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在拍電影的間隙拍了一部美劇:《六場危事》
[本文由Dreamers電影評論授權作者root原創]
之前介紹過的《高堡奇人》是亞馬遜第一次請電影級大咖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作為製片全權把握劇的製作。
而此次亞馬遜請到了被法媒成為「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的伍迪艾倫擔任製片導演編劇並出演6集原創網路劇集《六場危事》。
15歲的伍迪艾倫就開始給雜誌寫俏皮話,早年為電視台寫娛樂節目。寫過百老匯戲劇,常在《紐約客》發表隨筆,還自導自演自己寫的劇本。他的電影幾乎是用足夠的情節串聯起來像是俱樂部獨角戲一樣的片子,幾乎毫不關注角色的成長或是電影風格。它們通常是一個個接連不斷的超現實段子組合在一起,引人發笑。
比如1959年上映的《傻瓜入獄記》也是他的處女作,據稱是一部紀錄片。卻是關於一個笨得出奇、連張搶劫字條都寫不清楚的小毛賊。他揶揄了三十年代強盜片中的英雄,頗受學生的歡迎。
《傻瓜入獄記》(1959)
1971年他自己編導並主演的《香蕉》,抨擊了拉丁美洲革命和美國外交政策。1973年的《傻瓜大鬧科學城》也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表現現代人對未來的科學不知所措,諷刺機械破壞了文明。1975年的《愛與死》,諷刺了知識界熟悉而關心的事物,獲得了西柏林電影節的特別獎。而真正讓他在奧斯卡聲名鵲起的是1977年上映的《安妮霍爾》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四項金像獎,並獲該年度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四項大獎。
《安妮霍爾》
除了在導演編劇上的天賦,伍迪艾倫也非常清楚自己只在出演某些特定類型的角色時才有說服力。所以出演《六場危事》中瘋瘋癲癲麻煩不斷的中產階級代表西德尼再合適不過。該劇將時間設定在1960年,美國正處在革命的邊緣社會動蕩不安。而西德尼正在理髮店和理髮師Tony討論剪什麼髮型。一開始就絮絮叨叨拿自己開涮,還是熟悉的配方伍迪艾倫的味道。帶著紐約知識分子的機智「內行笑話」似的對白。
詹姆斯迪恩是他所處年代的青年反叛象徵,他的樣子反覆的印在大小海報,Levi』s的牛仔褲,zippo打火機等等一切便於崇拜和收藏的地方。連老牌的Eagles(老鷹樂隊)也把他寫成了歌曲。
(詹姆斯迪恩)
接著Tony吐槽西德尼的新小說無趣令人犯困並且沒一個令人喜歡的角色。兩人進行了一場「知識分子式的撕逼」
Round 1
西德尼:文學品味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tony:我都不會稱它為文學,雖然比你上一本好多了
Round 2
西德尼:我上本是後現代風格,所以...
tony:沒錯,就是寫得亂七八糟
Round 3
西德尼:你能好好給我理髮嗎?
tony:你寫新書了嗎?還是出版商破產了?
西德尼:我在寫電視劇劇本
tony:這個應該對你來說簡單點
有人說,只要伍迪艾倫把他標誌性的知識分子焦慮、中產階級自嘲一擺出,總會收到一批死忠粉的追捧。而他對於此類表達,也著實玩得精妙。出生於1935年的伍迪艾倫從1969年開始便保持著每年「更新」一部電影的頻率,並且水準都不低。拿了奧斯卡也不去領獎,寧願跑到酒吧去吹單簧管。所以第一次「下海」拍劇的伍迪艾倫也不忘諷刺一番,書和電視劇相比就是讓人覺得低一等。但寫電視劇賺錢啊!
儘管金主亞馬遜給了無法拒絕的價格,該說你壞話還是要說。完了還不忘默默提及一下偶像,寫小說要想賺錢除非你是塞林格。
接下來出場的是西德尼的妻子,婚姻諮詢師凱。她正在調和一對想離婚的老夫妻,兩人正互相指責與自我辯解。早在他的電影《丈夫、太太與情人》(Husbands and Wives1992)就有受訪的妻子與前夫間的相互指責與自我辯解。其中都提到了同一點:男方不懂浪漫
凱還在家裡組織了一個讀書會,老太太們圍在一起分享世界名著以及Chairman Mao的語錄...
而這平靜被正鬧革命的解放軍倫尼(麥莉·賽勒斯飾)所打破,她被警察追捕需要在西德尼家躲幾天。
打破平靜的方式也和《曼哈頓神秘謀殺》(Manhattan Murder Mystery,1993)里夜半驚醒、疑心病重的妻子如出一轍。
倫尼的父母曾幫助過凱,好心的凱打算收留她,西德尼只想趕緊報警。爭論半天總算讓倫尼住下來了。但由於不小心拉了警報警察趕來了,此時夢遊的倫尼正撞上。夢遊情節對應《玉蠍子魔咒》(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2001)的主題。
夫妻二人解釋她是領養的,甚至直接在劇里直說我愛養女。(伍迪艾倫的現任妻子宋宜曾是他前妻米亞法蘿的養女)
順利矇混過關後,倫尼要在西德尼家等著夥伴的營救。倫尼給凱開了一系列有關政治的書單,讀書會上凱向大家推薦了毛澤東語錄。讀書會這個設定可謂是本劇最好玩的地方,一群可愛的老太太們百無禁忌無所不言。
張口就來的毛式語錄
說到激動處,老太太們還打算燒內衣、帶燕麥餅乾去徵兵局前裸體靜坐...
同樣倫尼這個危機還殃及到了在西德尼夫婦家作客的艾倫。快要結婚的艾倫被倫尼的革命熱情所吸引,一心想跟她去古巴。想投身共產事業的中產階段年輕一輩,讀馬克思奉切格瓦拉為偶像並隨口就能說出毛主席語錄
曾經的革命先驅,如今再想「登場」也只有藉由喜劇的外衣。而這輕鬆絮叨的調子里牽扯了太多不敢輕易說的話但又讓人會心一笑。如果來歷史都不能面對,又如何走向未來。
說是六場危事,更像是伍迪艾倫雞賊地把一部電影剪成了六集劇。比起主要人物,讀書會老太太們最是搶眼。在即將送走倫尼的空檔,老太太們再次齊聚一堂。她們讀完了馬克思的書,游擊戰的小冊子。有的成了肉搏專家,有的會閉眼拆卸好組裝AK-47,順便找到了走私俄羅斯武器的組織,還有的學了如何不留痕迹地使用冰錐殺人?
在最後西德尼還是親自送走了倫尼,路上偶遇巡警將他錯認為塞林格還找到簽名。西德尼回家後問妻子凱自己能寫出像《麥田裡守望者》這麼好的小說嗎?倫尼也讓西德尼變得有「激情」了一些,他反思自己也許不該再寫愚蠢的電視劇而是該奮力一搏去寫書。
看來這裡突然發現年輕人要革命,中老年人要激情。資本主義中產階級,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左派右派無論你是哪一派。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都需要去找尋人生的意義,找到如何活下去的方式和信仰。就像凱說:如果能重活一次,我希望能過上更有意義的一生。而今年快八十二歲的伍迪艾倫仍然保持著他一年一部電影的創作激情,用拍電影的方式繼續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新電影《摩天輪》攜手凱特溫斯萊特和賈斯汀布萊克於今年12月份上映。
看完本劇是不是覺得該補課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劇中所提到的作者和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塞林格 《麥田裡的守望者》
Jerome David Salinger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楚門卡波特 《冷血》
Truman Garcia 《In Cold Blood》
弗蘭茲卡夫卡 《變形記》
Franz Kafka 《The Metamorphosis》
約瑟夫康拉德《颱風》
Joseph Conrad《Typhoon》
艾爾凱普《什穆的生活和時光》
AI Capp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Shmoo》
《安妮日記》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我的奮鬥》
《Mein Kampf》
契訶夫
羅賓遜傑佛斯
弗朗茲法農
菲德爾卡斯特羅
斯巴達克斯
《毛主席語錄》


※不想做導演的老闆不是好設計師
※看看法鯊這些年,盤點邁克爾法斯賓德銀幕上的美男色
※被邁克傑克遜家人抗議到砍掉一集的英劇,竟然是一部喜劇?
※配音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席捲你的童年,但還不讓你知道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
※專訪《唐探2》製片人岳翔:時代廣場一場戲預算能在國內拍部電影
※《黑豹》和《雷神索爾3》是一部電影?NO,黑豹電影比預期的要精彩千倍
※《一千零一夜》還未上映,迪麗熱巴又拍新電影
※《時間的皺摺》好萊塢首映 導演:一部黑暗時間的快樂電影
※賈樟柯:每拍一部電影就是了卻一樁心事
※電影《敦刻爾克》:英國人的二戰史,就是一部坑隊友的歷史
※吐槽《沉默》一部韓國翻拍中國的電影
※這部中國一直沒拍成的余華電影有戲了?姜文沒拍河正宇拍了韓國版
※又一部「大傻春」艾倫的電影將在今年上映,看好《人間·喜劇》大爆!
※權力的遊戲幕後劇照:瓊恩雪諾坐在電影片場,珊莎·史塔克和「二丫」同框
※一部彩色的老電影,哈瓦那
※下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一部悲慘的喜劇電影
※紐約非常貴?陳思成:《唐探2》時代廣場一場戲預算能在國內拍部電影
※馬國明拍劇多過拍電影 望TVB開拍《降魔的》電影版
※「亞洲第一美女」來中國拍兩部電影,抵得上她在韓國拍十年的戲
※他用深沉的東方哲學,拍了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
※電影之夜:本屆奧斯卡適合家庭看的四部電影十二個看點
※宮崎駿的幾大經典之一,唯一一部反戰爭的童話電影!
※碧昂絲出席迪斯尼電影《時間的皺摺》首映,風采照人!
※吳京在《戰狼2》後拍的第一部電影,春節上映,但很可能是部爛片