有仇人兒您說話,天大的事兒,崔哥我一邊發著簡訊一邊就給您鏟了。」
有時候在美國,想家了,打開電腦看看網上給我的留言,在各種鼓勵和謾罵里,突然看見幾句北京話,「崔哥,我永外沙子口的。覺得您太貧了。回北京咱喝呵。」
就這一句能把我眼淚說下來。
也有人拿北京話噴我的。 「姓崔的,你丫忒損了,一邊罵著美國,一邊在美國呆著。孫子,有種你丫回來愛國呀,你丫回來,讓大爺我過去,咱倆對調一下,成嗎,敢嗎,不敢的話別在這兒裝孫子。」
我於是也用北京話對著噴,「得,孫子,就沖你丫這句話,崔爺我還真跟你磕了。你丫把聯繫方式留下,我立馬飛北京匯你去。哥們我可真把美國護照給你,你丫要是不去美國就是我孫子行嗎?我還真不信了。」
我們就這麼互相罵著,罵著罵著,現在居然成了酒友。
北京人有時太狂妄了,這是我們的缺點,但是,既然我們發不了大財,做不了大官,還不讓我們吹吹牛B,活著還有意思嗎?還叫首都的市民嗎?
得,各位非北京的父老,今天如有不敬,請多包涵,北京人喜歡過嘴癮,酒醒之後照樣愛黨愛國愛TM全人類。


TAG:漫話菇讀 |
※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從東北到北京,從台灣到檀香山,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我拍了一組冬日的北京衚衕,這裡是北京的魂
※家是北京的女星,都說她是最美的!
※北京城破前夕,崇禎說了一句霸氣的話,又說了一句讓他亡國的話
※戚薇的《北京女子圖鑑》戳中了北漂的淚點,吳越卻給我們上了一課
※兩岸三通後,蔣介石的後人來到北京,感嘆北京繁華到了這個地步!
※潘金蓮說,南京沈萬三,北京枯樹彎,前一句好理解,後一句很費解
※宋慶齡病逝北京!遠在美國的宋美齡說了這一句話,聽了真讓人心酸
※嘿,今兒個和您說說北京話
※北京女子圖鑑|為什麼在北京奮鬥,一定要買一隻LV?
※北京教會你什麼了,一邊活在北京,一邊糟蹋北京?
※作為一個哈爾濱人,我覺得北京的東北菜都是扯犢子
※北京加急通告:時裝大戲《在紐約》在京拍攝,現需要:男一李
※歷史上在北京建都的第一位帝王,每一個北京人都應該知道他
※徐徐道來話北京︱北京人愛喝的二鍋頭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揭秘:宋祖兒吳磊張一山這些童星,為什麼都選擇北京電影學院?
※愛上北京的一萬個理由,快告訴我!你與北京的故事!
※中國有北京南京西京,為何「東京」卻在日本?網友:這是一個暗示
※弗雷戴特說對北京太熟了,但劉鵬說,他對北京隊還有一點沒弄清楚
※北漂人眼中的北京,與普通遊客眼中的北京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